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珠海库 > 志书年鉴

就业概况(1995)

2021-06-08 18:28:14 来源:珠海年鉴(1995)

1994年,珠海市劳动职能部门在就业安置、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力有序流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组织就业培训、开展境外就业等,使就业服务管理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发挥了积极作用。1994年,全市共有城镇待业人员37595人(其中上年结转29699人,新增7896人),已安置就业31384人,比上年同期多安置4840人;安置率83.5%,比上年同期升4.1%。在安置总人数中,招收劳动合同制工人3861人(其中全民2642人,集体844人,三资企业363人,股份制企业11个,私营企业1人),安排临时工27523人。年底全市实有待业人员6158人,比上年同期减少650人,取得了显著成绩。

[积极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

(1)加强职业介绍机构的基础建设,在上等级、上水平上下功夫。1994年,到劳务市场服务中心和各职业介绍所登记求职的共有43568人(其中城镇待业人员6971人,农村劳动力31805人,其他人员4792人),其中介绍成功的有25067人(其中城镇待业人员4010人,待业职工1003人,农村劳动力17296人,其他人员2758人),比上年同期增加41人,介绍成功率达58%,全年共为1439家企业提供了用工服务,办理挂靠档案的待业职工2402人(其中代办社会保险的有51人)。在做好职业介绍工作方面,着重抓了以下几点:一是用大市场的眼光,搞好硬件建设。为了逐步实现职业介绍现代化、电脑化,珠海市劳动服务公司不惜花本钱,为劳务市场服务中心和各职业介绍所改善办公环境,购置电脑等先进办公设备,为开展职业介绍业务创造良好的办公条件。劳务市场服务中心与各职业介绍所之间已建立了微机联网,能及时查找和调阅用工单位和求职者的有关资料,微机的联网为珠海市职业介绍工作实行“一条龙”服务提供了保障。现劳务市场服务中心本身能同时提供18家企业面试和考核的场地,考试室内配置了体能测试设施,求职大厅里随时可以显示用工信息求职者可根据用工信息找到自己合适的工作;求职者的资料分门别类地存入电脑,企业可随时挑选各类劳务人才。现时200平方米的劳务市场服务中心已着手扩大到2000平方米,功能齐全,集综合服务于一体,可在明年上半年投入使用。二是服务的宗旨为办好市场方便求职者,劳务市场开设了“星期天求职广场”,实行天天开放,全日服务,使更多的求职者利用空余时间选择自己合适的工作。三是抓好广告宣传工作,劳务市场服务中心职业介绍所因刚成立半年,需大力宣传。在珠海电视台每星期六下午的《劳动广场》节目中播放用工信息;珠海市电台每天的“南海时空”节目中播出当天最新用工信息,《珠海劳动报》、《广东劳动报》每期发布招工信息,大街小巷的广告栏每天都有劳务市场服务中心的招聘广告,使企业能及时招聘到各类劳务人才,为求职者的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2)加强对社会职业介绍机构的管理,规范其业务程序。为确保社会职业介绍机构的健康发展,保障用工单位和求职者的合法权益,我们依照劳动部《关于民办职业介绍机构管理问题的通知》和《广东省社会劳务介绍机构管理办法》的有关精神,认真抓好社会职业介绍机构的审批和业务行为的规范。草拟了《珠海市社会职业介绍机构管理暂行办法》,该《暂行办法》对社会职业介绍机构申办的条件、业务范围和管理以及违章处罚等都做了比较详细的规定。

[做好就业安置工作]

(1)挖掘潜力,做好待业职工的再就业工作。1994年,全市共有待业职工6020人(1993年结转3213人,1994年新增2807人),其中享受待业救济的2314人,不享受待业救济的3706人。全年安置待业职工总数2129人(其中招收合同制工人771人,再就业率达35%。1994年,全市参加待业保险统筹的单位4125个,比上年同期增加650个,统筹率达99%;参加统筹人数107498人,比上年同期增加12649人,增长13.3%。收取待业保险金270万元,支付救济金和医疗补助费45.5万元。为做好待业职工的再就业安置工作,劳动职能部门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待业职工的择业教育。针对待业职工普遍存在求职过于挑剔的情况,我们利用办理待业登记的机会,引导他们从实际出发选择职业。二是组织待业职工开展转业训练。1994年,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免费为待业职工举办了专业培训班。培训班设有衣车维修、成衣制作、电工、电焊、制冷、空调维修、无线电、电脑操作、商业业务员(营业员)、旅业服务员等11个专业,共培训了531名待业职工。三是积极做好企业的工作,动员企业尽可能安置待业职工。贯彻市府办[1991]31号文《关于在企业单位招工中适当选用待业职工的通知》,劳动职能部门及时掌握用工单位每月的招工情况,根据待业职工的特长,说服企业顾全大局,承担社会义务,按比例选用了216名待业职工,使他们从新找到了“饭碗”。

(2)加强用工指导,搞好就业服务。1994年劳动职能部门共为200多家企业进行了招工指导。如新办企业金兴电子厂为了能按时投产,需要在春节前后招收一批新工人,根据企业的特殊情况,南夏劳动管理所急企业所急,经请示批准,为该厂及时招收了50多名新工人,使该厂按原计划顺利投产。

(3)广开就业门路,努力拓展境外就业业务。为了广开就业门路,珠海市劳动服务公司于1993年12月成立了境外就业部。面对国内国外的激烈竞争,境外就业部克服了种种困难,使境外就业业务有了良好的开端,至1994年底,已同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雇主签订了劳务合同5宗,合同可输出人数共40人,已输出19人。

