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走进廉江市安铺镇三墩村,村里一片郁郁葱葱,村容整洁;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小公园里不时传来老人、孩童们的欢声笑语……村民淳朴的笑容和驻村工作队员的自豪,是这条村庄最动人的风景线。
“小变化”带来“大改善”
修路建公园让生活更舒心
2016年,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湛江市农业局和中国人寿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湛江中心支公司共同挂点帮扶廉江市安铺镇三墩村。驻村工作队着力解决贫困户就业、住房、就医、上学等实际问题,补齐发展短板,既“增收入”“富口袋”,又“富脑袋”“健精神”。截至2019年底,实现贫困人口98.97%的脱贫和整村退出省定贫困村序列。
村民自发维护村里环境。
“要想富,先修路。”驻村工作队进村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挨家挨户地串门。他们行走在田间地头,与村民拉家常,倾听村民的心里话,全面详细掌握村基本情况、村民家庭及动态情况、村党组织情况。扶贫工作组得出结论:修路势在必行,而且是必须马上!制约三墩村发展的瓶颈“出行难”问题得到破解了,坑坑洼洼的泥巴路“消失”了,13.5公里的村道实现硬底化,水泥路直通村民家门口,孩子上学安全,村民出入方便。
“扶贫队来以前,村里基本都是土路,下雨路面积水,一走就是满脚黄泥巴。没有路灯,入夜就是黑漆漆一片。污水横流,垃圾乱丢,杂物乱堆,非常脏。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村子每天都在发生变化,道路硬底化,车子可以开到家门口,村道两旁新装路灯让村民晚上出门更安心,村中公园成了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点滴‘小变化’让我们的生活有了‘大改善’。”谈到村里的变化,老村民、老党员邱栌兴高兴得合不拢嘴。
露天泥地市场改建成混凝土结构农贸市场,村民买菜不再日晒雨淋;扶贫工作队协调界炮供电所给上三墩和下三墩自然村进行旧电改造,解决群众用电电压不够的问题,群众生产生活更方便;投入资金新建篮球场、村中公园,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筹集帮扶资金改造村委会办公楼一楼大厅为村公共服务站,解决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争取教育行业资金修缮三墩小学教学楼破旧门窗和粉刷外墙,进一步改善学校教学环境……三墩村乘借人居环境整治的“东风”,聚焦路、水、电等基础设施,有效解决民生“痛点”,使得村里呈现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驻村工作队和三墩村干部群众齐心协力跑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速度”:投入4.5万元在6条自然村共建设垃圾池15个,解决村民乱扔垃圾问题;三清三拆工作大力推进中,平整土地达到19200平方米;每条自然村配备2名保洁员,每天定时定点上门收垃圾,对全村进行清扫保洁;启动“月月评、户户评”评比活动,优秀的给予资金或礼品作为奖励,不及格的给予挂黄牌及公示。“环境变好了,百姓对村子更加爱护了,自觉保持自家门前屋后的环境卫生。”村民黄梅芳喜洋洋说。
从“忧居”到“优居”
贫困户住上了新房子
保障住房安全各项政策落地,三墩村贫困户实现安居。“从来不敢想啊,有一个遮风挡雨的房子,有一个完整属于我们一家人的房子!”贫困户邱远的妻子曾海霞站在新房前感慨地说,“我们的旧房子是瓦房,不遮风不挡雨。2015年时被台风掀走屋顶,但因为没有收入,一直没法重建,只得借住亲戚家,熬着过日子。本以为要很久以后才能有新家,没想到,政府出钱、帮扶单位筹措资金帮我们把新房建起来,圆了多年的‘安居梦’,让我们一家人的生活大大改善!”曾海霞腼腆地说,“有了一个安定的家,不用担心风吹雨淋,睡觉都安稳多了。后来,驻村工作队还想方设法帮我们筹措钱,加上我们夫妻两人打工赚的,把新房进一步装修。现在好了,孩子长大了。两个孩子在技校读书,不仅免学费还有补贴,我们夫妻俩都外出打工,生活有奔头。”
