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珠海库 > 志书年鉴

电力工业综述(1994)

2021-06-07 11:25:17 来源:珠海年鉴(1994)

1993年是珠海市电力工业系统各项工作都取得较大进步的一年。一年来,市电力工业系统认真贯彻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发展电力工业的精神,不断扩大电力生产能力,注意抓好安全生产,坚持深化改革,强化企业管理,加强了企业各项工作的组织协调,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在电力基本建设、生产、经营管理、多种经营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完成或超额完成了任务。

一、电力生产能力

1993年,珠海市电力工业生产能力不断扩大,继续保持了高速发展的态势。发电量达7.49亿千瓦小时,比1992年增长60.4%。

7月份洪湾燃机发电厂3号机组并网发电成功以及斗门柴油发电厂试运行,大大缓解了夏季用电高峰时的紧张状况。

珠海经济特区电力开发(集团)公司,从1993年起是正式按照集团化企业运作的第1年。该公司贯彻“以电为主、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方针,运用国家改革开放一系列的政策,积极挖企业内部潜力,灵活经营,在电力生产、基本建设和多种经营等方面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为珠海经济特区把能源工业建成一大支柱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全年电力生产稳步踏上新台阶。1993年,全年发电50553.98万千瓦小时,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

华电前山发电厂积极建立适应股份制要求的企业管理制度,打破大锅饭,明确责、权、利,围绕多发电的目标,把责任指标分解下达到各部门,全厂员工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在1993年创下“日发电量”、“月发电量”、“年发电量”三项历史最高纪录,全年发电27351万千瓦时,比1992年增长11.04%,产品收入增长29.75%。

洪湾燃机发电厂紧紧围绕工程建设和联合循环并网发电这两中心任务,采取边施工、边生产、交叉作业的办法,精心组织电力生产,重点抓了1号和2号机组的安全经济满发,全年完成发电量23202千瓦小时,售电量21670万度,实现产值1.7亿元,较好地完成了电力生产计划。

二、供购电量

1993年,是珠海供电局各项工作都取得较大进步的一年,一年来,该局认真贯彻中共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执行广东省电力工作会议提出的任务,围绕实现该局的年度目标,注意抓好安全生产、坚持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坚持两手抓方针,加强了企业各项工作的组织协调,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在生产、基本建设、经营管理、多种经营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完成或超额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

1993年,珠海供电局全年计划供购电量为140240万千瓦时,实际供购电量完成141698万千瓦时,完成年行划的101%,比上年增长31.3%。其中局本部完成112125万千瓦时,完成计划的98.3%,比上年增长27.9%;斗门局完成29573万千瓦时,完成计划的113.2%,比上年增长46%。

三、售电量

1993年,珠海供电局全年计划售电量为131825.6万千瓦时,实际全年售电量达133541万千瓦时,完成计划的101.3%,比上年增长30%。其中局本部完成106547万千瓦时,完成计划的98.7%,比上年增长26.5%;斗门局完成26994万千瓦时,完成计划的113.9%,比上年增长45.8%。

四、线损率

1993年,市供电局全年计划线损率为6%,实际全年线损率为5.76%,比上年计划降低0.24%。其中,局本部线损率为4.79%,比计划降低0.46%;斗门局线损率为8.72%,比年计划上升0.22%,比上年上升0.16%。

五、经济效益

1993年,在珠海市电力工业生产迅猛发展的同时,电力系统各企业的经济效益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一年来,珠海市供电局实际实现利润总额为1671万元,完成年包干计划(1115万元)的1.5倍,比上年增长7.6%。其中局本部完成计划的142.4%,比上年增长7.7%。全年上缴税金1623万元,实现税利3149万元,人均创利2.91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为41113元/人。

珠海经济特区电力开发(集团)公司由于在管理上进行了较大的改革,推行了以经济规律来强化企业管理的模式,全面实行了二级公司独立核算或承包经营,搞活了企业机制,增强了属下各单位在市场竞争中的能力,使二级公司普遍提高了盈利,集团公司也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六、安全运行

1993年,市供电局创百日无事故安全运行纪录2个;无发生人身伤亡事故。珠海经济特区电力开发(集团)公司由于建立健全了安全机制和安全监督机构,强化了安全措施,确保了电力生产安全运行。

七、基本建设

1993年,是珠海市近年来电力工业基本建设规模最大、任务最重的一年。近年来,珠海市经济建设速度迅猛,对电力需求骤增。在此情况下,珠海市电力工业全体干部职工,根据市政府指示,珠海电力工业要在下一个飞跃到来前先发展起来,把能源工业办成珠海的一个支柱产业的精神,动脑筋,想办法,群策群力,有力地加强了珠海市电力工业基本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1993年,市供电局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75亿元。新冲、三灶110KV变电站,吉大110KV变电站3#主变增容改造工程,白蕉——红旗、三灶—机场110KV线路已分别竣工送电。红旗、平沙110KV变电站、凤凰220KV变电站加紧建设,已基本竣工,待验收后即可投入运行使用。

珠海经济特区电力开发(集团)公司千方百计保证电力工业基本建设的顺利进行。1993年,在资金十分紧张情况下,积极开拓资金来源,确保电力工业发展计划目标。洪湾燃机发电厂继1992年1号、2号燃机投产,在完成3号机安装的同时,先后又完成了每台机的消缺、临时验收和联合循环设备的安装、调试和临时验收,经过两年半的努力,这座电厂的工程建设基本结束,1993年11月29日,该厂10.5万千瓦的发电设备全部投产。洪湾柴油机发电厂在1993年再次体现了特区建设的“大协作”精神,在各有关单位支持下,工程进展顺利。2月19日开始厂房平基,至年底,基本完成了临时建筑和土地平整,主厂房已建至4.5米层,储油罐基础已完成2个,大件设备也开始发运,按此建设速度,1994年中可望投产发电。由珠海经济特区电力开发(集团)公司参股(20%,参股资金27亿元人民币)建设的“珠海电厂”,是该公司首次参与大电厂的建设。在筹备中,公司密切与广东省电力局合作,保证了电厂建设前期工作的顺利进行。1993年,成立了中港“珠海电厂联络组”,聘请了中行香港分行中建财务公司和香港汇丰银行属下“获多利融资公司”为财务顾问公司,完成了工程招标书,已于1993年11月26日向海外7大集团公司招标。电厂的七通一平工作也在密锣紧鼓地施工,确保下一工程的顺利开展和加强电厂今后的管理,还相继筹备了“广珠发电有限公司”(公司与广东省供电局合营)和“广东省珠海电厂合作公司”(中港合作)两公司将正式成立并开展工作。

(韩丽珍)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