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珠海库 > 志书年鉴

对外经济贸易(1999)

2021-06-10 11:19:34 来源:珠海年鉴(1999)

[利用外资]

1998年珠海市实际利用外资11.0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1%。新批利用外资合同300项,比上年下降7.7%;合同投资总额12.2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52.7%;合同外资金额7.9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9.8%。其中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07项,比上年增加6.7%;合同投资总额8.12亿美元,经上年下降62.8%;合同外资金额3.79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4.5%。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实际利用外资6.9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9%。

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确保利用外资稳定增长方面,主要采取五项措施:

(一)适时调整策略,采取应对措施。年初,针对亚洲金融危机对珠海市外经贸影响不断加深的严峻形势,召开四次全市性的外经贸工作会议,贯彻上级指示,布置阶段性任务,帮助大家认清形势,统一思想认识,克服各种消极情绪,振作精神,坚定战胜困难、努力完成外经贸任务的信心。从4月份起,遵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增创新优势调研的精神和省外经贸委的有关指示,市外经贸委组织专门力量,先后用两个月时间,深入开展“关于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问题”的专题系列调研活动,撰写《亚洲金融危机对珠海外向型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努力改善投资软环境,提高招商引资竞争力》、《关于增创外贸新优势的思考》等六篇调研文章。并以这批调研成果为基础,相继起草《关于推动外贸出口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奖励外贸出口企业暂行办法》、《关于鼓励扩大外贸出口和利用外资的若干措施》、《关于加快来料加工装配业务发展的通知》、《珠海市招商代理管理暂行办法》等五个政策性文件上报市政府,并先后通过予以颁布施行。这批政策措施的出台,为克服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推动珠海市外经贸的发展,给予了有力的支持,产生积极作用。

(二)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在1997年完善市、县(区)、镇三级招商机构和网络的基础上,1998年集中抓对县(区)、镇120多名招商人员的政策业务培训,提高招商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招商人员的工作能力;落实市政府的有关规定,对招商引资成绩显著的四个镇进行评审奖励和表彰宣传,激发基层招商引资的积极性;新编和印发《珠海投资指南》、《珠海招商项目》等资料,受到客商欢迎;认真开展在谈在建项目跟踪、外商投资咨询、外企办事处设立审批等,加强招商引资的基础性工作。

(三)主动出击,先后举办一系列招商引资活动。全年组织和参与12个招商引资洽谈活动,效果较好。8月组团参与省在香港举办的高新技术产业洽谈会,签订合同、协议66项,投资总额4.26亿美元,外资金额3.33亿美元。12月在市内举办’98珠海国际投资合作洽谈会暨发展外向型经济战略国际研讨会,签订合同、协议39项,投资总额3.13亿美元,外资金额2.96亿美元,并获得一批促进珠海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理论成果。

(四)认真抓已投产外商投资企业的增资扩产工作。全年申报和审批增资扩产项目302项,增资额达2.39亿美元,其中获部批准的红塔仁恒第二期工程增资1.4亿美元,有效保证了实际利用外资的增长。

(五)落实市政府部署,派出驻香港、美国两个招商小组,展开广泛联络和部分项目洽谈等工作。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工作有成效,全年上报申请利用外国政府贷款项目3宗,金额1450万美元,其中两宗已立项,一宗已获批准。

[对外贸易]

1998年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59.1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出口29.9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进口29.2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3%。市外贸企业出口在1997年大幅度增长的基础上,仍有两位数的增长,全年实现出口11.9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4%;外商投资企业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较大,出口出现负增长,全年出口18.04亿美元,比上年下降4.9%。1998年面对亚洲金融危机对珠海市出口造成的压力,外经委坚持变压力为动力,务实进取,努力扩大出口。

首先,抓外贸出口企业队伍的壮大。适度放宽特区内进出口业务经营权,根据外经贸部核定的总量,重点发展一批有人才、有实力和有委托出口实绩的企业。1998年累计有39家私营企业被赋予这一经营权,出口达2000多万美元,比上年增长近2倍。

