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珠海库 > 志书年鉴

重大项目建设概况(2008)

2021-06-16 14:51:24 来源:珠海年鉴(2008)

2007年,珠海市重大项目建设推进的安排,按照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关要求,除过去主要安排的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和重化工业项目外,增加服务业项目、水利及排洪工程、环保生态项目、文化教育项目等,涵盖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推进的重大项目从2005年的35个、2006年的44个,上升到2007年的78个,进一步拓展了重大项目推进工作的广度和深度。2007年珠海市计划推进的重大项目78个,其中重大项目47项,总投资71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58亿元;重大预备项目31项,总投资2437亿元。47个重大项目实际开工建设的重大项目44个,完成投资约88亿元,完成计划的55.7%;竣工和基本完工的项目16个,占总数的1/3。31个重大预备项目全面启动。正在开展前期研究有23个,已完成前期研究、正在报批的项目有8个。

【建成的主要项目】

1.江珠高速公路。总投资30亿元、全长53千米,是广东省第一条民营企业投资和营运管理的高速公路。2007年5月16日建成通车,是珠海市继京珠高速、粤西沿海高速后的第三条对外高速公路通道,也是“两港(海港、空港)”的重要集疏运系统。2.中化格力8万吨石化公用码头。总投资19亿元、一期投资7.7亿元的中化格力2个8万吨级、最大可靠泊15万吨船舶的石化公用码头,于2007年10月投入试运行,设计年吞吐能力1560万吨,是珠海第一个年吞吐量达千万吨级石化公用码头,也是华南地区最具规模和国际水准的第三方液体石化仓储物流基地。3.珠海电厂3、4号机组。总投资56亿元、装机容量120万千瓦的珠海电厂3、4号机组于2007年2月投入商业运行,使珠海发电厂的装机容量扩大到260万千瓦,每年可向广东电网供电160亿度,成为广东重要的能源基地。4.BP二期PTA项目。总投资4亿美元年产100万吨PTA的BP二期项目,于2007年底投入试运行。使珠海PTA产能达到150多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PTA生产基地之一。5.古元美术馆。总投资约5000万元人民币,是珠海第一座市立美术馆,它以中国杰出的人民美术家、美术教育家古元的名字命名,是广东重点文化工程之一。该馆占地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161平方米,集美术馆、小型博物馆和个人纪念馆于一体,履行美术馆典藏、研究、展览、教育、服务、交流六大功能。该馆同时与中国版画家协会联合在该馆建立古元研究基地和中国版画培训基地。

【在建和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

1.广珠铁路开工。2007年1月15日,广珠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全面开展初步设计和开工前期准备工作。8月30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广珠铁路复工建设。9月26日,铁道部、广东省在广珠铁路珠海高栏港站区共同举行广州至珠海铁路建设动员大会。在珠海高栏港区举行广珠铁路开工建设动员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宣布:“广州至珠海铁路建设,正式启动!”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铁道部副部长卢春房,广东省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黄龙云,常务副省长钟阳胜等领导出席大会并为广珠铁路奠基。广珠铁路全长187千米,珠海段33千米,总投资135亿元。广珠铁路自广州江村编组站南端引出,纵贯广州、佛山、江门、珠海四市,终点为珠海高栏港。全线设大田、斗门、珠海西、高栏港等9个车站。按国铁I级标准建造的电气化铁路,设计时速为120千米,初期为货运,预留客运条件。全线有桥梁124座,长75.95千米,隧道17座,长21.219千米。工程投资总额为135亿元。资本金为总投资的40%,其中铁道部出资20%,广东省出资25%,珠海市出资50%,江门出资5%,其余部分通过银行融资。建设工期暂定4年,预计2011年建成。2.广珠城际轨道交通工程。总投资181亿元,到2007年底已累计完成投资67亿元。全线116千米,珠海段26千米。凤凰山隧道提前半年贯通,除珠海站特大桥外,其余10座大桥均开工并顺利建设,珠海站方案基本确定。3.高栏两个5万吨级集装箱码头。总投资18亿元。软基处理工程2005年4月开工,累计完成98%;疏浚工程2006年8月开工,累计完成970万立方米;码头水工、道路、堆场及其他配套工程2007年9月开工,完成合同金额的26%。计划2008年底第一个泊位竣工,2009年上半年第二个码头泊位建成投产,4.广东珠海LNG接收站项目。是广东省“十一·五”规划的重点能源保障项目,项目一期建设规模为330万吨/年,远期规模可达1200万吨/年。一期投资90亿元。2006年7月国家发改委同意开展前期工作,项目可研报告及核准报告已基本完成,项目核准所需的28个文件中,已完成并获得政府有关部门批文的24个,已完成上报等待审批的文件1个,基本具备向国家上报核准项目的条件。接收站前端设计和码头初步设计等工作正在紧张进行。公司已经和珠江西岸的城市和工业用户签订300万吨/年的天然气供气意向书。5.港珠澳大桥。2007年港珠澳大桥工程的前期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到年底,在工可主报告和37项专题研究之中,有35个已经通过专家评审或相关部门认可。还有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融资方案2个专题未完

