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珠海市畜牧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各项畜牧方针政策,进一步更新观念,转变职能,适应市场发展需要,以畜牧基地为龙头,效益为目标,强化科技兴牧,保持了畜牧业发展的良好势头。
1.生猪
全年生猪饲养量30.5万头,上市量18.5万头,存栏量12.11万头,比上年同期(下同)减少16.82%,16.23%,16.59%,母猪存栏8831头,减少7.06%,集约化场饲养生猪16.2万头,上市量9.7万头,分别占全市的53.3%和52.7%,比上年减少6.83%和7.33%,专业户及农户养猪14.2万头,上市8.7万头,分别减少24.32%和38.58%。
2.鸡、鸭、鹅
三鸟饲养量为482.96万只,上市量为338.21万只,分别比上年减少30.33%和33.46%,其中鸡饲养量为348.99万只,上市量为248.77万只,分别减少9.7%和10.48%,鸭饲养量为119.54万只,上市量102.24万只,减少58.67%和63.47%,鹅饲养量14.51万只,上市量10.78万只,分别减少28.2%和31.6%。
3.珍、禽、兽
珍禽兽饲养量109.78万只,其中肉鸽饲养量51.37万只,上市量36.73万只,孔雀饲养量780只。
全年肉产量2.2万吨,蛋4062吨,牛奶及奶制品956吨,畜牧总产值1.21亿元(1990年不变价),出口创汇1300万美元。
珠海市畜牧业的特点
1.畜牧业是关系到稳定社会,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大事,市政府把发展畜牧基地作为大事来抓,不仅在税收政策方面予以优惠,还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拨出资金扶持畜牧业发展。
2.畜牧业进一步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专业化养猪,成活率和商品率高,一般可在98%以上,主要利用廉价饲料配合酒楼、工厂、饭堂的残剩饭,节省饲料和生产成本,经济效益好,既富裕了农民,又创造了财富,丰富了市民菜篮子。目前,珠海市较大的养猪专业户可以上市商品猪200—300头。
3.集约化畜禽场开展标准化管理,推动畜牧业发展。
集约化畜禽场实行集约经营,工厂化生产,设备先进,品种优良,科技水平高,因而商品率高,出栏率高,猪质好。1994年,全市18个集约化猪场上市标准生猪9.7万头,生猪出栏率达到128%,市属良种场和农牧公司上市标准猪5.1万头,占52.6%。
4.畜牧业向规模和效益转变
1994年,自然灾害以及饲料价格持续上涨等不良因素,对珠海市畜牧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珠海市大部分企业特别是市属畜牧企业能通过内部挖潜,完善承包责任制,引进良种,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生产水平,开展多种经营等措施,扭亏为盈。据统计,12个集约化猪场中有9个猪场盈利,其他3个猪场减亏。
5.畜牧生产基地进展正常
建立畜牧生产基地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决定斥巨资兴办10万头猪场和20万只蛋鸡场,首期在斗门县六乡镇征地2900亩,兴办2个猪场和20万只蛋鸡场。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共平整土地800亩,填土方150立方米,架设高压供电线路1公里,打井7眼,修路10公里,开渠5公里,挖土方10立方米,新修桥梁7座,砌挡土墙4公里,已封顶生产区面积3万平方米,所有设备已运抵六乡基地,环保方案已确定,预计猪场1995年1—3月份投产,鸡场1月份可投产。1995年全年可上市猪2万头,鸡蛋400吨。
6.畜牧业结构逐步调整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畜牧业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逐步调整畜牧业结构。1994年,珍禽、珍稀动物有较大的发展,名、优、特、稀品种增加,优质肉鸽51.4万只,增长幅度达87%。海狸鼠、果子狸、狼狗、观赏狗、晴蛙鸟等名贵动物也已引入珠海。
7.农民养猪逐步减少
珠海市畜牧业蓬勃发展,主要是抓了以下几条措施:
1.珠海市在推广畜牧高新技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其中《推广四位一体配套技术提高瘦肉型猪生产水平》获市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推广养鸡新技术提高鸡生产性能》、《KT38饲养新技术》等获市农业技术推广三等奖。这三项成果共新增产值2900万元,多创利税700万元。
2.畜牧部门认真抓好面上畜牧生产,当好政府的参谋
随着特区的迅速发展,农村城市化加速,畜牧生产区域锐减,畜牧业出现滑坡。为了尽量减少对畜牧生产的负面影响,各级畜牧部门一方面深入基层,认真调查,并写成书面材料,将畜牧业存在的问题及时向上级政府反映,引起了上级政府的重视,并提出了有关建议。另一方面,领导和技术人员下基层办点,扶助指导专业户发展畜牧业,帮助畜禽生产户解决实际问题。如斗门县畜牧局的同志,经常到莲溪镇了解专业户情况,帮助解决养鸽存在的技术问题,促进了全镇的养鸽生产。全镇有养鸽专业户40多户,存栏种鸽1万多对,上市肉鸽11.15万只,占全县上市肉鸽237260只的47%。多数专业户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3.实施“法规、经济、管理”结合的市场经济兽医工作,实行对外抵制病源侵入,对内消灭疫病的全方位防疫制度
1994年在10多个省市调进生猪近40万头,冻肉4300吨,国外进口冻肉杂400吨,给珠海畜禽防疫带来了压力。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采取以强化流通渠道防疫管理为重点,以法规为动力,经济与基础的全方位兽医防疫工作,开展畜禽上市、调运、屠宰检疫,强化集约化畜禽的规范防疫管理;行政上实行善医工作分级管理,每年用去兽医防疫经费500万元,使主要疫病得到控制,保障了珠海市的畜牧生产。
4.认真掌握国内外牧业信息,结合实际取长补短,促进畜牧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珠海市畜牧业发展很快,但和畜牧业较发达的地方以及珠海市发展的要求相差一定的距离。为了提高珠海市的畜牧业水平,先后组织有关人员通过掌握信息、考察、论证,结合珠海市畜产品在国内和港澳市场的销售与质量情况,设计、提出育种、防疫,饲养等全方位技术和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