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珠海市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消费环境不断改善,社会商品零售市场平稳快速发展。全年珠海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55.5亿元,比上年增长16.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5.2%。比全省快0.4个百分点,比全国快2.4个百分点。2006年各季度增幅较为平稳,四个季度比上年增长均超出15%。第四季度在10月黄金周和航展的双重推动下,增速明显加快。
从行业来看,批零业零售额215.2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占84.2%份额;餐饮业零售额40.3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占15.8%份额。其中限下批零企业及个体餐饮业增幅居前,比上年增长分别为18.2%和18.1%。
从各行政区来看,香洲区占全市零售市场的份额仍然很高。香洲区社会零售总额176.23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占全市比重首度降到八成以下,但所占份额仍然很高;西部两区增速有所加快,增速皆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斗门区社会零售总额36.2亿元,比上年增长16.1%;金湾区社会零售总额15.6亿元,比上年增长22.2%。
市民收入的稳步增长,使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形成几大消费热点:
汽车消费热持续升温。2006年,珠海市限额以上零售汽车企业销售额21.8亿元,比上年增长20.6%,轿车新上牌数(市公安局提供)13397辆,比上年增长17.5%,除三季度上年同期公务员车改后新购车集中上牌,比上年出现负增长外,其他季度增长都在20%以上。
石油类制品销售增长趋缓。近期国际国内石油价格稳中有降,直接遏制石油类产品销售额的快速上升趋势,2006年全市石油类限上企业零售额22.6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增速趋缓。
家电、家具类产品销售理想。近年房地产销售火爆,新楼盘相继收楼入伙,加大了对家电和家具类产品的消费需求,且产品推陈出新极大地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销售持续升温。全年限上企业家电零售额达5.6亿万元,比上年增长18.7%:限上企业家具类零售额1.3亿元,比上年增长34%。
食品及服装类平稳增长。食品及服装类等生活必需品消费保持平稳增长,其中:限上企业食品类零售额14.4亿元,比上年增长8.2%;服装类零售额3.9亿元,比上年增长17.7%。
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39.02亿元,增长22.2%,其中国际旅游外汇收入8.74亿美元,增长24.7%。宾馆接待过夜游客729.58万人次,增长13.9%,其中入境游客202.79万人次,国内游客526.78万人次,分别增长17.3%和12.7%。酒店平均开房率68.1%,与上年持平。各主要旅游景点共接待游客624.56万人次,增长65.3%,营业收入4.31亿元,增长96.4%。旅行社共接待游客361.19万人次,同比增长14.4%;营业收入8.51亿元,增长30.1%。组团国内游74.70万人次,增长10.9%;组团出境游15.21万人次,增长41.2%。2006年末,全市有星级酒店8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