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珠海库 > 志书年鉴

電子工業的現狀(1987)

2021-06-02 14:59:58 来源:珠海年鉴1987

1986年,珠海市電子工業有企業30多家,有收錄機生產綫、彩色電視機等生產綫49條。另外,還有錄音、錄像帶生產綫4條,電子元器件和電路板生產綫10條,可生產中高檔收錄機、彩色電視機、微電腦部件、錄音帶、錄像帶、原音帶、磁帶布、測試帶、力矩規、電子鐘、電子表、電子照相機、電話機、交換機、電子儀器儀表、閃光燈、計算器、電子琴、錄像機、高級音響等產品、元器件以及與電子產品配套用的注塑製品、五金配件、裝飾零件等。其中有的產品塡補了我國電子工業某些方面的空白,有些產品打入了國際市場。1986年,全市生產收錄機共629700部(其中出口16萬部),比1985年增長2.2%;電視機4.4萬部,比1985年增長17.3%。電子工業總產値達1.98億元,佔全市工業總產値的30%左右。由於新建電子企業的交付使用,1986年新增生產能力:錄像帶1200萬盒/年,電視機22萬台/年,收錄機27萬台/年,電腦磁碟1800萬張/年。


图片1.png


珠海市電子工業企業數和引進收錄機、彩色電視機生產綫增長圖



图片2.png


珠海市電子工業公司系統產値、利稅增長圖

近幾年來,珠海電子工業經歷了由無到有、由低到高、由簡到精的逐步發展過程,有如下的特點:

一、引進方式的轉變 即從“三來一補”過渡到“三資”形式,引進了部分先進的技術、設備及生產綫,爲電子工業的發展打下了物質基礎。

二、產品質量的轉變 電子產品質量已從低水平逐步向高水平轉變。目前很多電子企業已嚴格按國家標準檢驗電子產品;增添了計量設備,開展了全面質量管理。電子產品“飛梭”、“獅山”、“愛特”、“珠波”、“珠寶”、“斯塔”、“嘎林”、“海虹”等各種型號的收錄機、彩色電視機,均在市場上享有較高聲譽。

三、技術水平的轉變 即從勞動密集型逐步向知識、技術密集型轉變。如華聲磁帶廠引進的錄音帶自動裝配生產綫,全部生產程序只用1~2名工人巡迴檢查看管,一條生產綫相當於幾十名工人的工作。特區愛特電器廠引進的全自動插件機,可以按輸入程序要求,自動將不同品種規格、型號的各類電子元件準確無誤地插到綫路板預定的部位,相當於幾十人的工作量。

四、銷售市場的轉變 即由内銷轉向外銷,面向國際市場,逐步從內向型企業向外向型企業發展。如獅山工業發展總公司生產的記憶功能電話、錄音機芯、遥控機、對講機、電子玩具汽車等產品,均外銷到法國、美國、日本和港澳地區。

(卓國光)


图片3.png


珠海市電子工業公司系統創匯增長圖(製圖:卓國光)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