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铺港头村旧照
有一句俗话说:“安铺做钱安铺了,无钱回到横山缸瓦窑。”这句老话传到现在应有八九十年的历史,代代口传,很多人不知其意。
甚至有人说:安铺旧时有很多棺材铺,他以为这句话的意思是:“了就是完蛋了,有钱就在安铺买棺材风光大葬,无钱就去横山缸瓦窑随便买一个泥缸草草埋了了事。”这个说法是一种误解。
“安铺做钱安铺了”,这前半句话的意思,大家的意见是统一的——廉江白话中的“了”有两个意思,一是“玩”,一是“完结、结束”,总之是“玩光败光”的意思。从清末到民国,由于陆运不发达,安铺港曾非常繁华,一度成为粤西及两广的物流、经济、文化中心,是一个吃喝玩乐的花花世界。在安铺有很多来自遂溪、坡头、廉江的苦力,他们一般是被人雇佣做挑夫、脚夫运货去安铺的。苦力们容易找到工作,挣到钱,也很容易经不起诱惑,将手上的钱败光。
“无钱回到横山缸瓦窑”是什么意思呢?我的解释是:苦力花光了所的有钱,不敢回家面对妻儿老小。而廉江横山有个砖瓦窑,需要大量的苦力,不管谁从那经过,到他们那,只要去砖瓦窑做工,就管吃饱饭。所以这个一无所有的苦力只能在缸瓦窑渡过难关。
但也有人表示,“无钱回到横山缸瓦窑”,是指横山缸瓦窑有比安铺消费更低的娱乐场所,所以这句话又叫做“横山做钱回来缸瓦窑”。不过,有一种说法似乎更加被认可——
安铺也叫暗铺,相传天地会的洪熙官逃到吴川梅菉开馆授徒,后来清廷追缉到梅菉,他又跑了,徒弟四散。徒弟们听说他在安铺,去寻不遇,又听说在钦州,又去钦州不遇,最后洪熙官消息终止在钦州。寻不到师父,徒弟们又回到安铺这个三教九流汇聚的地方,为了生存,有的开武馆,有的当起海盗河盗,抢到的赃物在安铺开铺子销售,本地人叫暗铺。
民国时还没有新民镇,铺洋乡和石城交界的人到安铺做船工,到年末领到工钱。其中有一个苦力受到花街柳行诱惑,钱花光了拍拍屁股回家。回到横山缸瓦窑的时候,才想起家中老妻叮嘱过年时买个瓦煲回来,心中有愧。抗战时,廉江这片好多人到广州湾做苦力,挑玉林担。这个苦力的故事传到湛江,警醒工友,不要忘记家里的老婆孩子。“安铺做钱安铺了,无钱回到缸瓦窑”的老话于是流传至今。
不管怎样,“安铺做钱安铺了,无钱回到横山缸瓦窑”,这句老话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人们的心态。也许是由于当时社会不稳定,战乱频发,无论有没有钱,人们都有一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心态,“今日不知明日事”“用了的钱才是自己的钱”,都是反映了当时民间一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