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珠海库 > 志书年鉴

农渔林牧业概述

2021-06-07 11:01:08 来源:珠海年鉴(1993)

1992年,在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精神的鼓舞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农渔线的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全国“三高”农业经验交流会议精神,解放了思想,增强了改革意识,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的,依靠科技进步,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和乡镇企业,认真抓好各项增产增收的措施,克服早造长期低温阴雨等恶劣天气的影响,使全市农林牧副渔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向前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主要特点是:

[农渔业生产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全市的粮食产量虽然减了一些,但水稻、甘蔗、水产品、畜牧业优质品种都得到大面积推广,总产值明显增加。全市总产值为9.9亿元,比上年增长6.5%;农副产品出口创汇1.02亿美元,增长20%;农渔村经济总收入43.42亿元,增长41.3%;农渔民人均纯收入1551元,增长26.1%。

[乡镇企业高速发展]

1992年乡镇企业的总产值为33.38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工业产值31.46亿元,增长50%,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4%。市农渔系统的工业增长率达69%,涌现出像特区生化制药厂、特区汽车安全玻璃厂等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

[农口部门积极转变职能,多种经营综合发展]

香洲、斗门、三灶等县区的农口部门抓住机遇,办起了一批工业、商贸、旅游、房地产等项目,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市农渔委直属企业效益也普遍提高。市农渔委与马来西亚客商合作兴办的珠海国际一级方程式赛车场,已完成了可行性报告,总体规划即将完成,1993年将破土动工。

[农业基础设施得到改造和提高]在造林绿化方面,继香洲区后,斗门县、万山管理区也相继达标。水利围堤改造加固效果显著。已完成水利工程139宗,完成工程达标33.4公里,维修加固围堤142公里,整治排灌系统784公里,工程总投资3782万元。

[市农渔委直属企业效益显著]

市农渔委的直属企业,以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精神为动力,抓住发展经济的有利时机,大胆拓展外引内联,进一步落实了企业承包责任制,积极开展企业效益年活动,采取多种有效的措施,加快了直属企业发展的步伐,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1992年,市农渔委直属的23个企业(不含未承包的企业),总收入为2.17亿元,比上年增加5556万元,增长34.4%;创汇8600万港元,比上年增加4194万港元,增长95.2%;盈利202万元,对比1991年亏损211万元,增加利润413万元。1992年,这些企业为社会提供了肉猪25.36万头,“三鸟”493万只,鸡苗、鸭苗960.56万只,鲜蛋1791.7吨,水产品58767吨,水果4.1万吨,牛奶458吨,以及蔬菜花卉等一大批,为稳定珠海市场,保障特区供给作出了贡献。

与此同时,市农渔委又利用自有的资源潜力,积极筑巢引凤,借船出海,开发了一批高新科技项目。共申办项目36个,获批准立项的有26个,项目的总投资额达21亿元。如珠海国际一级方程式赛车场、农副产品深加工场、农贸批发市场等项目,都是珠海特区重点投资发展的项目。目前各个项目进展顺利。这些项目的建设标志着市农渔委的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并为农口部门进一步转变职能,发展经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