首页 > 珠海库 > 志书年鉴

衞生事業(1979-1986)

2021-06-02 11:35:27 来源:珠海经济年鉴1979-1986

〔1979~1985年衞生事業槪况〕

珠海市從1979年建市以來,衞生事業發展迅速,改變了原來的落後面貌。

一、衞生機構和醫務人員不斷增加

1985年底,全市共有各類衞生醫療機構134個,衞生部門工作人員1,955人,比建市前增加1,504人;病床1,160張,比建市前增加862張。目前,市區有衞生機構74個,包括:人民醫院、防疫站、慢性病防治站、肺結核防治研究所、藥物檢驗所、婦幼保健站、拱北醫院、衞生技術培訓學校區級衞生院及門診部,共有醫務員1,285人,其中衞生技術人員1,058人;高級醫務技術人員458人(主治醫生73人、副主任醫師6人、高級護理369人)。平均每千人口有醫務人員7.8人,其中平均每千人口有高級醫務人員2.85人。目前,初步建立了內、外、婦、兒、檢驗、放射、理療、藥械、醫技等醫學專業27個。

二、增加大批醫療設備

幾年來,各醫療機械增添了不少大型的精密儀器設備。市區現有病床522張,平均每千人有3.99張。購進的主要的醫療設備有:500毫安帶電視屏幕的X光、A、B型超聲波診斷儀、冷光纖維胃鏡、膀胱鏡、多導聯心電圖機、腦血流圖、病理用冰凍快速切生機、紫外綫分光光譜儀、心電圖監護儀、肺功能測定儀等。大批新的醫療設備增加,使醫療檢測手段日趨完善。

三、醫療技術日益提高

建市前,僅能治療常見病和開展一些中小型手術。近幾年來,一些複雜手術和危重病人,如嚴重的腦實質挫裂傷、各種休克、心肌梗死、尿毒症、肺泡破裂等病患者也能得到及時搶救治療,轉危爲安。近年來,對心臟、呼吸、腎功能等“三衰”危重病人的搶救率達80%以上。如1984年一位產婦產後出現羊水栓塞,心臟三次停跳,經及時搶救,安全脫險。手外科已成功地完成了多例斷指再植手術。腦外科先後爲兩名腦血管破裂的垂危患者進行了手術治療,並取得成功。

四、加强防疫工作

在醫療技術不斷提高的同時,衞生防疫工作也取得了較大成績。衞生防疫部門推行和落實防疫工作崗位責任制,地段防疫包干制,開設生物制品預防接種門診,有效地預防了一些地方病、傳染病,如小兒麻痹症、流行性乙型腦炎、狂犬病、流行性腦炎已經連續五年未發生。經過五年普查普治,並經省衞生部門鑒定驗收,我市已消滅了絲蟲病。特別是實行大規模改水,使農村原來基本上飲用桶水、井水變爲現在60%飲用自來水。近幾年來,衞生防疫部門還狠抓了飲食衞生,加强飲食部門的監督、管理,還成立了進出口食品檢疫所,加强對進出口食品的衞生檢驗。此外,衞生防疫部門還開展了環境調查和衞生科研項目攻關,其中放射性本底測驗,曾獲省科研二等獎。

五、積極開展培訓工作

建市以來,上送到省級醫療衞生單位和院校進行重點培養的醫務人員共146人;參加進修班、提高班的160人。市衞生人員共146人;參加進修班、提高班的160人。市衞生學校先後擧辦了中升高學習班、急症學習班、醫師護士進修班、醫學英語學習班等多期,培訓了一大批人才。

六、積極開展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工作

婦幼保健所對孕期婦女進行孕到產期的全部醫學監護,產後進行產褥期醫學觀察,做到防患於未然。幾年來未發生孕婦期死亡、新生兒破傷風、產褥感染等事件。全市兒童接種卡介苗98%。全市做計劃生育手術7,600例,從未發生事故。

〔珠海市人民醫院〕

市人民醫院位於珠海市紅旗街,佔地3萬平方米,是一所擁有先進醫療設備和較高醫療技術水平的綜合醫院。現在已有醫務人員410多人。

醫院新建的住院樓高7層,建築面積6,300平方米,擁有300多張病床,其中住院樓東側爲設備完善的療養區,旣爲當地羣衆服務,又爲華僑、港澳同胞前來就診療養提供方便。住院部設有內科、內二科、兒科、傳染科、外一科(胸外、普外)、外二科(腦、骨、泌尿、創傷)、五官、婦產等8個科。門診部設有急診室、特診室、內科、外科、兒科、腸道科、骨科、痔痿科、中醫、婦產、五官等11個科室。還設有珠秦口腔醫療中心。另有放射、理療、心電圖、血庫、中西藥房等12個科室。

該院新開設的診治項目有20個。腦血管疾病外科手術,斷指再植等已獲成功。門診病人治癒率達85.4%。1984年獲廣東省衞生廳嘉獎。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