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珠海库 > 志书年鉴

农林渔牧业概述(1999)

2021-06-10 11:18:04 来源:珠海年鉴(1999)

1998年,珠海市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巩固和完善农村股份合作制,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积极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大力发展“三高”农业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努力提高乡镇企业的规模和档次,全市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全年农村经济总收入(含乡镇企业)208.9亿元,农渔民人均纯收入3775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和3%。除水果因气候影响减产外,粮食、糖蔗、蔬菜、生猪均比上年增产。粮食播种面积26.02万亩,亩产378公斤,总产9.67万吨,比上年增长0.7%。甘蔗种植面积19.06万亩,亩产6.75吨,总产133.62万吨,比上年增长5.3%。蔬菜复种面积9.85万亩,亩产1358公斤,增加6公斤;总产13.38万吨,增加0.22万吨,比上年增长1.6%。水果种植面积6.32万亩,由于气候影响,荔枝大幅度减产。全年水果总产量1.7万吨,减少0.06万吨。生猪饲养量和存栏量增加。全市生猪饲养36.4万头(其中个体饲养量16.7万头),存栏量14.8万头,分别增长3%和8.9%,上市量21.58万头,与上年持平。三鸟饲养量428.9万只,下降3.9%。

乡镇企业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势头。1998年,珠海市乡镇企业全面实施外向带动战略,通过招商引资,推动科技进步,强化管理,深化改革,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企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取得持续协调发展。全市有乡镇企业9041家,比上年同期增长10%;职工139595人,增长9.9%;总收入163.2亿元,增长13%;总产量179.3亿元,增长15%。上缴国家税金2.66亿元,增长10.8%;企业纯利润9.7亿元,增长7%。

科技兴农有新发展。一是加强科技培训。1998年全市各级农业部门举办各类培训班186期,参加培训人员14820人次,印发资料34100份,农民学科学知识热情空前高涨。二是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大面积推广良种良法。水稻良种面积达90%,甘蔗基本实现良种化;生猪和家禽良种率达85%以上。地膜覆盖和水稻抛秧进一步扩大,全年抛秧面积7.06万亩,占总面积的29%;地膜蔗占总面积85%。三是积极开展科技项目攻关,1998年大明蛋鸡场的提高产蛋率的科研项目获珠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斗门县获省粮食丰收奖。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