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珠海市大学园区发展迅猛,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吉林大学、遵义医学院、广东省科技干部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中央音乐学院等国内一流高校纷纷落户珠海。到2003年9月,珠海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已达3.5万人,学生数在广东省各城市中的排名一跃成为第二位。
2003年,是珠海市教育质量年,教学质量明显提高,高考取得骄人成绩,创各批次上线人数、本科上线人数和高分层人数的历史新高。共有3877名考生被普通本、专科和高职类院校录取,录取率均比上年有所提高,562人在珠海市大学园区院校读书。普通高考录取率为84.63%。高职类考试录取率为86.81%。
2003年,基础教育均衡配置,实现跨越式发展。市政府投入逾亿元资金为斗门、金湾区再建3所规范化小学,并以此带动镇村重组,形成中心镇集聚效应,推进珠海城市化进程和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化发展,实现农村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2003年,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初、高中分离办学,实现优化组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既解决了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问题,又扩大了初中和高中优质学位,提高了办学效益,为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义务教育均衡化,高中教育优质化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实现珠海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香洲区顺利通过教育强区验收,为实施教育强市战略先行一步。
2003年,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得到稳步推进。教育人才资源配置逐步优化,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全面提高。共招聘骨干教师129名,引进特级教师5名。
2003年,共为2624名困难家庭子女减免学杂费、书杂费200.5万元,共捐资300万元资助重庆市巫山、巫溪、奉节3县万名特困儿童上学活动;有8名支教教师在广西金秀、忻城县开展对广西柳州地区支教扶贫工作,并向受援学校捐赠慰问金12万元及一批教学设备;在省内对口扶贫,共招收揭阳市初中特困毕业生40名,揭西县初中特困毕业生10名进行为期3年的技工学历培训。珠海市教育局荣获国家民政局、解放军总政治部颁发的“爱国拥军模范单位”光荣称号;荣获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颁发的“全国东西扶贫协助先进集体”称号;荣获中共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教育系统抗非典先进集体”称号;荣获广东省妇儿工委、广东省青少年工作基金会颁发的“热爱儿童”先进单位称号;主办的杂志《珠海教育》获全国教育内部刊物协作交流会“优秀期刊一等奖”。
2003—2004学年,珠海有各级普通学校392所,其中普通大专1所(不含大学园区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10所,普通中学53所,小学15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172所;成人高等学校2所,职工技术培训学校2所,农村成人文化学校12所,其他民办培训机构88所。全市共有等级学校(含重点职中)78所。其中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2所,省一级中小学校12所,省重点职中3所,市一级中小学校25所,区一级中小学校36所。以上等级学校共提供学位111343个,约占全市中小学学位的60.36%。教职工总数15803人,专任教师11646人;毕业生数总计102860人;招生数总计66241人;在校生数总计255949人。
(市教育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