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香洲區在對外經貿活動中,堅持以發展外向型經濟爲導向,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使外經外貿有較大的增長,創下了吸引外資的最高紀錄:批准利用外資協議333項,協議利用外資4639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365萬美元,分別比上年增長86%、45%和36%。其中“三資”企業108項,比上年增長80%;“三來一補”企業225宗,比上年減少19%。對外加工完成工繳費2040萬美元,銀行結滙實收工繳費1738萬美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4%和19%。
香洲區各級部門十分注意改善、優化投資環境,不少外商對在香洲投資增强了信心,從而使利用外資有了新進展,並呈現出四個特點:(1)前來投資的客商多元化。過去以港澳客商爲主,現在擴大到台灣、新加坡、日本、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2)投資額不斷增大。客商投資560萬港元以上的項目就有13個。(3)不少外商不僅簽約延長合作期,而且還主動要求擴大投資額或增加股份。(4)企業產品檔次較高,產業結構更趨合理,技術層次越來越高。全年新登記註册的企業中,生產型項目佔八成,其中有相當部份是商科技企業。如珠海通達熱超導制品有限公司、珠海華光鐳射唱片有限公司和珠海華洲復合材料有限公司等。這些公司都採用具有當代國際先進水平的技術,生產適應國際市場需要的產品。
1991年,香洲區在搞好利用外資新辦企業的同時,注重對合同期滿的“三來一補”企業進行消化吸收,逐步由加工生產型轉變爲生產經營型,探索一條“引進來、學到手、打出去”的路子。其方法有三:一是利用已償還的機器設備,掌握生產技術,開發自營產品。一些企業通過在技術、設備和產品上消化吸收,開發出一系列自營產品,不少產品已成爲國際市場上的佼佼者。二是從來料加工變爲合資、合作企業;從過去單純的生產型變爲生產經營型,企業自主性得到提高,經濟效益也有較大增長。三是加强工貿結合,從來料加工轉爲與外貿單位搞進料加工,出口創滙,分散風險性。
對外貿易進一步發展。出口總額1.236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2%,其中“三資”企業出口7991萬美元,“三來一補”企業出口2256萬美元,分別比上年增長42%和25%。隨着生產和投資的不斷增加,進口也有較大增長,總額爲6546萬美元,比上年增長26%。進口的重點用於引進先進技術設備和生產資料,增强經濟的發展後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