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珠海库 > 志书年鉴

就業(1987)

2021-06-03 15:43:24 来源:珠海年鉴1987

1986年全市城鎭待業總人數達11304人(其中斗門1487人),新增待業人員6919人(其中斗門887人),比1985年同期新增加3020人,全市共安置待業人員就業9209人(其中斗門713人),佔待業總人數的82%;比1985年同期多安置3075人,年末實有待業人員1834人(其中斗門537人)。在就業中,招收合同制工人1563人(其中斗門379人)。

〔就業管理情况〕

1986年,根據勞動制度改革的精神,在總結幾年來勞動合同制管理經驗基礎上,對勞動合同制工人的管理再作進一步完善。一是建立了勞動合同管理部,專門負責管理市屬和特區以及中央、省屬單位的合同制工人,辦理合同工的錄用、流動和監證勞動合同等手續;二是健全合同制工人檔案。從7月份開始,把前幾年招收合同工人的審批表、合同書等資料,分戰綫、部門進行了整理歸檔,建立和健全了合同制工人的錄用、監證、流動方向的管理台帳,及時掌握合同制工人的招收、流動情况;三是在勞動合同書的內容方面,按照國務院“暫行規定”、省“實施細則”和市的“補充辦法”的要求,在原來的基礎上,徵求用工單位和部分合同制工人的意見,作了兩次的全面修改和補充,擬出了比以前更完善的勞動合同書;四是針對市屬單位招收工人辦理錄用手續層次多,影響企業工作效率的現狀,大膽進行了改革,將原企業招用固定工的分級審批制度,改變爲由用工單位擇優錄用後,按勞動部門分管的企業範圍一次過辦理錄用登記和合同監證手續,減少了分級審批的層次。

〔就業培訓〕

1986年培訓科成立,制定珠海市在職職工的“七五”培訓規劃,積極指導和協助部門、企業開展培訓工作。以“先培訓,後就業”的方針,建立培訓基地,積極開展就業前培訓。通過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訓,全市共培訓5252人,其中文化補習2100人,各種技術培訓3125人,佔在職職工總數的47%。各培訓單位通過貫徹國務院《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决定》,採取了有效措施,提高了敎學質量,加强了政治思想工作和行政管理。嚴格對新生入學的考核和擇優錄取工作,提高了培訓質量。當年招收新生147名,繼續開辦了無綫電、財會、電腦專業的培訓班,共有217名學員結業。

〔就業問題分析〕

1986年,招收合同制工人1975人(其中斗門縣445人);其它各種類型的小集體2275人;個體經營者35人;臨時性工作4923人。從市內農村招收合同制工人818人(其中斗門506人);市區從外地招收合同制工人643人(含農業、茶場調入轉合同工385人)。

1979年剛建市時,年末實有待業人員數爲1328人,1980年開始逐年相繼下降,然後上下波動,1980年至1985年上下波動不大,但到了1986年年末,待業人數又升到1834人(含斗門縣),比建市初期多506人。其主要原因:首先是合資企業單位,大部分僱用內地臨時性工人,不招收本市待業人員;臨時工不斷上升,勞力結構不合理,農村的臨時工佔比例過大,一些本來可以安置城鎭待業人員的崗位,大部分企業却大量使用了外地農村勞動力。其次是,由於用工單位要求先擇具有較高素質的勞動者,待業人員則選擇就業崗位和企業。這樣,一方面,一些企業招不到工人,另一方面又有相當的人員待業,出現了結構性的待業問題,致1986年待業人員比往年增加了1076人;第三是隨着特區經濟建設的發展,在徵地農民中,產生大量待業人員。另外,特區不斷招聘幹部,隨之出現其子女待業人數增加的問題。這些問題需要研究解决。

(鄧閃)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