廉江安铺镇三墩村变身宜居美丽乡村。
在脱贫攻坚战中,驻村工作队帮助群众解决最紧急的问题,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要求,从完善硬件基础和提升软件保障两方面共同发力,使老百姓“住得到房、看得起病、上得起学”。投入41万余元为59户身居危房的贫困户彻底解决了住房问题;发放助学金9.7万元,贫困户中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儿童无一辍学;59户贫困户195人的贫困户医疗保险均已全部由镇民政部门统一购买;全部贫困户都享有医疗及时救助和“一站式”系统结算;修缮村卫生站周边环境,更方便村民就诊……生活更加方便,让精准扶贫蕴满真情、饱含温度。
从“输血”到“造血”
打好产业扶贫组合拳村民更自信
三墩村是安铺镇比较偏远的贫困村,人多地少,无山岭,无河流,农业水利设施差,资源贫乏,只能种植水稻、花生、蔬菜等传统农作物。早在2016年12月,工作队帮助村民成立三墩水稻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广东省农业重点龙头企业湛绿辣椒专业合作社合作种植辣椒等北运菜和优质水稻。蔬菜基地50亩,由三墩水稻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自主生产经营,湛绿辣椒专业合作社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和收购产品。这是三墩村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村里建起蔬菜基地,贫困户以帮扶资金和土地入股合作社分红,在家贫困户部分劳动力投入到蔬菜基地生产劳动中。从2018年9月起,每年委托湛绿集团经营的租金为5万元,30%作为村委会集体经济收入,70%作为57户贫困户分红。去年贫困户人均分红180元。”安铺镇三墩村党支部书记莫珠欣喜地说。
贫困户住上新房。
产业扶贫并不容易,必须打好“组合拳”,用好“神兵利器”。从扶贫开发蔬菜基地到光伏发电,从投资水务集团到帮扶养鸡,充分体现了产业扶贫能让贫困群众“钱袋子”迅速鼓起、可持续性发展强。从2016年到2019年,帮扶单位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抓住产业扶贫根本之策,发展产业项目,已实施帮扶项目33个,投入帮扶资金851.71万元,实现了由“输血”向“造血”的蝶变。2019年,三墩村经济扶贫项目收益478261.42元,分红给贫困户224340元,其中有劳动力每人分红1158元(无劳动能力的分红370元)。
在贫困户黄华强的安铺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卡上,其中一栏是落实帮扶措施,醒目“标注”着蔬菜基地经营盈利分红、三墩经济联社光伏发电站经营盈利分红、镇集中建光伏发电站经营盈利分红、投资湛江水务集团分红等。他家人拿出一本红彤彤的存折,边翻页边笑着说:“看看,这笔是村委光伏分红、这笔是镇光伏分红、这笔是蔬菜基地分红、这笔是教育补贴……”这些数字见证了脱贫攻坚的历程。“有了收入,我们的日子就有‘底气’,未来一定红红火火!”村民说。
扶贫工作队也非常重视改变贫困户的精神状态。市人大常委会驻村工作队干部黄洪回忆道:驻村一年多以来,最大的感触就是村民更加自信,日子过得红火幸福让他们更注重提升精神文明。环境整治后村内更美丽整洁,村民的卫生习惯明显改变,真正做到了“为民做实事、件件有落实”,为今年底实现贫困人口100%脱贫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我们来说,脱贫攻坚就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而我们驻村干部就是突击队员。一定要把措施落到实处,为这里的工作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黄洪站在村委会门口说,“我们必将继续尽己所能,汇各方力量,为群众托起‘稳稳的幸福’!”
本文来源于湛江新闻网:http://news.gdzjdaily.com.cn/zjxw/content/2020-06/10/content_249472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