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风雨兼程的改革推动中国大地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历史充分证明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40年来,廉江紧随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省和湛江市各项改革部署,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拓创新,迈步向前。从一个偏远落后欠发达地区,迅速跃升为粤西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经济总量由改革发展初期1978年的2亿多元,提高到2017年的531亿元,增长了265倍,各项经济指标大幅度提升,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人民幸福感不断增强。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正是我们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节点,我们回顾和梳理我市改革40年的心得体会、实践效应和经验教训,为我们即将开启的新的改革探索积累更多的可供借鉴的经验。
一、廉江市40年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与方向
改革开放的春风使廉江市各项事业得到了全新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我市综合实力持续提升,产业发展持续向好,改革创新持续突破,社会事业持续改善,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稳步提升。回顾4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我们沿着党的正确路线方向,始终做到“五个坚持”不动摇,牢牢把握时代脉搏,引领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实践证明,我们只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折不扣落实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制度安排,确保党的领导全面覆盖、坚强有力,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就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廉江建设成为宜居宜业的“北部湾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二是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40年以来,廉江市紧紧把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加大重点领域改革力度,为廉江振兴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在新的发展征程上,廉江市更加坚定地开展改革创新,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不断增强经济发展质量。三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不动摇。改革开放40年来,廉江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78年到2017年,全市生产总值从2.16亿元增长到530.68亿元,增长了265倍;工业总产值从1亿元增长到704.59亿元,增长了703倍;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1463万元增长到1941952万元,增长了168倍;一般预算收入由2400万元增长到116928万元,增长48倍;外贸出口从无到613600万元;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169家,产值超亿元企业66家。四是坚持以人为本不动摇。40年来,廉江市带领全市人民共建共享更加美好生活。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社会保障筹资体系逐步扩大,同时也提高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到2017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已达13.2亿元,占当年财政支出的20.57%,全市财政支出逾八成用于民生支出。五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动摇。我们党始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动摇,勇于拨乱反正、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头脑,毫不松懈管党治党,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健全完善制度,深入开展纪律教育,狠抓执纪监督,形成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二、廉江市40年改革开放的主要实践与效应
(一)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农村经济综合实力增强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市农村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蓬勃生机和崭新活力。一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2017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总产42.26万吨,比1978年增长39.1%,年均增长0.9%。二是农业体系建设完善,发展后劲动力十足。四十年来,全市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基地)18个,引进新品种23个。目前,全市农业龙头企业15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湛江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0家。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业品牌产品25个,中央级菜篮子基地1个,省级菜篮子基地8个。三是深化林业改革,廉江大地变得更绿更美。我市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科学发展的新目标新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目标责任制。2012年至2017年期间,全市完成造林更新21万亩、森林碳汇林工程造林6.8万亩,建设森林公园22个、湿地公园2个、自然保护区4个、乡村绿化美化村庄320条。四是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推动畜牧业绿色发展。经过40年的发展,我市畜牧业实现了由传统副业、分散小规模饲养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现代化畜牧业的大转变。我市创建国家级示范基地县3个,是粤西地区个全国生猪调出大县之一,连续12年获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目前,全市畜牧龙头企业达8个,畜禽养殖规模化比重达60.1%。
(二)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工业化道路越走越宽
改革开放以前,我市经济主要是以农业为主,1978年,全市三大产业比重是:67.8:21.5:10.7,农业占了三分之二的比重,而到2017年,三大产业比重为20.4:46.4:33.2,第二产业比重接近50%,真正进入了工业化时代。目前,我市已形成家电、家具为特色的工业基础产业集群,先后被国家评为“中国电饭锅之乡”、“中国小家电生产基地”称号。全市工业门类比较齐全,主要有家电、家具、门业、木材竹藤加工、金属制品、农副产品加工(含饲料业)、非金属矿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水泥、陶瓷)等九大行业,其中家电、家具成为我市主导产业。2017年全市家电制造业产值230.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7.9%;木材家具业产值126.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0.7%。目前,全市电饭锅、电水壶等及配件生产企业有630家,电饭锅、电水壶产销量约占全国的30%,零配件占全国产量60%以上。
(三)以规划引领城乡建设,美丽宜居廉江雏形初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从城市规划,道路建设,到市区的绿化美化,彻底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2017年,我市城镇化率31.1%,增加了24.6个百分点。一是着力实施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在《总体规划》确定的160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到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控制在46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47平方公里以内。中心镇城镇化建设发展迅速,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二是打造一河两岸新景观:我市委托了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了《廉江河“一河两岸”城市设计》,计划投资20亿元,推进廉江河两岸的景观设计及河道整治工作,激活廉江河活力脉络,塑造城市滨水新核心,营造特色宜人独特的滨水城市空间,将廉江河及沿岸地区打造成为廉江市的活力长廊、绿色水岸、城市名片。
(四)大力推进交通道路建设,流通网络日趋现代化
