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外资〕
1997年,珠海市积极适应国家外经贸政策调整的新形势,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重中之重”来抓,积极、合理、有效地引进外资。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全市新批利用外资合同325项,比上年下降7.1%,合同投资总额25.8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9%,合同利用外资9.84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4.5%,实际利用外资10.2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8%。
利用外资的特点:(一)外资企业项目比重上升。全年批准外资企业项目114项,比上年增长26.7%,占外商投资企业项目的59%(上年35%),合同利用外资总额2.56亿美元,占外商投资企业项目的44%(上年32%)。(二)投资外商分布更为广泛。外商分别来自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德国、意大利、荷兰、瑞典、瑞士、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港澳台等18个国家和地区,首次有瑞典客商投资珠海市。(三)外资投向重点突出。外资投向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电力生产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五大行业门类的合同外资金额分别为31020、16600、5223、2171、1620万美元,所占比重分别为53.61%、28.69%、9.03%、3.75%、2.8%。(四)大项目数量有所减少。项目投资总额超百万美元的有53项,比上年减少64%;其中超千万美元的有21项,比上年减少33%。但有两个特大项目开始投入建设:珠海电厂总投资12.29亿美元,外资到位1.25亿美元;PTA总投资2.9794亿美元,外资到位1419万美元。
在推进利用外资上,主要抓住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转变观念,确定招商引资新思路。在招商引资指导思想上,由以地区导向和政策优惠为主转向以产业导向和区域功能优势为主,更加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在招商引资目标上,由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与效益;在招商引资手段上,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以商引商”等传统方法,积极尝试利用信息网络、代理制等现代手段。(二)加强招商引资的基础性工作,全市29个镇、办事处基本健全招商引资机构,建立招商引资队伍,形成市、县(区)、镇三级招商引资网络。(三)举办一系列招商引资活动。先后组织参与和举办香港高新技术产业洽谈会、珠台经济合作洽谈会、珠韩招商会、珠日招商会、东京和大坂商贸会等招商活动,洽谈成功并展开洽谈近100个项目。在8月香港高新技术产业洽谈会上,珠海市签订协议、合同56项,投资总额27亿美元,均为全省之首。
〔对外贸易〕
1997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55.2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6%。其中外贸出口总值29.6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4%;外贸进口总值25.5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
珠海市外贸出口的特点:(一)一般贸易(含三来一补)出口增长强劲,所占出口比例从1996年的29.4%上升到1997年的36.4%,增长7个百分点。(二)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增幅放缓,所占出口比例由1996年的70.6%下降到1997年的63.6%,主要是部分外资企业扩大内销比例,减少出口,一些外资企业产品逐渐老化,订单减少等原因所致。(三)出口仍以港澳市场为主,比上年78.5%略有上升;出口国家(地区)由上年的113个增加到128个,增加15个。(四)出口大户增加,出口超千万美元的外贸企业达27家,比上年17家增加10家;出口超千万美元的外资企业26家,比上年22家增加4家。
外贸出口的主要工作:一是抓好特区内进出口经营权的审批、代码发放和外贸企业的年检,以及密切配合国税部门做好出口退税稽核,加快退税进度,全年退税4.9亿元,缓解了外贸企业资金短缺的困难。二是积极支持和鼓励外贸企业大力发展进料加工业务,全年批办进料加工合同271项,进出口金额3.96亿美元,其中出口金额2.3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8.3%。三是抓好重点外贸活动,组织39家企业参加两届广交会,成交额达4.9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倍。四是进一步优化外贸出口结构,出口换汇成本有所下降,资金周转次数有所增加。全年出口初级产品减少,占出口额的4.2%;工业产品增加,占总出口额的95.8%。出口每美元成本平均为8.02元,资金周转次数1.12次,比上年多周转0.17次,资金回笼缩短了58天。五是建成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ED1分中心,入网企业已达成110多家,为实现贸易无纸化迈出重要的一步。
〔技术进出口〕
1997年,珠海市技术出口项目9项,比上年增加4项;合同出口总额6320.5万美元,比上年的2612万美元增长141.96%;实际出口6094.96万美元。技术出口项目以成套设备生产线、高新技术产品为主,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东南亚的柬埔寨、缅甸、菲律宾,此外还有美国和香港。
〔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
1997年,珠海市获新批有劳务输出经营权公司1家,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项目148个,比上年的45个增加3.29倍;合同金额3407万美元,比上年的593万美元增长5.74倍;营业额3173万美元,比上年的3300万美元下降3.8%;当年末在外劳务人数2721人,比上年的1370人增加98.6%。对外承包工程和输出劳务人员主要是在澳门,其次是越南、柬埔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