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珠海库 > 志书年鉴

农业稳步发展(2004)

2021-06-14 18:06:54 来源:珠海年检(2004)

2003年,在经受“非典”疫情、“禽流感”的负面影响以及台风的袭击后,珠海市的农业在困境中顽强抗争,逆境求存,依然保持稳步前进的发展趋势,全年完成农业增加值18.54亿元,比上年增长4.1%;农渔民年人均收入5517元,比上年增长8.2%。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29.44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种植业产值5.67亿元,比上年减少3.2%;畜牧业产值3.6亿元,比上年减少10.4%,渔业产值18.31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农业服务业产值1.75亿元,比上年增长8%。完成农业增加值18.54亿元,比上年增长4.1%。

种植业继续结构调整。珠海市各级政府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一中心任务,积极探索结构调整新路子,把农业结构调整的着力点放在调优、调高上。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5.55万平方米,比上年调减4113.33万平方米;继续调减粮食作物和甘蔗种植面积,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41万平方米,调减2560万平方米,粮食总产量5.57万吨,比上年减少19.7%;甘蔗种植面积6420万平方米,调减1606.67万平方米,甘蔗总产量64.27万吨,比上年减少23.9%。其他农作物和水果种植面积则有所增加,主要是扩大蔬菜、瓜类及香(大)蕉等高附加值农作物的种植面积,蔬菜播种面积达7279.99万平方米,比上年扩大773.33万平方米,蔬菜总产量16.17万吨,比上年增长13.2%。水果面积5679.99万平方米,总产量6.47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2.9%和61.78%;香(大)蕉种植受价格上涨和供求关系的影响,扭转了连续几年面积和产量下滑的趋势,出现强势增长的势头,全年香(大)蕉种植面积2204.93万平方米,总产量5.84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54.7%和82.9%。虽然2003年农作物播种面积继续减少,但由于种植结构调整,减少了低值、低效的粮食及甘蔗的种植面积,扩大了优质、高效的蔬菜和水果的种植面积,农产品单产普遍比上年高,价格也比上年好,全年蔬菜价格上涨12.2%。从而也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畜牧业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全年畜牧业生产呈现出上半年减,下半年升的波浪型变化。在上半年受到“非典”疫情和“禽流感”的影响,畜牧业市场疲软,价格低迷,大部分养殖户纷纷缩小养殖规模,减少生产;从下半年开始,随着“非典”和“禽流感”疫情影响的消除,各级政府积极帮助农民打开渠道,禽畜及其产品出口逐步升温,价格也开始回暖。特别是下半年生猪价格大幅上涨,一些大猪场负责人也开始积极调整策略,迅速转产,使珠海市畜牧业生产迅速走出低谷,恢复增长。全市生猪饲养量、存栏量下降,出栏量略有增加;全年生猪饲养量53.09万头,比上年减少1.8%,其中生猪存栏18.82万头,减少10.2%,生猪出栏34.27万头,比上年增长3.4%。家禽饲养继续保持增长,全年三鸟饲养量493万头,出栏量345.13万头,存栏量147.87万头,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9.15%、10%和6.5%。2003年,珠海市继续大力发展节约粮食的草食性动物饲养,奶牛业仍然是珠海市朝阳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奶牛存栏量2813头,牛奶产量8307吨,比上年增长53.4%和64.3%;兔全年饲养量4.46万只,比上年增长44.9%。

水产养殖业继续快速增长。作为珠海市重点建设的“一条鱼、一棵菜、一杯奶”工程,水产养殖业是珠海市农业“三个一”工程的主导产业,它的发展对提高珠海市农民收入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003年珠海市先后建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养殖基地,其中有以平沙为主的300万平方米罗非鱼养殖基地,南水、乾务为主的2000万平方米沙虾、青蟹养殖基地,以横琴为主的133.33万平方米生态蚝养殖基地,以白蕉、莲洲、小林为主的5333.33万平方米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海鲈养殖基地,以及万山海岛深水网箱优质鱼养殖基地。珠海市除加快建立了一批具有特色的养殖基地外,各级政府还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对连片整治农田、鱼塘的农民,政府每亩补助400元。实行鱼塘整治后效果明显,池塘产量每亩增加200千克,亩产值增加3000元,每亩利润增加1500元。全年完成渔业总产值18.3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7%;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上年的60.3%提高到62.2%;水产养殖面积扩大到2219.3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7%;水产品产量达13.91万吨,比上年增长12.4%。

农业服务业发展取得较大突破,逐步实现产业化经营。2003年珠海市新引进香港金满华海胆加工厂、广州顺民丰隆农产品加工厂、万山金兆发展有限公司等农产品加工项目,加上近年来发展壮大的白藤湖蔬菜加工厂、珠海蔬果冷藏储运中心、珠海维维大亨乳业公司、珠海北极品水产公司、珠海港辉公司等骨干企业,有力地推动了珠海市蔬菜、水产品等农产品加工和流通发展。全年农业服务业实现总产值1.7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收入。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珠海市推开农村税费改革制度,据测算,这次农村税费改革后,珠海市农民负担总额为1048.58万元,人均负担为38.19元,农民减负2944.2万元,人均减负107.24元。珠海市大力改造农村电网,2003年农村到户生活电价降到0.63元/千瓦时,水产养殖生产电价降到0.79元/千瓦时,全面实行涉农收费“公示”制度。一系列减负政策的实施,珠海市共减轻农民负担和支出5124万元。农渔民年人均收入达551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2%。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