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珠海库 > 志书年鉴

城市客运交通(2006)

2021-06-15 15:14:59 来源:珠海年检(2006)

【概况】

2005年,珠海市交通系统通过政策与信息引导和市场调控手段,进一步改善珠海市交通运输结构,优化交通资源配置,大力推广智能交通、卫星定位技术的应用,促进交通运输整体效能的提高,实现交通运输生产的持续增长。全年公路运输完成客运量4600万人次、货运量1078万吨,同比增长16.7%、13.2%;完成旅客周转量39.98亿人千米、货物周转量8.49亿吨千米,同比增长7.2%、8.9%。水路运输完成客运量374万人次、货运量1147万吨,同比增长—1.1%、2%;完成旅客周转量1.71亿人千米、货物周转量764亿吨千米,同比增长3.2%、2.8%。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557万吨、集装箱吞吐量47.8万标箱、旅客吞吐量504万人次,同比增长1.1%、6.9%、—3.3%;城市公交完成客运量2.73亿人次、旅客周转量37.29亿人千米,同比增长9.4%、10.3%。

【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全年完成建设投资20.37亿元,较上年增长38.6%。积极配合国家、省和港、澳有关方面完成港珠澳大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确定大桥的线路走向;广珠城际快轨已正式动工建设,广珠铁路项目进展顺利,将于2006年复工;西部沿海高速公路珠海段建成通车,江珠高速公路建设进展顺利并将于2006年建成通车;省道272线珠海段改造、大澳高速公路珠海段和南横路建设项目正式动工,珠海机场北路改造已完成,珠海大道、珠港大道改造项目已纳入议事日程;高栏港区2个5万吨级集装箱码头、洪湾港区一期工程、中化格力8万吨级石化公用码头等一大批重点港口建设项目先后开工建设,高栏港区4个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建设项目已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珠海LNG项目、1个30万吨级油码头、2个15万吨级干散货码头、1个10万吨级煤炭码头建设、中燃桂山10万吨级油码头改造和高栏港区航道扩建工程项目的前期工作正式启动,珠海港作为沿海主枢纽港的建设规模正在形成。

【规划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打造区域性交通枢纽城市的目标,积极开展公路、港口、航运的规划研究工作。完成《珠海市综合交通“十一五”规划》、《珠海市公路网规划》、《珠海市公路运输枢纽规划》、《珠海市航运发展10年规划》、《珠海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珠海市农村客运站规划》的编制工作;对《珠海港总体规划》、《南水作业区规划》进行修编;完成《珠海港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高栏港区30万吨级码头物模试验》、《港口发展推动珠海经济发展的潜力研究》、《珠海市现代物流规划发展研究》、《珠海港修造船产业规划研究》、《珠海港大型原油码头发展规划研究》、《珠海市大型矿石码头规划发展研究》等工作,万山港区深水岸线开发与战略研究工作已经展开,为加快珠海交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农村“三改一通”工程取得重大进展】

继续大力推进农村道路改造、农村渡口渡船改造、农村危桥改造和村村通公交工作。2004年至2005年共改造农村道路145千米,改造农村渡口25座、渡船11艘,改造农村危桥6座,新建候车亭121座、候船亭11个,新开农村公交线路8条,全市187个行政村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路、村村通公交的目标,全面完成乡镇渡口改造任务,有效改善了农村的交通条件。

【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保持稳定】

认真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法》和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条例》,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属地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从局机关科室到各辖区运管部门建立起职责明晰、量化考核、责任追究的安全生产管理监督考核体系,把安全生产管理责任落实到各级交通管理部门、各基层交管所(站)。同时,采取加强安全生产知识宣传与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

训、抓好运输车辆(船舶)准入管理,与企业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加大安全生产检查与隐患整改力度,推行行车记录仪、GPS等现代监控手段,组织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开展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评估和安全工作考核等措施,强化全行业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2005年,全市道路运输企业发生行车事故297宗、死亡22人、受伤121人、直接经济损失394.3万元,同比下降9.2%、33.3%、9.2%、33.8%,水路运输无发生安全事故,港口企业发生安全生产事故5宗、死亡1人、轻伤4人,同比略有上升。珠海市交通局被评为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交通法制建设】

一是加强交通立法工作。起草《珠海市出租小汽车管理条例》通过市人大常委会的审议并正式颁布实施,组织起草《珠海市小型船舶客运管理规定》草案并报市政府,开展《珠海市路桥收费办法》、《公共汽车特许经营办法》的调研起草工作;二是强化执法监督机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组织修订《道路运政处罚标准》和《水路运政处罚标准》,避免执法的随意性。同时,加强和规范行政处罚案件的听证、复议工作,组织行政复议案件4宗、行政诉讼案件8宗、听证案件15宗,既提高了执法透明度,又维护了执法的严肃性与公正性;三是加强普法学法工作。全年共举办《行政许可法》、《港口法》、《道路运输管理条例》和交通部门新颁布5个部令学习培训班5期,参加学习培训人员达850人次。市交通局被评为全省交通系统“四五”普法先进单位。

【运输市场管理取得新成绩】

一是加大运输市场秩序的整治力度,重点打击“蓝牌车”非法营运和汽车维修市场坑害顾客的行为。全年组织10次整治专项行动,查扣非法运输的营运证、许可证等3038个,非法营运“蓝牌车”223辆、其他车辆741辆,取缔非法配客点6个,查处违规汽车维修企业5家,共收罚没款610万元。联合公路、公安部门继续开展“治超”行动,检查车辆10245车次,处理超限超载车辆150辆,卸载货物624吨,恢复“大吨小标”车辆2875辆,增加吨位6136吨。通过整治,有效规范了珠海市运输市场秩序;二是加强治理公路“三乱”工作。通过加强对全市公路、城市道路收费站和各区交通部门收费情况的检查,加强复杂地区和路段的监控,完善治理工作机制和制度,有效防止了交通公路“三乱”的反弹,继续保持珠海市公路无“三乱”的纪录。

【交通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一是提出关于加快珠海市交通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构想,通过整合现有交通投资资源,实施多元化投资,制定政策资源支撑体系等途径,解决好珠海市交通建设资金问题,新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融资平台初步形成;二是针对珠海交通存在“职能不畅”、“资源分散”、与法制建设不适应的体制瓶颈,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的原则,顺应省交通管理体制改革和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交通综合执法体制、港航管理体制、道路运政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并正在积极推动实施;三是针对珠海市运输站场建设与经营管理模式改革滞后的情况,提出《关于加快珠海市交通运输站场建设的意见》,拟通过对站场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加快珠海市站场建设步伐,打破现有站场资源分割的局面,建立资源共享型站场,促进统一公平、竞争有序运输市场的建立。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