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珠海库 > 志书年鉴

城市建设(1995)

2021-06-08 18:26:21 来源:珠海年鉴(1995)

基础设施

[概况]

1994年,在国家继续实行宏观经济调控,压缩基建规模的形势下,珠海市基础工程指挥部以抓重点工程建设,抓配套工程实施为重点,积极进行协调,多方组织落实资金,千方百计保证工程的进度,使许多关键工程建设得以实施。市区基础工程完成投资约5亿元,西区完成基建总投资约10.5亿元。全市新开工、续建、扩建道路46项,总延长132.9公里;新开工立交桥一座,续建桥梁4座,总延长5450米;新开工及续建供水管道33.1公里,煤气管道70公里;新建及续建排洪沟5.2公里;新建香洲及洲仔避风塘、海堤总长达6公里;建成污水处理厂一座,泵站3座;完成二线工程42.5公里,新装路灯12.6公里及建成一大批园林、环卫、环保市政设施。一年中,市区共有19段路、两座桥总长1.4万米通过验收并交付使用;前山河1187米西护岸、湾仔海堤1363米二期工程、梅华西2563米排洪沟及香洲污水处理厂、香洲水产码头等工程也正式通过验收并交付使用。

[重点工程建设]

1994年珠海机场进入设备安装及装修阶段,完成试飞、通航必备项目总工程量的80%。广珠铁路的前期工程全面铺开,全线的初发勘察和初步设计已顺利完成。伶仃洋跨海大桥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期工程已进行初步设计,其相关工程淇澳大桥的两个主墩完成33个桩,桥台、引桥和副墩的桩基共完成33个桩。珠海港两个2万吨级码头泊位已竣工并交付使用,25万吨级的油码头和10万吨级的煤码头前期工程正在进行。1994年西区续建的工程还有机场路、珠海大道收尾工程、珠峰大道、黄杨大道等。

城市建设

[概况]

由于资金短缺,珠海市1994年比1993年的报建项目明显下降。市区(不含大西区、东区、横琴、淇澳)全年新开工项目599项,比1993年下降30.6%;报建面积341.2万平方米,比1993年下降4.9%;项目投资37.3亿元,下降9.7%。在报建项目中,工建项目占94.6%。

1994年,是珠海城市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业绩突出的一年:在全省开展的“南粤杯”、“岭南杯”达标竞赛初评中,珠海市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城市规划建设“南粤杯”,总分名列全省第一名;通过了国家卫生城市的复查;被国家建设部评为“园林绿化先进城市”。

[城市规划]

1994年,珠海市规划局以优质高效为目标,在深化改革、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上下功夫,取得了明显成绩。截至11月底,完成各项规划20项,市区总体规划和西区战略发展报审工作基本就绪;划拨建设用地604宗2000多万平方米;建设工程报建525宗544多万平方米;临时报建1000余宗;私房报建1594宗,审理批准市政工程项目272宗,审批环境项目106项,并完成一大批地形图测绘。

在规划编制时,珠海市规划局一是注意了按高起点的要求体现超前规划的思想,二是积极主动地抓紧各类规划配套和深化,三是按省市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会议的要求全面开展了村镇建设规划编制,四是注意总结规划工作经验,以提高珠海规划工作水平。

在规划管理中,珠海市规划局严格把好建筑报建审批关,建立了报建审批由业务科室分层审理,主管局长“一支笔”批准发证的制度,并按高效能管理的要求狠抓规划管理的全面实施,收到一定实效。

[城建管理]

1994年珠海市建委利用国家压缩基本建设投资,建筑工程量比往年有所减少的机会,加强对建设市场的整顿与管理。

1.加强对施工队伍和报建项目的管理。1994年在完成原有企业的年审工作外,又有47家施工企业经审查批准办理注册手续,其中广东省26家,其它省38家。1994年底累计全市(不包括三灶、横琴、淇澳)共有施工企业239家,其中一级企业113家,二级企业84家,三级企业40家,施工队总人数达78307人。1994年严肃处理了一起串通作弊进行假投标的事件和8起违章经营不报建施工的事件,在施工队伍中起到一定影响。

