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珠海库 > 志书年鉴

纺织工业概况(1998)

2021-06-09 16:14:10 来源:珠海年鉴(1998)

1997年,珠海市纺织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4亿元,比上年增长16%,主要产品产量:切片16700吨,涤纶长丝4800吨,无纺布3500万米,化纤、棉布4600万米,服装、服饰1800万件。

1997年,珠海市纺织工业受整个大纺织行业形势影响,形势严峻,主要特点是:

一、部分企业加强结构调整、质量、营销工作,保证纺织工业的增长

珠海市天年高科技企业公司营销队伍中大专文化以上的占90%之多,依靠这些科技人员,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电子资讯及视像传输系统,形成多元化立体的销售格局,创造新的营销概念、新型的产业模式及宏大的天年市场运作网络,不仅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效益,并成功走出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路子,1997年初通过国内、国外两家IS09001质量认证,成为我国目前唯一一家生产销售功能纺织品而获得该项认证的企业。

1997年,珠海市卓夫集团公司对服装营销策略进行大调整,集中力量搞专卖店、店中店,加快资金回笼,通过定向委托加工,产品形成系列化,其运动服饰取得八运会T恤和休闲服唯一特许生产权,目前集团自控的品牌及代理品牌专卖店近200个。在中国服装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筹备中的中国服装研究设计中心珠海分中心进展顺利。

二、PTA项目进展顺利

珠海市精对苯二甲酸(简称PTA)项目是由美国阿莫科(AMOCO)公司,珠海富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化纤总公司合资兴建的大型化工原料项目,总投资约3.5亿美元,首期工程生产能力为年产PTA25万吨。PTA是聚酯工业的主要原料,它广泛应用于化学纤维、薄膜、包装材料、涂料等工业。我国聚酯工业发展很快,聚酯工业的发展带来对PTA的需求。珠海PTA项目对广东省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997年3月,珠海阿莫科化工有限公司经国务院批准成立,10月份PTA项目扩初设计审查通过。PTA项目将成为珠海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经济效益普遍不高,服装行业尤其明显

珠海市的服装生产企业一般都是加工型,没有市场主动权和价格选择权,通常都是外商出技术,出品牌,赚大钱,珠方出地皮,出劳力,赚小钱。加上服装企业之间互相压价竞争,经济效益不断下降,生产出口单不断减少。随着内地服装业的不断崛起,众多服装企业纷纷迁往内地或关闭转产,服装生产量下降38%。另外,裕华股份有限公司在资产负债率超过120%,企业财务状况恶劣,经营严重亏损的情况下,1997年5月全面停产,仅此一项减少产值近5亿元。

(高春光 熊向京)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