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珠海库 > 志书年鉴

海陆交通(1997)

2021-06-09 15:52:40 来源:珠海年鉴(1997)

〔交通企业生产〕

1996年,全社会完成客运量1.27亿人次,客运周转量45.4亿人公里、货运量3154万吨、货运周转量13.3亿吨公里,分别比1995年增长2.4%、2.2%、4.4%、4.4%;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218万吨、集装箱27万个标准箱、整个交通系统总收入18亿元、创利润2.1亿元,与1995年相比分别增长9.5%、持平、增长28.6%、下降19%。

〔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

1996年,珠海市抓好交通邮电基础设施建设,珠海港起步工程两个2万吨级码头已通过国家验收,珠海港口岸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完成《珠海港总体布局规划》的编制工作。南港大道、铁炉新村的土地平整工程、欣炉湾油库区土石方工程、南迳湾防波堤工程已完成;煤码头回填工程的爆土石方和运输土石方也分别完成了94.6%和96.7%;进港大道已经通车,环岛西路、金钱粮油加工区造地正按计划顺利进行。珠海重点工程伶仃洋大桥前期工程进展顺利,“预可报告”下半年通过交通部评审,12月份通过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组织的专家组评审,为立项提供技术依据;在公路建设方面,江珠高速公路项目预可行性报告通过了广东省交通厅组织的专家组评审,并已上报立项审批。广珠东线高速公路第一期工程圹坑至坦尾段主要路段8公里高架桥主体工程完成70—80%,公路部门完成新改建、大中修、水毁预防工程9783.4万元,地方道路381万元,保持公路年平均好路率91.7%(其中国、省道好路率96.7%),年末优等路94.7公里。站场建设方面,上冲交通客货运管理中心工程项目已进入装修阶段,完成金鼎站场的设计方案。

〔交通工程项目的招商引资〕

1996年,珠海市交通工程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实现重大突破。一是积极利用珠海市公路发达的优势,充分发挥珠海路桥收费条件,以珠海大道作为抵押,通过珠光公司组织落实,对外发行债券,成功融资2亿美金;二是珠海港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招商引资措施得力,珠海港再次成为外商投资热点,一批世界著名企业竞相投资珠海港。外商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共与9家外商企业签订投资合同、协议或意向书,合同投资达2.031亿美元,协议投资2.853亿美元,意向投资额550万美元。

〔交通体制改革〕

1996年,珠海市交通改革按照中央提出的加快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积极探索交通邮电行业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新路子。

一、以资产重组为突破口,抓大放小,加大资产调整力度。一是积极试行“固化债务,重建机制”工作。以一、二家重点、难点企业为突破口,对经营管理不善,负债包袱沉重,影响到主业业务发展的企业,实行优劣分离,采取固化债务办法,集中力量,扶优扶强,重建机制,让企业轻装上阵,获得发展。二是确立交通主导产业,着手合理调整产业及企业组织结构。根据市府“抓大放小”的改革要求,结合本系统实际情况,制定出“交通系统企业改革转制实施意见”、“交通系统企业改革总体方案”,根据交通运输企业大多数是小型企业,经营规模小的实际情况,拟通过兼并、联合、合并等形式,组建专营公司,形成产业规模,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根据属下市特交运输公司、市汽车修理厂、市小车出租公司、市汽运公司等四家企业提出联合组建集团的方案设想,经过深入的调查论证工作,制定上报方案。三是组建交通行业“资产经营公司”。拟定组建“交通资产经营公司”方案,上报市政府审批。

二、理顺交通体制内部关系,更好发挥各部门职能。成立了珠海市道路运输技术培训中心和珠海市交通无线电通讯管理中心。

〔行业管理〕

1996年,珠海市交通委员会通过整顿运输市场,规范市场行为,加强市场法制建设,在培养职工队伍良好职业道德上狠下功夫,改善运输环境,促进交通运输业健康发展。

一、认真治理整顿运输市场。一是大力整顿拱北、九洲港两个口岸交通运输秩序。根据省政府《关于大力整顿交通治安和运输秩序的紧急通知》和市政府《关于整治九洲港、拱北两口岸交通运输秩序的通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强两口岸运输“硬件”建设和管理力度。一方面,完善了两口岸运输车辆停放和出租车、客车上落客标志,另一方面,增派运管执法人员,定人定点定岗位,建立岗位责任制。从而使两口岸运输秩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各种违章营运现象得到遏制,经营者和乘客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特别是九洲港交通运输秩序发生显著变化,受到市领导表扬,也得到市民和港澳同胞的赞誉。二是与广州、中山市交通部门一起联合整治广珠公路客运秩序,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三是针对汽车、摩托车零配件行超越经营范围、违章修理和一些修理厂无牌无证经营等问题,交委组织了350人次对120家汽车修理厂及汽车、摩托车零配件行进行清理整顿,并联合工商等部门开展检查工作20多次,对32家汽车配件行违章修车和无牌无证维修厂分别给予警告、责令停业整顿等处理,有效地维护了合法经营者的利益。四是开展水路运政大检查工作。为维护正常水路运输秩序,市交委水上运输管理处联合港监、工商和税务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珠海市港口、码头水路运输(服务)企业进行专项治理。对有违章违纪行为的船舶和企业作出处罚,对无牌无证的“三无”船舶予以坚决取缔,规范了水运市场,促进了水路运输事业健康发展。

二、加强运输市场法制建设。为了实现依法治交通的目标,交委以完善地方性交通法规体系和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培训作为加强行业管理工作重点,全力推进交通法制建设。针对出租小汽车经营单位管理手段单一、出租小汽车司乘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等问题,加快把小汽车出租管理纳入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同经营单位签订出租车管理责任合同,制定了《出租车服务管理规范》,并结合本市出租车管理情况,起草了《珠海经济特区出租小汽车管理条例》,上报市政府。与此同时,为规范市场行为,加强市场管理,还起草了《水上运输管理规定》等交通法规性文件。为加强对行政执法监督,与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成立“珠海市交通法规执行室”。在维护和监督依法行使职权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为城市交通实现规范化、法制化的管理提供了经验。

三、加强营运性汽车驾驶员岗位培训。根据省府《关于营业性运输汽车驾驶员职业道德培训问题的批复》,对全市营运汽车驾驶员岗位进行培训考核,全年共培训38期,9833人次,提高了营业性运输驾驶员在安全技术、营运法规、维修技术等方面知识,培养良好职业道德。

〔精神文明建设〕

珠海市交通邮电行业积极开展以“争当文明使者,弘扬珠海新风”为主题的职业道德建设活动。如市运管处制订了《珠海市出租车管理规定》,对的士的车容车貌,司机的语言、仪表和守法经营提出了具体要求,使出租车的面貌和服务质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车容好了、拒载没了、粗话少了。市公共汽车公司、邮电局还开展了“公开向社会承诺”及创“青年文明号”等活动,使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进一步提高。并在交通邮电行业职工中初步形成“团结友爱、敬业创业、优质服务、文明共建”的风尚,从而促进了交通邮电两个文明建设发展。

在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方面,交委把清理预算外资金和治理乱收费列为工作重点,对预算外资金及301项收费项目进行认真清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制定相应措施,因而杜绝了乱收费现象,使交通预算外资金管理步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航展交通运输〕

’96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珠海举行,市交委担负起航展期间交通运输组织调配的艰巨任务。在广大交通干部职工努力下,航展期间,共疏运旅客67.9万人次,疏导车流20多万台次,25万平方米的停车场管理有条不紊,秩序良好,给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受到中外嘉宾的赞扬。

(沈峰)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