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珠海库 > 志书年鉴

紡織製衣業(1988)

2021-06-03 16:57:56 来源:珠海年鉴1988

[珠海紡織製衣業發展勢頭猛、效益好]

我市紡織製衣工業雖然起步較晚,但近年來有了很大的發展。1987年,珠海紡織製衣工業系統各企業以深化改革、搞活企業爲中心,開展橫向經濟聯合,發展外向型經濟,狠抓技術引進和新投資項目的投入產出,挖掘企業潛力,促進了我市紡織工業的發展,其發展勢頭猛,效益好。目前,我市紡織製衣工業企業已發展到117家工廠,比1986年的74家凈增43家,增幅達72%;在1987年所增的43家紡織製衣企業中,當年已有23家投產,佔新增企業數的54%。全市117家紡織製衣企業包括有毛紡、絲、麻、棉、化纖混紡、滌綸長絲、滌膠棉、毛衫、針織布、漂染印花、牛仔水洗石磨及各種時裝的生產。其中紡織廠33家、毛衫廠15家、製衣廠69家。中外合資企業佔26.5%,內聯企業佔3.9%,“來料加工”企業佔比例較大。據不完全統計,全市紡織製衣工業企業1987年共實現工業總產値1.07億元,比1986年的4200萬元增長2.55倍;其中市紡織工業集團公司實現工業總產値4895.55萬元,比1986年增長2.51倍。1987年,我市紡織製衣工業取得如此好成績,發展勢頭猛,效益好的根本原因是:

一、改革紡織製衣工業管理機構。 1987年,根據商品運行機製的客觀要求,按照政企職責分開,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原則,市經委按照我市工業管理機構改革方案的要求,改革了紡織工業管理機構。重點是轉變職能,理順關系和加强行業管理,把生產經營權全部交給企業,使企業增强了活力。1987年成立的“紡織工業辦公室”負責全市紡織製衣工業的宏觀管理,管理方法也進行了改革,從過去主管生產經營活動轉變爲管政策、法规、规劃的製訂,起着協調、監督、服務的作用。

原珠海市紡織工業公司自1987年6月起取消了其行政管理職能,轉變爲經濟實體,組成了珠海市紡織工業集團公司。

二、推行各種形式的承包經營責任制。 紡織製衣工業企業在1986年的深化企業改革中,大力推行各種形式的承包經營責任制,增强了企業活力。原市紡織工業公司屬下各工廠,在自願基礎上組成了“珠海市紡織工業集團公司”,向市財政簽了承包經營合同。市毛紡廠、市羊毛衫廠、大環山毛衫廠、市製衣廠、滌膠棉廠等大批企業都推行了承包經營責任制,大大調動了職工的積極性,推動了生產的迅速發展。如市滌膠棉廠共生產無紡布250萬碼,完成年計劃的2.5倍,比1986年增長27倍;全員勞動生產率15.6萬元,增長3倍;工業總產值422.69萬元,增長26倍。市織造廠完成工業總產値600多萬元,比1986年增長50.2%,生產針織布469.66噸,增長86.4%,全員勞動生產率10.4萬元,增長1.74倍。

三、加强質量監督,保證產品質量。 市紡織工業辦公室成立後,重點工作之一就是加强對產品質量的監督管理,各企業都很重視產品質量,從組織、人員配備、檢驗手段、質量管理制度等方面確保產品質量,增强了產品在市場的競爭能力,很多產品在用戶中有很高的信譽,產品供不應求。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