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初,珠海市政府承诺办理的10件实事到2002年底均取得实效。
一是在十六大召开前实现村村通有线电视。2002年珠海市为“村村通”工程共投入2100万元,提前圆满完成全市“村村通”工程的建设任务。据统计,在全市“村村通”工程的2100万元总投资中,市财政拨350万元;市文化建设专项资金100万元;区级财政567万元;镇财政及其他账户310万元;广电系统自筹资金780万元。共完成61个行政村、165个自然村的有线电视建设。共开挖管道105.9千米,新建水泥杆路310.7千米,铺设光纤干线皮长305.6千米,新设光节点117个,安装放大器859个。至2002年11月,“村村通”用户已发展到1.49万户,有9000多户陆续入网。
二是建设地理信息系统工程。2002年8月经过珠海市政府采购中心邀请招标,确定北京安图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为该系统建设项目策划公司;在各相关单位的大力配合下,项目已完成国土与房产登记交易信息管理系统用户调查、系统设计、系统开发等工作,并已开始试运行,制定数据共享标准,数据采集等工作正加紧进行。
三是乾务、六乡、平沙、小林4所规范化小学如期建成开学,淇澳兆征学校教学楼建成启用。淇澳兆征学校教学大楼于2002年3月10日动工兴建,包括教学功能室、标准课室以及图书室、教研室等,于8月13日通过竣工验收,9月3日正式投入使用。斗门、金湾3所小学的项目建设工作原由市教育局负责,市政府投资建设工程管理中心成立后,由建管中心作为业主负责实施。横山中心小学已动工兴建,该工程标底价1390.19万元,中标价1281.76万元。五山中心小学主项工程的施工招标工作已准备就绪;金湾一小工程已完成施工图审查,正组织编制预算及标底。这3所小学均按全日制小学一至六年级36个教学班、在校生1800人规模设计,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3所小学拟定于2003年9月开学前投入使用。
四是珠海报业大厦竣工并投入使用。珠海报业大厦项目主楼建筑高度为69.4米,地上16层,地下1层,总建筑面积30549.54平方米。该工程总标底价1.19亿元,通过公开招投标,节约投资近2000万元。该工程桩基础于2001年12月21日开工以来,工程进展顺利,桩基础、地下室、主体工程已通过验收,并达到优良。该工程工地被评为省、市双优工地,质量达到省优良样板工程标准。
五是完成斗门区自来水改造工程。斗门区自来水改造工程用了90天,先后完成竹洲段、沙栏段、小托段、黄杨大道末段、斗门大道段、珠峰大道段,总长达78千米的管线工程。斗门区六乡、白蕉、斗门、五山等镇的农村水改工程已经如期完工,斗门区农村全部用上达标自来水。六是梅溪路建成通车,旅游景区形象和环境大大改善。梅溪路是通往农科中心、梅溪牌坊等旅游景点的重要道路,全长2798米,路幅宽24米,双向四车道,采用沥青柔性路面结构。工程预算价2547.9707万元,中标价2406.4604万元,节省资金141.5103万元。工程于2002年5月2日动工,2002年9月30日建成通车。
七是吉柠路建成通车。吉柠路以较短的距离连接吉大和柠溪,对于缓解板樟山隧道的行车压力、方便居民生活有重要意义。吉柠路全长2.08千米,路面宽18—22米,于2002年4月15日开标,总预算价2067万元,中标价1518万元,节省资金552万元。2003年春节前实现吉柠路工程完工通车。
八是修通夏湾、新香洲和前山地区14条烂尾路。夏湾、新香洲和前山地区的14条烂尾路工程,包括杏花苑1号路、银桦路1—4号道路、翠前路、柠溪西路剩余工程、新加坡花园路、湾三路、湾四路、湾六路等,已经全部建成通车。这批烂尾路工程分6个标段采用最低价中标法进行公开招标,总预算价2799万元,中标价1902万元,减少投资897万元,平均下浮32%。
九是万山港口岸对外开放已通过国家正式验收。万山港口岸包括桂山岛、外伶仃岛、大万山岛3个作业区。根据国务院的批复,万山港口岸的开放视海岛经济发展的实际逐步进行。总体原则是:“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简易入手,逐步完善;先中心港桂山,后其他账户岛屿;成熟一个,开放一个。”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把万山港口岸建成一个以仓储、中转、保税为龙头的多功能综合口岸,尽快发挥其经济效益。
十是莲花路商业步行街区改造牵动该片区总体功能优化,改造方案已广泛征求专家和市民意见。2002年8月,珠海市采用邀请招标方式进行莲花路地区改造项目的规划设计招标,并于9月11日正式发标,有3家设计公司参与投标。10月31日,莲花路商业旅游步行街区规划设计方案评审会召开。计划2002年完成意见收集,方案修改优化后报市政府审批,再交由市改建办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