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珠海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12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农业产值7.19亿元,增长8.4%;牧业产值5.79亿元,增长3.3%;渔业产值23.16亿元,增长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98亿元,增长2.3%。农业服务业实现总产值5.53亿元,同比增长7%。海洋产业总产值247.8亿元,同比增长12.5%。农渔民人均收入达7622元,同比增长8.8%。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1156公顷,同比调减1519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905公顷,与上年持平;甘蔗种植面积2519公顷,同比调减686公顷。水产养殖面积27046公顷,同比增加747公顷。
全年粮食总产量5.70万吨,同比减产1%。甘蔗产量25.01万吨,同比减产23.1%。蔬菜产量13.6万吨,同比减产7.4%。水果产量15.72万吨,同比增产51.5%。
全年水产品产量18.3万吨,同比增长4.63%。其中海洋捕捞1.17万吨,减少7.8%;海水养殖2.44万吨,增长2.1%;淡水养殖14.52万吨,增长6.4%。全年肉类总产量28841吨,同比增长1.8%。其中猪肉产量22236吨,增长4%;禽肉产量6357吨,增长15.1%。生猪饲养量59.43万头,同比增长12.9%。其中生猪存栏26.47万头,增长19.3%,生猪出栏32.96万头,增长6.8%。
【农业园区建设】
5月28日,斗门区鹤洲农业生态园正式揭幕,该园区中心主路已动工兴建,次干道已完成拓宽加固绿化工程,完成海堤外滩湿地护岸沿海防风林长3.3千米面积16.5公顷2.1万多棵红树林的种植。园区2005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2000亩的土地进行综合整治也已完成。金湾农业科技示范园已完成主干道路、简易的办公、培训、仓库、管理等用房、园区绿化工程的建设,4个市级农业技术推广站已进园开展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市农科中心从国外引进的自动化育苗生产线和恒温育苗温室已建成投产,已向珠海市西部农村提供大量的标准化种苗。大力开展园区招商引资工作,斗门鹤洲农业生态园已成功引进4家公司,分别开发名特优蔬菜、粉葛、优质木瓜、香蕉等。10月17日,市政府在金湾区平沙镇召开首次全市农业园区工作现场会,会议由杨尧副秘书长主持,金展扬副市长作重要讲话。会议总结、交流、部署珠海市农业园区建设。
【农业龙头企业发展】
2007年新评定市级农业龙头企业8家,使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总数达到32家,珠海市世海饲料公司、珠海市铭海投资公司和广东珠海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等三家企业顺利通过省级农业龙头企业验收,实现珠海市省级农业龙头企业“零”的突破。
【农业品牌带动战略】
世海饲料有限公司的世海牌南美白对虾配合饲料和金钱(珠海)有限公司的金钱牌猪饲料2个产品被广东省名牌产品(农业类)推进委员会确认为2007年广东省名牌产品(农业类),珠海市省级农业类名牌产品总数达到7个。珠海市世海饲料有限公司的“世海”商标和珠海市经济济特区南水企业集团公司“南水”蟹获得省著名商标。组织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个、无公害农产品11个,斗门区联丰农业开发公司的逸丰牌小木瓜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对2005年和2006年度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取得显著成绩的珠海市斗门区海源水产贸易有限公司等十三家单位给予了奖励。
【农民专业合作社】
以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7月16日市政府召开的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动员会为契机,积极开展农民合作社试点工作。7月31日珠海市诞生第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斗门区六合围水产专业合作社。到2007年底全市已有1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规定,依法在工商部门登记,并领取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营业执照。入社成员294户,带动农户2210多户,经营范围涉及水产品、香蕉、园林花卉、畜禽产品、农业生产资料等,进一步促进了珠海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提高了珠海市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