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珠海库 > 志书年鉴

電子工業(1988)

2021-06-03 16:54:21 来源:珠海年鉴1988

[改革開放促進了電子工業迅速發展]

我市的電子工業,1979年建市時只有一家專營電器維修和簡單裝配的無綫電廠。1987年我市電子工業內部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促進了電子工業迅速發展。

一、電子產品產量、產値大幅度增長,經濟效益好。據統計,1987年全市電子工業企業有79家,共有電視機生產綫5條,錄音、錄像帶生產綫4條,電子元器件和電路板生產綫10條,收錄機生產綫50條,全年總產値達5.53億元,佔全市工業總產值46%,爲1986年的2.79倍,銷售收入達6.2億元。完成稅利8802萬元,比1981年(58萬元)增長150倍。全市從事電子工業的員工有1.4萬人,全員勞動生產率爲3.95多萬元。其中市電子工業公司海城電子公司全員勞動生產率爲6.7萬元,石景山電子公司3.4萬元,珠峯電子公司9.6萬元;市飛梭電器工業集團公司下屬遼海電子廠5.8萬元,市無綫電廠3.8萬元。目前,我市電子工業可以生產各種收錄機、黑白和彩色電視機、徽電腦部件、錄音帶、錄像帶、原音帶、磁帶布、測試帶、力矩規、電子鐘、電子錶、電子照相機、電話機、交換機、電子儀器儀表、閃光燈、計算器、電子琴、錄像機、高級音響、元器件以及與電子產品配套用的注塑製品、五金配件、裝飾零件等。其中有的產品塡補了我國電子工業某些方面的空白,有些產品打入了國際市場,約有1/3產品外銷。1987年全市共生產各類收錄機180多萬台。其中市電子工業公司16.8萬台;飛梭電器工業集團公司22.4萬台;特區工業發展總公司明日電器廠1.4萬台;市鄕鎭企業聯合公司北海電子廠6.4萬台;市工業集團公司寶華電子廠14.26萬台。

二、電子產品質量提高,優質產品增多。1987年,我市電子工業約有30多家老企業進行了技術改造,有的更新了設備、測試儀器、計量儀表,有的對生產綫進行塡單補齊,充實檢測手段,配套成龍。新辦電子企業大都引進較先進的技術設備和生產綫,爲生產優質產品打下了基礎。

爲保證電子產品質量的提高,1986年我市很多電子企業推行了全面質量管理,各廠都有產品產量監督檢驗機構,配備足够的質檢人員,訂有保證產品質量的管理规章制度,使我市電子產品質量穩步提高,優質產品增多。1987年共有3個企業的4個產品獲得省優稱號,即華聲磁帶廠生產的“嘎林牌”HCD系列盒式校準帶;興華器件廠生產的“興華牌”無金屬化孔單面印刷綫路板;漢勝特種電綫有限公司的“熊貓牌”SYV-75-5-1實芯聚乙烯絕緣射頻電纜和“熊貓牌”SYV-75-9實芯聚乙烯絕緣射頻電纜。此外,珠海經濟特區金海電子聯合公司QC小組獲得1987年廣東省質量管理優秀小組獎;該企業生產的“金星牌”電視機取得了美國UL認證。

經過各電子企業的努力,全市已有10個收錄機生產企業取得了生產許可證。

三、設立電子工業辦公室,加强電子行業管理。市政府決定對工業管理機構進行改革的原則是:黨政分開,政企分開,轉變職能,理順關系,還政於政府,放權於企業,促進商品經濟的發展。爲此,1987年6月把市電子工業公司管理企業的職能移交給經委,經委內設立電子工業辦公室,對電子工業實行行業管理。

(卓音捷)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