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2009年,珠海市关心下一代委员会(简称市关工委)贯彻省关工委龙岗现场会议精神,结合实际研究部署新一年工作。各级关工委按照“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科学发展要求,组织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五老”)等老同志,情系后代,发挥优势,继续以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为中心,以扶助弱势群体青少年,加强基层组织队伍建设(“扶弱强基”)为抓手,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多办实事,好事。
【贯彻省“两办文件”】
各级关工委结合实际,学习贯彻广东省“两办文件”。
进一步加强组织队伍建设。通过分析总结工作,调整充实班子、举办骨干培训班,提高素质水平,扩大“五老”队伍。从有利于协调职能部门、整合社会资源开展工作的实际出发,基层组织由单位副职(或正职)兼任关工委(小组)负责人。目前全市关工组织548个,比上年增加5个;组织成员、老志愿者累计达“860多人,比上年增加1300多人。
进一步改善工作条件。在各级党委、政府支持下,积极落实关工委工作活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逐步解决关工委办公室人员、机构编制问题;逐步改善办公交通、场地和设备等条件。
进一步推动创新和典型带动工作。各级关工组织,就地就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如香洲吉大小学、七小、十八小、吉大街道的读书活动;梅华街道关工委坚持组织“五老”网吧义务监督活动;继鱼林小学、唐家中学后,小林实验小学、平沙实验小学和市九中3所学校荣获“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称号;12月15日平沙实验小学率先举办“普法教育”启动仪式;斗门区关工委“五老”认真参加“千人帮教戒毒工程”;市、区关工委讲师团深入基层,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开展辅导、谈心等。
【加强主题教育】
市关工委与教育局积极贯彻省关工委和省教育厅《关于举办“我与我的祖国”征文大赛的通知》。斗门区中小学生参与《我与祖国共奋进》演讲比赛。香洲等区镇(街)关工委利用暑假组织中小学生开展迎国庆活动。斗门区关工委讲师团到16所学校开展以《认识建国60年的伟大成就,做勤奋爱国的好学生》为主题演讲,近2万名师生和家长听课。高栏港区举办“歌颂党、歌颂祖国”作文竞赛活动,有千余名中小学生参加活动。
市关工委讲师团“五老”成员,深入学校、社区、海岛等基层单位,讲革命传统、讲法制、讲心理健康等共35场,听课青少年、学生、学员共1.4万多人次。
在“三八”节前夕,市关工委与市老干活动中心爱心艺术团老同志参与市第一强戒所学员文艺汇演;在国庆前,与市敬老文化中心和澳门桃李艺术协会老艺术家到市第二强戒所送上“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暨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10周年文艺表演”,使学员,特别是来自港澳学员倍感温暖,又受到爱国教育,增强戒毒走向新生的信心。
【帮教青少年】
2009年7月,珠海市关工委在斗门区井岸镇政府大会堂召开“全市关工委系统戒毒帮教现场会”。各区、镇(街)关工委及有关部门负责人70多人出席会议。井岸镇新堂村关工小组等4单位作经验交流。斗门区关工委积极主动配合党政部门开展帮教戒毒青年工作,制定“三帮一”措施,即由一名老同志,一名在职党员干部、一名涉毒者家属组成一个组,对一名戒毒青年进行定期验尿、治疗心理辅导和生活、就业等问题耐心帮扶,有效地促进戒毒青年走向新生。12月又有58名参与帮教的“五老”成功帮教52名青年戒毒3年以上,获得验收奖励。斗门区关工委荣获市禁毒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市关工委在春节等大节日和“国际禁毒日”前后,坚持组织讲师团“五老”到市劳教所,强制隔离戒毒所和基层单位,看望学员和戒毒青年,进行帮教座谈,并送上御寒内衣、袜子、图书等慰问品。一年来市关工委举办这样的活动13场,听课学员青年4880多人次。
至目前,全市1240多名退休老师参加关工委队伍、志愿者活动,有680多名参与帮扶900多名“后进生”和校外辅导站活动,各级关工委老同志坚持献爱心,斗门区关工委发动社会捐款3万多元,帮扶贫困家庭学生18人解决上学问题。市关工委副主任肖时照发动市湘籍企业家协会、企业家捐赠10万元,给农村的小林实验小学解决办学和学生一些困难。
【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2009年6月,珠海市关工委领导肖炳南、谢金雄等带队到香洲、斗门、金湾、三灶等区镇调研,并于7月写出《关于我市网吧监督管理情况的调查报告》(珠关工委[2009]5号)报送市委及有关部门。同时迅速进一步健全建立网吧“五老”义务监督员队伍。各级关工委通过宣传发动,自愿报名,上报审批等程序,8月经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批准,第一批186名网吧“五老”义务监督员队伍正式建立。香洲区梅华街道关工委坚持2年多组织20多名老同志进行网吧义务监督,分5个小组对7家网吧巡查、暗访共75次、个人巡查60多人次。他们发现问题,及时劝说并警告经营者,上报街道办。金湾区红旗藤山社区关工小组与学校、派出所、综治办4单位坚持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交流文化场所和青少年活动情况,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形成有效的机制。
【推动各项活动】
2009年11月12日,珠海市关工委和市教育局联合在金湾区三灶镇鱼林小学召开“全市中小学文明礼仪普及现场会”。推动“朝阳读书”和“普法教育”活动有机结合,向纵深发展,促进学生素质提高,健康成长。
市司法局、市教育局、市综治办和市关工委于9月共同研究贯彻省司法厅、省综治办和省关工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在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的通知》的落实措施。11月16日,4家单位联合发文《关于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的通知》(珠关工委[2009]7号)。12月15日平沙实验小学举办《创建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活动表彰会暨“关爱明天、普法先进”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启动仪式》。万山区3所海岛小学积极行动起来开展普法教育。
【队伍建设】
珠海市关工委注重加强各级关工委自身建设,建设学习型、创新型关工委。一年来,市关工委召开主任学习、工作研究分析会7次,办公碰头会10多次,下基层调研、指导20多次,召开全市性关工委系统的学习交流、培训会(班)3次。
金湾区关工委召开“基层关工组织达标表彰大会”,斗门区组织部、区文明办、区委老干部局和区关工委联合召开“区关心下一代表彰大会”,香洲区镇(街)关工组织骨干学习会,斗门关工委系统基层组织建设现场会,万山区、镇、村三级关工组织负责人培训班。
本年度市关工委编印《珠海关工简报》10期。各级关工委除积极向市两报两台等宣传媒体投稿外,还向省、中国关工委等报刊投稿,其中,被省关工委杂志《秋光关心下一代》采用“信息传真、图片新闻”等26件,向市委报信息2件、被中国关工委刊物《中国火炬》采用关工信息1件、被中国社会报《禁毒周刊》采用图片新闻1件、被中国关工网采用工作信息报道1篇。
(邝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