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全面完成了全市港口总体布局规划,珠海港10万吨级煤码头。25万吨级油码头工程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已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并进行初步设计;5万吨级集装箱码头和3.5万吨级危险品码头可行性研究进展加快;10万吨级矿石码头前期研究工作正在抓紧进行;两个2万吨级码头起步工程已于1993年11月竣工试产;九洲港扩建3000吨级码头泊位、集装箱堆场等第3期工程已全面施工;洪湾港3000吨级重件码头也进行施工;唐家港前期研究工作已完成;并进入初步设计。为配合珠海港开发,珠海运河已完成总体规划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航道疏浚完成30公里、24万立方米工程量。全市公路网规划已完成《1990—2010年珠海市公路网规划设想》;交通最大工程——伶仃洋跨海大桥已完成工可研究,并已报省、国家审批立项。其相关工程淇澳大桥全长1713米、宽32米,已于1993年9月动工兴建;黄茅海跨海大桥已开展预可行性研究;市区通往西区的全长46公里珠海大道已于1993年11月建成通车。其沿线洪湾、前山、珠海、泥湾门、南水、鸡啼门等6座大桥,除鸡啼门大桥于1994年第一季度建成通车外,5座大桥都于1993年先后建成通车;港湾大道全长21公里6车道,已于1993年11月建成通车;北疏港公路全长26公里,建设速度加快,已完成路基填土(石)工程280万立方米,机场路全长4.5公里干道已竣工;纳入国家公路交通主骨架北京至珠海的广珠东线高速公路(珠海市投资占20%)中段施工进展顺利,南段选线方案也基本完成;斗门县13条高等级公路已陆续展开建设;农村公路建设,已提前一年实现200人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公路”的计划,共修建农村公路300多公里。此外,为配合市国土总体发展规划,编制了《1990—2010年珠海市交通发展规划报告》;市内公共交通站场规划方案也由专家评审通过。广珠铁路经国务院批准立项后,对线路走向、接轨点和终点站以及建设规模、技术标准等进行了全面修改补充,并基本完成了铁路全线的勘察工作;珠海市境内鹤洲北火车总站已于1993年11月举行奠基典礼。珠海机场各项工程建设全面展开,4000米跑道软基处理已完成,炮台山的清运工作正在抓紧进行,候机楼设计施工进展顺利;外伶仃、东澳岛直升机场也已委托中南设计所进行设计。全市交通建设,已初步形成陆海空“立体”交通的现代化综合运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