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珠海库 > 志书年鉴

对外经济贸易(2007)

2021-06-16 10:44:28 来源:珠海年鉴(2007)

【概况】

2006年,珠海市批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项目782个,合同投资总额43.02亿美元,同比增长12.17%,合同利用外资金额24.67亿美元,同比增长7.97%,实际利用外资8.24亿美元,同比增长23.73%。世界500强企业在珠海新设项目5个,增资项目11个。外商直接投资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主要投资来源地依次是香港、澳门和台湾省,投资比重达72.34%;珠海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前3位的区域分别是香洲区、金湾区和斗门区,累计为8.21亿美元,全市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势头良好。全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328.2亿美元,比上年度增长27.6%。其中出口总额148.4亿美元,比上年度增长37.8%。主要出口商品结构为:初级产品出口额7.2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4.85%;工业制成品出口额141.2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95.15%。进口总额179.8亿美元,比上年度增长20.2%,进口商品结构为:初级产品进口额71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39.5%;工业制成品进口额108.8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60.5%。

2006年,珠海改革开放领域不断扩大,外源型经济不断提升,外经贸工作取得显著成绩,获得省外经贸厅授予外贸出口一等奖、一般贸易出口一等奖、新增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一等奖、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二等奖等荣誉。

【投资推介】

2006年,珠海外经贸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形式,积极推进对外经贸交流和合作。先后组团参加两届广交会,共出口成交10.8亿美元,与上年度同比增长5.5%;组团参加2006年粤港经济技术贸易合作交流会,签订项目17个,合同及协议外商投资总额3.25亿美元;组团参加2006年中国品牌出口商品美国展、欧洲展以及第110届匈牙利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累计达成合同、意向13个,涉及金额7157万美元;组团参加第8届高交会,签订高新技术贸易合同32项,技术贸易金额2.85亿人民币;组团参加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第3届中国东盟博览会、2006粤港-芬兰投资推介暨项目洽谈会、2006粤港一欧洲经济技术贸易合作交流会等。

【对外合作】

2006年,珠海外经贸积极推动“走出去”战略,全年签订对外承包合同和开展劳务合作营业额5017万美元,比上年度增加20.6%。申请和获得批准境外投资项目6个,投资金额172.5万美元;申请批准技术进出口合同49份,合同登记金额4516.9万美元;境外加工贸易带动出口金额3756万美元,同比增长25.6%。年末在外劳务人员8318人,同比增长54.27%,主要派往港澳和东南亚地区,其中技术劳务比重呈增长态势。

【主要措施】

市政府继续与各区、经济功能区、各工业园区签订利用外资责任书,促进市、区、镇三级外贸管理责任制的建设。驻港、驻日等招商代表充分发挥“窗口”作用,不断完善和扩展招商网络,加强与所在区域各大商会、企业的联系,成功接洽和引进一批项目。在日常的招商引资工作中做到自行招商与以商引商、委托招商相结合,分散招商与组团招商相结合,传统招商与网络招商相结合,政府招商与中介招商相结合,产业招商与原有产业优势、技术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有力地推动了招商引资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继续推动流通商贸企业向工贸结合型企业转型的指导和扶持,加大对生产型企业利用国际市场做大做强的引导和支持工作,全年办理453家企业的对外贸易经营者登记备案。以落实中小企业开拓资金、外向型民营企业发展资金和组织参加境内外展览会等方式,引导企业走质量效益型的发展道路。向省申请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外向型民营企业发展资金423万元;签发机电产品《自动进口许可证》5070份,总进口金额5.35亿美元;核准国际招标采购项目12个,总金额790万美元。

【行政管理】

珠海外经贸工作围绕外资、外贸、外经职责任务,争当经济建设的排头兵。较好地突出重点、关注难点、解决热点,全力推进外经贸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

认真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工作,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日常管理工作中。不断完善窗口的管理和服务,严格执行《政务公开制度》、《行政事务处置时限制度》等,出台《关于外经贸未能依时办结事项逐级呈报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推进办事便利化的通告》等规章,极好地细化了工作内容,量化了工作标准,硬化了工作时限,提高了工作效率。稳步推进珠海外经办公自动化向各级外经贸部门和外经贸企业的延伸,简化外经贸企业的咨询、申报和报批程序,扩大电子信息化在外经贸工作中的运用。作为全市首批实施机关工作ISO9000的试点单位通过质量管理认证。 (郭瑜)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