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珠海库 > 志书年鉴

農漁業(1990-1991)

2021-06-04 12:03:06 来源:珠海年鉴(1990-1991)

1989年和1990年是珠海市農業“七五”計劃圓滿實施的兩年。全市在不斷深化農村改革,完善土地承包經營和雙層經營體制,穩定現有生產規模和完成國家計劃任務的基礎上,充分發揮特區和珠海市固有的農業資源優勢,狠抓現代化農業企業和商品基地的建設,爲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推動外向型商品農業體系的確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990年,全市農業總產值3.27億元(1980年不變價),比上年3.06億元增長7%;農漁村集體經濟總收入(含鄕鎭企業收入)22.37億元,比上年18.08億元增長23.7%;農漁民人均年收入1230元,比上年1096元增長12%,其中農民人均收入1174元,比上年1038元增長13%,漁民人均收入3032元,比上年2895元增長5%;農產品及其加工品出口創滙7101萬美元,比上年5034萬美元增長41%;農業商品率達到75%以上。按1990年末全市常住人口計算,人均佔有糧食342公斤、食糖261公斤、水果72公斤、蔬菜156公斤、肉類42公斤、禽蛋12.6公斤、水產品101公斤。

一、糧食產量穩定提高

由於城市基建用地和農田整治,近年糧食播種面積有所減少。1989年全市糧食播種面積47.49萬畝,1990年減至46.87萬畝,但因單位面積產量提高,總產量仍有增無減。1990年,總產量17.21萬噸,比上年16.29萬噸增加0.92萬噸,畝產372公斤,增加29公斤;其中水稻總產量16.69萬噸,比上年15.85萬噸增加0.84萬噸,畝產372公斤,增加23公斤。1990年糧食和水稻畝產均超歷史紀錄,受到省政府的通報表彰。

二、糖蔗生產成績顯著

1989年的颱風加暴潮,造成全市甘蔗減產,種植面積26.46萬畝,總產量137.42萬噸,畝產5.19噸。總產比上年減23.4萬噸,減14.6%。經過努力抗災,1990年扭轉了局面,種植面積26.23萬畝,總產量157.85萬噸,比上年增產20.4萬噸,增長14.9%;畝產6.02噸,增加0.8噸,增長15.9%。畝產和總產接近歷史最高水平的1988年。

三、水果、蔬菜、花卉大面積豐收,市場供應充足

1990年水果面積10.04萬畝(1989年爲10.75萬畝),投產面積3.7萬畝,總產量3.62萬噸,比上年2.63萬噸增長37.4%。蔬菜播種面積5.92萬畝,總產量7.83萬噸,分別比上年4.86萬畝、5.72萬噸增加1.06萬畝和2.11萬噸。花卉培植已達1750畝,盆花年產20萬盆。

四、畜禽產品持續增長

1989年生猪飼養量37.29萬頭,上市量20.60萬頭,存欄量16.69萬頭,分別比上年增長9.0%、14.2%和3.3%。1990年生猪飼養量40.42萬頭,上市量21.4萬頭,存欄量19.0萬頭,分別比上年增長8.4%、3.9%和13.9%;其中全市20個集約化猪場的飼養量爲21.4萬頭,比上年增長35.1%,成爲畜牧生產的主力軍。鷄鴨鵝飼養量432.55萬隻,比上年217.90萬隻增長98.5%。禽蛋6352噸,比上年3495噸增長81.7%。肉類總量2.12萬噸,比上年1.92萬噸增長10.4%。

五、漁業生產有新突破

漁業規模穩定,生產向深度拓展。1989年水產品總產量4.59萬噸,比上年增長6.4%。其中海洋捕撈產量2.07萬噸,增長3.7%;海水養殖面積10.2萬畝,產量0.62萬噸,增長5.4%,網箱4431個,產量306噸;純養蝦面積3607畝,產量50噸;淡水養殖5.15萬畝,產量1.77萬噸,增長9.8%。1990年水產品總產量508萬噸,比上年增長10.7%。其中,海洋捕撈產量2.3萬噸,比上年增長11%;海水養殖面積10萬畝,產量6939噸,增長10%,網箱4442個,產量388噸,純養蝦6650畝,產量119噸;淡水養殖5.2萬畝,產量1.95萬噸,增長10%。

六、造林綠化再創佳績

1989年全市完成荒山造林、疏殘林改造4.48萬畝,義務植樹104.86萬株,四旁植樹102.41萬株。1990年完成荒山造林和疏殘林改造6.54萬畝,義務植樹136萬株,四旁植樹104萬株,公路植樹46.3公里,營造防火林帶100公里,林木撫育7.29萬畝(其中幼林撫育1.7萬畝),防治松突圓蚧和松毛蟲7.52萬畝。組建了市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和擔杆獼猴自然保護區。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28.6%,宜林荒山栽植率達到86.4%,基本實現綠化美化。

七、鄉鎭企業保持高速發展的勢頭

鄕鎭企業面對經濟困境,積極調整產業和產品結構,加强企業管理,推進技術進步,顯示出頑强的生命力。1989年,鄕鎭企業總數5644個,比上年增加2428個;總產值(1980年不變價)9.6億元,增長32.5%(其中工業產值7.8億元);總收入13.0億元,上繳稅金2536.7萬元,利潤5619.7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4.1%、34.8%和減少16.2%。1990年鄕鎭企業總數發展到5962個,比上年增加318個;按1980年不變價計算,總產值13.4億元(1990年不變價爲15.2億元),增長39.3%,其中工業總產値11.9億元(1990年不變價爲13.6億元),增長51.5%;總收入16.2億元,上繳稅金2881萬元,利潤9183萬元,分別增長24.7%、13.6%和63.4%;出口創滙7740萬美元,比上年4926萬美元增長57.1%。鄕鎭企業工業產值佔全市工業總產值30%,總收入佔全市農漁村集體經濟總收入的72.5%。

八、金鼎農業示範區“產供銷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生產格局初步形成,經濟效益明顯提高

據1990年對市屬26個農業企業統計,全年總收入10808萬元,比上年6206萬元增長74%强。其中種養業收入4722萬元,比上年3890萬元增長21.4%;工商貿收入6086萬元,比上年2316萬元增長1.6倍。逾三分之一的企業盈利,利潤在240萬元以上。與1989年對比,企業減虧78萬元,減少16.7%。企業自有資金6523萬元,比上年5217萬元增長25%。出口創滙3882萬港元,比上年3130萬港元增長24%。

市屬種養企業產量逐年大幅增加。1990年上市生猪4.4萬頭,鮮蛋563.7噸,肉鷄119.3萬隻,鷄苗256.5萬隻,鴨苗280萬隻,珍禽55.3萬隻,牛奶244.5噸,蝦苗6290萬尾,優質水產品110.4噸,水果480噸,無土栽培蔬菜41.4噸,飼養4.4萬噸,不僅爲內地市場提供了一大批鮮活食品,而且爲出口港澳提供一批優質貨源。

九、資源利用開發進展勢頭看好

建市至1990年,全市累計圍成灘塗17.85萬畝,目前正在圍墾施工的13.9萬畝,另累計開發利用荒山坡10萬畝。按目前發展趨勢,可望在本世紀末累計圍墾造地40萬畝,開發荒山20萬畝。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