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珠海市老龄工作坚持以建立和完善老年医疗保障体系,着力推进城乡养老制度化建设;以建立和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着力推进社区为老服务社会化建设;以建立和完善老年法规体系,着力推进老年维权法制化建设;以促进老年文化体育活动,着力推进老年文化多元化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老龄工作创新发展;在深入开展城乡和农村养老基本情况的调查,协调有关单位、部门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建立低保、养老及医疗保障机制,解决老年人尤其是农村老年人“养”和“医”的迫切需要方面取得实效。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两个待遇”得到较好落实。2010年上半年,市、区老龄办共同组织开展老年维权普查工作,建立和完善市、区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制度,加强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机制建设。全年接待、处理老年人来信、来电和来访1093件。
举办“快乐寿星杯珠海市第二届太极柔力球骨干培训和比赛”活动,全市560名中老年朋友参加。举办“珠海市老年文艺汇演”活动,有56个优秀节目参加市老年文艺汇演,评选出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5个。香洲区夕阳红艺术团舞蹈《行花街》参加全国第二届“老年人艺术节”、全省第四届老年文艺调演分别荣获特等奖和金奖;戴雄飞老人毛笔书法——《腾飞中华》荣获全国第二届“老艺节”铜奖。在全市组织开展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和“珠海市敬老模范单位”、第一届“敬老企业之星”、第二届“十大敬老之星”评选活动。10月15日,在“珠海市庆祝老人节文艺演出暨敬老先进表彰大会”上,金湾区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等4个单位荣获“珠海市敬老模范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珠海分公司”等10个企业荣获第一届“珠海市敬老企业之星”,刘海燕等10人被评为第二届“珠海市敬老之星”。
【为老服务体系建设】
2010年,珠海市以服务空巢老人、独居老人生活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和完善为老服务社会化体系。在完善“家庭赡养协议”制度,推广对城乡特困老年人多种形式扶老助困的服务活动基础上,以政府购买社区服务的形式进行先行先试,即社区社工服务中心签约购买社区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以专业社工的服务方式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个人生活、家居生活、室外生活等照料,以及心理、康复护理和巡视等各项居家养老服务。
【实施高龄老人政府津贴制度】
拟制《珠海市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津贴发放方案》,经市政府批准由市民政局、市财政局于2010年11月联合发文,从2010年7月1日起实施。全市户籍高龄老人政府津贴按照80~94周岁每人每月100元,95~99周岁每人每月200元,百周岁以上每人每月300元标准按月发放。
【“敬老月”尊老助老系列活动】
2010年,市老龄委组织慰问团开展敬老慰问活动。全年慰问5个社区、3个敬老院,给近1000名老人发放慰问金和慰问品。10月15日,市老龄委在珠海大会堂隆重举行庆祝“老人节”文艺演出暨“敬老”先进表彰大会,近1000多名老年朋友欢聚一堂庆祝节日,大会给获得“敬老模范单位”“敬老企业之星”“敬老之星”的集体和个人颁发奖牌、奖金。与此同时,各类志愿者组织也广泛组织开展志愿者到敬老院、福利院走访慰问。2010年,全市志愿者为老演出32场,开展健康咨询、讲座和义诊13次。
【加大老龄工作宣传力度】
2010年5月,市老龄办与珠海电台《市民热线》制作一期“老龄化时代到来,我们何处养老”访谈节目;10月15日在《珠江晚报》刊发两个专版、12月15日在广东省《老人报》刊发整版,全面宣传近年来珠海市老龄工作发展情况,宣扬“敬老模范单位”“十大敬老企业之星”“十大敬老之星”的先进事迹;10月28日,珠海电视台录制以“关爱老人、构建和谐”——用“新”做好“老”文章的40分钟老年专题。同时,市老龄办继续办好“夕阳红网站”,加强对老龄工作的广泛宣传。 (夏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