其次,抓好重点外贸活动的出口成交。根据市场变化和本市出口企业现状,认真筛选和组织企业参加大型外贸洽谈会。珠海市企业在两届广交会成交5.34亿美元,接近上年水平;在香港高新技术产业洽谈会成交1.7亿美元;在美国洛杉矶经贸洽谈会成交5000万美元。

第三,抓出口环境的优化工作。坚持每月8日的外贸信息发布会制度,全年有6000多人次与会,派发外贸、海关、税收、外汇等方面的政策性文件资料9700多份,保证企业尽快了解多方面的新信息。同时,坚持与海关、外管、银行、税务等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交流情况,协商问题,为企业排忧解难,促进出口。全年有出口实绩的市外贸企业达480家,平均出口248.2万美元,比上年增加23家,平均每家企业增加出口22.6万美元,实收汇7.9亿美元。

第四,促进出口大户多出口。对有实力、有潜力的出口大户动员其勇挑重担、多承担任务,并尽可能给予政策倾斜,促进他们挖掘潜力多出口。全年出口超千万美元的市外贸企业达33家,比上年增加6家,共出口6.5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21.7%。

第五,先后派出外贸小分队前往美、欧、日等地尝试开拓新市场,发展直接贸易;EDI网络的普及与服务有进展,入网企业增至143家,免费开办网络培训班20期,培训入网企业经理、业务骨干300多人;完成600多家出口企业的年审和代码编发工作。

[外商投资企业管理]

1998年,对珠海市外商投资企业,一方面由市外经贸委牵头,会同市工商等七个部门,开展和完成对外商投资企业的联合年检工作。通过年检,基本掌握全市外商投资企业的总体状况。截至1998年底,全市实存外商投资企业2300多家,其中投产的1700多家,有产品出口的840多家,产品基本百分之百出口的430多家。另一方面努力帮助外商投资企业释疑解难,优化投资软环境,坚定其经营发展的信心。1998年国家对外商投资有关政策调整幅度较大,如“五种商品”实行加工贸易许可证、进料加工实行免抵退、深加工结转禁止付汇等,外商反映较为强烈。外经委一方面对投资外商认真做好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另一方面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情况和协调,取得较好效果。如佳能公司在深加工结转付汇问题上得到外经贸部特批,不仅保住其3亿美元的年度出口订单,而且保住这个珠海市外商投资“冠军”企业在珠海继续发展。

[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

1998年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项目147个,与1997年持平;合同金额5086万美元,比1997年的3407万美元增长49.3%;营业额4205万美元,比1997年的3173万美元增长32.5%;年末在外劳务人员有2839人,比1997年的2721人增加118人,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人员主要是在澳门,其次是越南和柬埔寨。 [技术进出口] 1998年珠海市技术出口金额2.11亿美元,其中成套设备生产线出口2宗,金额78万美元,三资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01亿美元。1997年出口项目结汇491万美元。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香港和东南亚的柬埔寨及缅甸。

[高新技术开发区]

珠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8年工业总产值为20.48亿元人民币,比1997年增长12.5%;税利总额8690万元人民币,比1997年增长11.4%;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含量较高企业的产品产值达4.6亿元人民币,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22.5%,比1997年增长27.8%。1998年实际利用外资5729万美元,比1997年减少5%。新批外资企业17家,内联企业20家,注册资金3.25亿元人民币。截至1998年底,累计开发面积8.05平方公里,竣工面积236.4万平方米,各项基础建设投资达3.29亿元。

[保税区]

经国务院批准于1996年11月3日设立,1997年6月成立珠海保税区管理委员会,积极开展各项筹建工作,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目前已有香港、澳门、台湾、美国、日本、德国、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前来考察洽谈,现已运作或正在兴建的项目有:珠海保税区良品计划仓储有限公司、宝丽杜邦建材有限公司、西门子松下电子珠海保税区有限公司、丽珠合成制药厂、珠海保税区置成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珠海保税区新中港通讯设备有限公司、珠海保税区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等。在谈项目10多个,意向性项目40多个,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

(邝沛林)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