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珠海城建系统以抓好各项管理工作为重点,在规范全市建设市场、搞活房地产市场、整治城镇“脏、乱、差”、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企业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整个系统的两个文明建设得到了全面、协调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据统计,1996年珠海市区办理施工报建的新开工项目共420项,总投资约23亿元,建筑面积195万平方米;在建施工面积680万平方米。(完成建安工作量20亿元,竣工面积110万平方米)。与1995年比,新报建项目的工作量和施工面积并没增加。
〔规范建设市场〕
1996年,珠海市建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整顿和规范建设市场行为:
一、大力推行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制度。
为规范建设市场主体的各方行为,认真贯彻执行省委、省政府、省人大颁布的有关工程招投标管理的条例、细则和规定,珠海市建委建立健全了招投标管理机构,完善了有关招投标文件和开标评标程序,并加强监督管理,大力推行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制度。1996年,珠海市建委审批市区内工程共450项,其中按规定应招标工程108项,实行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的82项,招标率达76%,比往年有大幅度的提高。建委西区办事处经过努力,使西区13项300万元以上工程有12项实行了招标,招标率达95.5%。
二、以建设工程执法监察为契机,狠抓基建管理程序的落实。
1996年7月,珠海市建委根据省的统一部署,召开全市建设项目执法监察工作会议,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建设工程项目执法监察工作。市区有1056项工程列入调查范围,建委西区办事处检查了除机场外的西区362项工程项目。通过执法监察,对每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每道程序进行了全面检查,发现有问题就跟踪调查,深入了解,促进了基建管理程序的落实。
三、加强对设计、施工单位的管理。
《珠海市工程勘察设计管理规定》经市政府批准实施后,对市外的勘察设计单位承揽工程一律实行“单项工程勘察设计许可证”注册,扭转了勘察市场的混乱状况,登记注册的勘察设计单位由原来的200多家减为45家,从而大大减少了私招炒更现象和越级越范围承揽工程的现象,使实力强信誉好的单位得到保护,业绩差信誉低的单位被淘汰。为加强对勘察设计行业的管理,1996年筹备成立了市勘察设计协会。市建筑设计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坚持按章守法经营的原则,全年完成产值550万元,已实收480万元。在施工企业资质年审中,省内有101家,省外有61家通过了年审,对通过年审的企业严格控制其承接工程范围,并根据省有关文件精神,严格控制外省企业进入珠海和设立新的建筑施工企业。1996年还制定颁布了《珠海市建筑装饰装修企业的管理办法》,将全市装饰装修队伍纳入资质管理,装饰装修建筑工程纳入基建管理程序。
四、强化工程质量监督与检测,查处质量低劣住宅工程。
为把好工程质量关,珠海市建委组织全市建筑企业继续开展创优争先活动,制订并实施工程优质优价和给予优良工程奖励议标等政策,促进建设工程质量上水平。市工程质检站加强了工程的动态管理,对建筑材料实行常规检测与现场突击检测相结合,组织了两次全市性的质量安全大检查和5次优良工程复评活动。1996年全市申报质监房建工程720栋,总面积212万平方米,受监房建工程建筑面积196万平方米,其中12层以上高层建筑25栋,面积53万平方米;验收房建工程272栋,面积99.68万平方米,验收工程合格率98.1%,推荐工程优良率22.06%;桩基工程验收114项,合格率77.2%,优良率4.4%,经质检发现缺陷后,加固处理合格19项,占16.7%;市政工程竣工验收15项,合格率100%,优良率20%。全市建设工程质量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五、深化工程定额和造价的改革,加强工程造价管理。
市工程造价管理站根据省建委的有关规定,对全市现行建筑、安装、市政、园林绿化工程的间接定额及定额机械费进行调整、理顺,并制订了上述各类工程新的工程费用定额。1996年该站审查了一批市重点基础工程的结算,累计审查工程总造价6.94亿元,审定造价6.54亿元,核减造价4000万元,核减率达5.81%。同时,该站西区分站还审查预结算61项,工程总造价5.6亿元,核减造价4200万元,核减率达7.5%,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资金。
六、认真抓好工程的初步设计审查和施工图会审,把好工程的技术关。
1996年经建委总工室审查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初步项目达70项,委托市政工程设计12项,组织市政工程的初步设计、施工图会审11项。在工程项目审查中,工作人员认真负责,纠正了许多不合理甚至错误的设计,如建筑体型、基础方案不合理,防火设计错误等,避免了工程上的损失,降低了工程造价,缩短了施工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