2.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管理。珠海市质检站始终把强化质量监督管理和严格检测试验作为工作的重点,在全年共开展优良复评核验活动7次,评出优良工程34栋,召开了两次有各施工单位领导参加的表彰大会,组织了两次全市性的质量安全大检查,还抽调专门人员对西区重点工程的质量安全进行了6次大检查,对300多个工地的建筑材料进行了抽查。由于质检站的严格把关,我市建设工程质量出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受监房建工程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其中12层以上高层建筑86栋,验收房建工程面积130万平方米,一次验收合格率98.4%,优良率20.16%,桩基验收67项,合格率95.5%,优良率3%;建材试验和检测95150组(件、点)。因而,珠海市质检站被广东省评为先进工程质量监督站,有3位工程技术人员被评为优秀监督员和检测员。

3.加强对建设工程造价的管理。珠海市造价站在继续贯彻执行国家、省有关标准定额、招投标管理的政策和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制定了适合本地区管理制度。全年参与工程招标管理共51项,建筑面积22万多平方米,标底总造价1.7亿多元,中标总造价1.6亿多元,中标降幅7.5%;土建工程采用特殊招标法的8项,建筑面积10万多平方米,中标率均降幅5.56%;打桩工程招标8项,标底总造价1039万元,中标总造价917万元,中标降幅11.8%。西区分站参与机场候机楼装饰工程,机场道等6项工程,造价达2.3亿元的招标管理,均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4.加强对设计市场的管理。1994年珠海市对设计市场的管理主要抓了3项工作:一是把好初步设计的审查关,参与重点工程和大型基础结构方案的讨论,珠海市建委总工室全年审查的工程项目约130项,纠正不合理和错误设计大项目5项;二是抓了对设计队伍的管理,根据建设部、省建委的有关规定,珠海出台了两个有关设计管理的规定,取缔了三个无证设计单位,查处了一家私刻公章冒名设计单位,严格禁止越行业设计,及时处理并通报批评了因设计引起的工程事故;三是积极推广、引进新技术、新材料,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市政建设]

1994年是珠海市市政管理不断加强,设施运转良好的一年。香洲污水厂日处理污水3万吨的一期工程已正式通过验收投入运行,至此,全市三个污水厂年处理污水能力达到1170万吨,污水处理率达30%,比上年提高18%。全年完成正常维护产值500万元,城市市政设施完好率达86%以上,清理雨水口40298个,污水管道15348米,修复路面34294平方米。1994年初香洲区市政站职工还将老城区沉积了近10年的污水管道进行了彻底清疏。

[房产管理]

1994年珠海房屋管理及解困房建设都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房地产企业管理方面,完成了1993年开发企业的年审,对不参加年审的单位做出了处理。完成了1994年开发企业的各项统计,并建立了档案。房屋维护方面,全年共收取直管公房房租200万元,维护公房用39万多元,拆迁改造旧房面积6.4万平米,安置拆迁户957户,基本做到“以租养房”。

珠海市房管局根据市政府指示,坚持以建设“安居工程”作为全年工作的重点。年内,新开工干部福利房250户,安排住进524户,新开工企业解困房464户,安排住进698户;首期建设单身公寓两栋168套共6552平方米,首批安排1300多名外来临时工进住,并已收房租91万多元。目前又在前山开工三栋,面积5700平方米;准备打桩两栋,面积1.3万平方米;第一期工人新村已交付使用34栋,面积5.04万平方米,安排外来工28160人入住。

1994年,全市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实现当年组建当年见效。到11月底,全市已有982个单位共47495人缴交了住房公积金,达1200多万元。平价房工作已按市政府要求分配下达计划1167套。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