(4)及时把握企业的脉搏,消除不稳定因素。为了及时了解企业和职工队伍的情况,组成两个调查组,对市工委、外经、经协三条战线共1477家企业进行了经营状况及职工工资发放情况的调查,把企业经营状况及职工工资发放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及时向上级反映,以便市政府及时采取应变措施,帮助企业改善生产经营及职工福利,消除影响社会稳定的不良因素,还督促企业妥善安置停工待工和富余人员。

1994年,通过抓贯彻落实《珠海市临时工管理暂行规定》,使越来越多的企业纳入劳动管理。目前,全市纳入管理的用工单位4046个,使用临时工总人数212827人(其中签订劳动合同36950人),比上年同期增加29076人。在临时工总人数中,本市22381人(其中农村15543人),占临时工总人数10.5%;市外本省77884人(其中农村69605人),占临时工总人数36.6%;外省112562人(其中农村103236人),占临时工总人数52.9%。

促进劳动力有序流动工作的主要成绩:(1)积极做好春节前后外省民工进入珠海的疏导工作。

为了预防外省民工在春节前后盲目流入珠海市,劳动管理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做好外省入粤民工疏导工作的紧急通知,春节前市劳动服务公司分别召开了县、区劳动服务公司经理和驻珠劳务管理机构负责人会议,要求全市各级劳动部门和驻珠劳务管理机构共同抓好外省入粤民工的疏导工作,部署各劳动管理所召开辖区内劳资人员座谈会,要求用工单位顾全大局,不要在春节前后一个月招外省民工,并教育工人节后回珠海上班不要带新民工来珠海做工。

春节过后,组织人员经常到车站、码头、边检站、工厂密集区,密切注意外省民工流入市区的动向,由于预防工作抓得早,而且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使1994年的民工潮得到了控制。(2)加强省际劳动力流动的宏观调控。为了克服外省劳动力入珠的自发性和盲目性,促进劳动力流动有序化,着重加强了对外省劳动力入珠的宏观调控。企业招收外省劳动力必须经批准后方可招收,严格执行凭边防证、身份证、计划生育证、外出务工证办理临时工劳动手册和延期使用手续的制度,各劳动管理所在审批办理用工手续时,认真把关。同时对进入珠海市务工的省内外劳动力加强综合管理。现已有湖南、四川等9省和省内11个市、县先后在珠海成立了劳务管理机构,配合做好专门负责输入珠海劳动力的管理工作。1994年初,对外来建筑施工队伍的管理发出了《关于加强外地进入珠海建筑施工队伍管理的通知》,要求凡外地进入珠海市承接工程的建筑施工队伍都必须办理劳务手续。现已有92个外来建筑施工队伍的10887名民工纳入了管理。(3)开展劳动用工大检查,进一步规范企业用工行为。根据国家劳动部、省劳动局《开展用工大检查的通知》精神,会同县、区、镇劳动部门于4月18日至5月31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劳动用工大检查,重点检查在招用工管理方面存在问题较多的外商投资企业、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建筑企业。被检查的企业共269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151家,国有企业18家,集体企业20家,乡镇企业55家,私营企业18家,股份制企业2家,雇请境外人员的企业5家),职工66536人。

以《广东省企业职工劳动权益保障规定》和《珠海市临时工管理暂行规定》为政策依据,本着“以宣传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重点抓规范企业的用工行为。通过检查,督促企业补办用工手续5402人,补签劳动合同8390份,并对16家违反用工规定的企业限期整改。对9家违章情节严重的企业进行了必要的处罚,有力地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国家劳动政策法规贯彻落实。

[抓好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

1994年,市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开设了24个专业,161个班,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才8247人,参加就业指导的学生155人。

(1)根据市场需要,合理设置和发展新专业。在巩固和办好原有专业的基础上,新设了美容美发、会计员考证、招调人员岗前培训等新专业,在抓培训业务中,注意从企业需要出发搞好培训,根据珠海部分制衣行业熟练工短缺的情况,开办了服装裁剪、电车衣培训,并把毕业人员直接介绍到企业。

(2)走联合办学的路子,积极拓展培训门路。上半年市劳动服务公司与市劳动局安全监察科联合举办了安全员、司炉工、焊工的年审培训班。下半年,市劳动服务公司与市消防局联合举办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消防人员培训班,现已培训消防员795人,合格率达100%。

(3)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把培训中心办成社会培训的考核基地。一年来,市劳动服务公司充分利用自己在设备上的优势,承担了全市职业中学电工班的实际操作考核以及香洲片的电脑操作考核。

[问题与分析]

待业职工重新就业难的问题仍比较突出。虽然采取了有力措施,做了大量的工作,待业职工重新就业率与上年同期相比仍有所上升,待业职工重新就业难的情况仍较突出。一些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择业要求偏高的待业职工,与用工单位要求有很大差距,加上1994年企业生产不景气,给推荐和介绍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因难。临时工管理仍存在一些死角。虽然用电脑统一管理临时工后,瞒报用工人数和工资总额的现象有所改变,但相当部分的私营企业和乡镇村办企业由于管理人员的劳动政策、法规观念淡薄,仍存在私招乱雇市外劳动力的现象,外来建筑施工队伍的管理仍需下苦功夫。

(邓孟)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