成。6.高栏岛炼化项目。与中石油签订全面合作协议,2000万吨炼油项目推进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在长期合作的基础上,经过多轮的沟通和协商,10月20日,市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北京签署《关于全面合作的框架协议》。协议规定,中国石油在广东省珠海市规划建设2000万吨/年炼油、100万吨/年乙烯、150万吨/年芳烃、50万吨/年润滑油调和、各100万方原油和成品油储备库的大型综合炼化基地。总投资超过800亿元。

【制度和机制建设】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市重大办会同有关部门起草《珠海市重大项目推进管理办法》、《珠海市重大项目考核办法》,已上报市政府。两个办法将进一步规范珠海市的重大项目推进工作,明确各有关单位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并发挥奖惩和激励作用,进一步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加强重大项目办公室的机构建设,将重大项目办公室列入行政编制,充实人员。建设重大项目工作网络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将进一步提高全市重大项目工作的效率、管理力度,扩大覆盖面。建立重大项目联席会议和联合督办制度。市委办、市府办和市重大办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工作联系,根据各自的职能和重大项目工作不同侧重点,进行合理分工;对重大项目信息实行统一收集、资源共享。每月召开一次重大项目联席会议,交流和分析情况,对重大项目的重点、难点问题联合进行督查督办,加强推进工作力度。强化重大项目工作的决策督查督办与行政效能联运机制。市委办、市府办和市监察局共同制订《决策督查督办与行政效能监察联动机制工作办法》,有利于将包括重大项目在内的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纳入行政效能监察的全程监管之内,对重大项目推进过程中职能部门工作效率、工作作风的改善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个一的项目推进制度】

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强对重大项目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出台重大项目推进工作的新举措,实行四套班子分工牵头负责重大项目推进工作。使每一个项目的推进做到“三个一”:一个分管市领导、一个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一套工作方案和工作措施。四套班子领导的参与、协调和督办,发挥集体领导力量和智慧,鼓舞干劲,加大问题和困难解决力度,有力推进重大项目的进展。

【工作的新思路】

在深入调查研究,准确判断形势和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确定重大项目的工作思路。一是推进“一桥”、“双港”、“两铁”、“四高速”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引进大型炼化项目、建设PTA一期和LNG接收站等项目,承接国际重化工业和高端制造业产业转移,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打造珠江口西岸重化工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三是投入40亿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配套,重点完善高栏港经济区和高新区的配套,提升园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能力。

【重大项目服务】

突破难点,改善服务,为重大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加强用地用海和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成立重大项目征地拆迁工作领导小组和重大项目用海领导小组,由分管市领导任组长,规划、国土、海洋、重大办等部门参加,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定期分析解决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用地用海的需求。成立重大项目环保服务工作组,实行重点跟踪,提供优质服务,协助开展环评报批等工作。

(甘述英)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