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珠海库 > 志书年鉴

农业稳步发展(2002)

2021-06-11 15:52:34 来源:珠海年鉴(2002)

2001年珠海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发展为主题、结构调整为主线,依靠科技提升整个农业生产水平,继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狠抓农产品流通,积极引进外资,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使珠海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继续保持持续、健康、平稳的发展。据统计,2001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23.9亿元(现行价),比上年增长5.8%;农民人均收入达到4750元,比上年增长8%。根据珠海市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以及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珠海市农业重点发展渔、牧、果、菜、花五大产业的要求,珠海市各级农业部门积极引导农民面向市场,因地制宜,依靠科技调整生产结构,重点对种植业生产布局和水产养殖内部结构进行调整。在2000年全市调减甘蔗、水稻面积6.1万亩的基础上,各区结合自己的实际,继续调减低质、低效的甘蔗、水稻和四大家鱼的种养面积。斗门区将1万多亩水稻等种植面积改为水产养殖,同时大面积调整水产养殖内部结构,减少罗氏沼虾、海鲈和四大家鱼的养殖面积,重点增加南美白对虾,由上年的4000多亩猛增到现在的4.29万亩,平均亩产295千克,每亩利润3610元,成为斗门农民致富的一把金锁匙。目前全市已形成水产养殖30.8万亩、蔬菜10.9万亩、水果7.6万亩、花卉苗木0.6万亩,年饲养生猪50.79万头,禽类449.13万只的生产结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事实上,这些年来珠海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重要进展,各地紧紧围绕渔、牧、果、菜、花五大产业,重点培育了一批具有科技、生态、旅游、效益等特色的农业企业和基地。2001年,市农业部门在这些企业基地中,首批选择6个企基地签订带动农户的协议。从目前检查情况来看,省级白蕉镇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优质水产养殖、白藤湖无公害蔬菜生产、添源果牧公司联营农户养猪、市农科中心和市果科所绿色食品的科技水平、组织程度、参与市场竞争的广度和深度等方面,均已显现出产业化的雏形。如白藤湖现代农业开发公司在市政府及各部门的支持下,发挥自身优势,将农户组织起来,建立无公害蔬菜基地,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由公司向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实行产供销一体化经营。不仅使公司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带动基地505户农户脱贫致富,并且辐射周边,使井岸、斗门、红旗、小林镇500多户农民增加了收入。位于白蕉镇的省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上年人均收入近8000元,并带动周边6个镇,水产养殖面积达7万多亩,7000多农户从事水产养殖,并增加收入,真正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