40年来,我市交通基础设施以及运输服务质量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交通基础设施规模持续扩大。目前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绩:汕湛高速廉江支线已建成通车,彻底改变了市区没有高速出入口的历史。同时,玉湛高速、渝湛高速龙头沙港出口等项目的规划建设工作正按计划快速推进,此外全市形成了以县道为主骨架,连接全市各镇、村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另一方面,运输服务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全市拥有营运车辆2586辆,其中客车711辆、货车1875辆;完成客运周转量155025.19万人次、货运周转量134649.73万吨公里;二是城市公交客运已开通7条运营线路;三是道路运输经营结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切实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五)狠抓水利工程建设,水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民生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大力发展水利事业,切实抓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水利工程建设,努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一是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我市列入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的项目有34宗,总投资5522.37万元。二是抓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项目工程已于2017年11月基本完成,累计到位资金4960万元,累计支付4439.25万元,共有 10.36万人受益。三是抓好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建设。我市列入“千宗防洪保安工程”规划的中小河流项目有4宗,概算总投资为1.13亿元。其中高桥河、南桥河治理工程已完工验收;武陵河、塘蓬河治理工程已完成投资总额的52%。四是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近年来,通过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农村饮水安全及湛江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等一系列项目,基本完成农村饮水工程升级改造。
(六)着力拓展农村电子商务,社村营销网络日益完善
多年以来,我市积极推进供销社改革,加强供销合作社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建设,创新流通方式,推进多种形式的营销方法,建立和完善农村日用消费品服务体系。与省新供销公司合作经营,在横山、营仔、车板建设三个镇级连锁超市,村级便利店150家,经营品种1000多种,市镇村三级店实行“统一店号、统一标识、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的五统一管理。既提高市场竞争力,又保障商品的供给,稳定市场物价,让群众得到实惠。
(七)以素质教育为先导,教育事业发展高歌猛进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每年财政核拨资金对全市学校进行改扩建,全力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中小学校舍安全等问题。尤其近十年来,对教育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如2009年新建廉江市第一中学,2011年投入2800万元新建廉江市第十八小学,提供优质学位1800个,2015年建设廉江市特殊教育学校,2017年新建市第十九小学等。尤其近几年来,我市中考成绩稳步提升,高考成绩辉煌,有22名考生被清华北大录取。
(八)实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我市卫生计生事业基础设施飞速发展,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为提升全民健康服务保驾护航。发展到今天已拥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1个,(市直医疗卫生单位13个),编制床位4542张,实际开放床位173984张,平均每千人拥有床位2.9张。同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紧紧围绕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这条主线,以市镇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为载体和突破口,扎实推进市镇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全市25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镇卫生院22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间)的人、财、物全部交由2间市级医院(市人民医院和市妇幼保健院)实行一体化管理。此外,积极推动分级诊疗制度落实和规范乡镇卫生院管理,使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共享到医疗改革发展成果。
(九)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层出不穷
40年来,我市文化事业以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和文化惠民为重点,全面协调推进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一是城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断提升。改革开放后,市图书馆、博物馆、廉江剧院、市文化广场、九洲广场、城北公园等文化阵地先后建成。2001年我市被广东省政府公布为“南粤锦绣工程先进文化县(市)”。二是镇(街道)、村文化设施不断完善。目前我市文化站有特级站6个(湛江全市特级站9个)、一级站1个、二级站5个、三级站7个,特级站占全市文化站总数28.6%。三是文化惠民活动成效显著。免费开放工作有序开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逐步完善。我市加快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现建有市图书馆、市文化馆两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廉江市支中心,镇级基层服务点21个,村级基层服务点383个。
三、廉江40年改革的几点教训与启示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市的各项经济社会事业飞速发展,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丰富,大大缩小了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在快速发展的路上,我们不但要看到成绩,更要积极总结教训,以推动我市更快更好地发展。
(一)发展“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短期利益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污染问题便日益凸显。如:大片种植桉树林造成水土污染;畜禽养殖造成水体污染;工业废气的排放造成大气污染,工厂施工造成耕地的污染等等。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新向往意识的增强,昔日“先污染再治理”方针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现在的发展形势,我们已清醒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今后的发展,我们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本着“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在决心推进社会进步的同时,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经济或短期利益的发展。我们要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部署要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保护优先,强化问题导向,突出改革创新,集中力量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下决心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降耗;全面实施污染源达标排放计划,规范企业排污行为;全面推行“河长制”,积极推进市内江河湖泊综合治理,保护鹤地水库“大水缸”;加强畜禽养殖业污染整治,健全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等。全力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二)乡村建设发展必须坚持“规划引领”原则,才能彻底整治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现象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逐步发展了起来,但是,大多数农村脏乱差现象普遍。一方面由于农村居民环保意识不强,加上文化水平都相对较低,对环境保护听之任之,很多村民为了图个方便,随处乱倒垃圾,同时,还有各种生产生活污水乱排、粪土乱堆等情况,严重污染和破坏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另一方面,由于农村新建的房屋都缺乏统一规划,大多数是东一栋西一栋的杂乱无序,而且抢盖乱盖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也形成了农村的空心化。再者,农村环境卫生管理体系的不健全,导致许多农村出现脏乱差现象,生活垃圾无人清扫,村边路口、村道两侧,村里河边树下垃圾成堆,甚至是在公共场合都成了垃圾的堆放之地,漫天的苍蝇蚊虫四处飞舞。针对这些问题,我市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下大力气对农村人居环境进行“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以治乱、清垃圾、治污水、治农业面源污染为主要内容,创新工作方式,建立农村环境集中整治工作分区负责的工作制度,细分工作分区,落实责任追究,突出源头治理、系统治理、过程严管,科技支撑,远近结合,完善各项整治规划,建立健全农村环境治理长效机制,从根本上整治农村“脏乱差”现象,助力乡村振兴。
(三)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建管并举”,“重建设轻管理”问题亟待解决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市城镇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快,同时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对建设后期管理工作认识不足,往往舍得投入上亿元资金用于建设,却不愿在管理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从而出现“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一是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欠缺管理,如一些公园加大投入后,设施越来越齐全,但场内花草树木、凳和绿道的路面等设施,时有被毁坏的现象。二是环卫管理体制不健全,少数居民卫生意识不强,随意倒垃圾、排放污水,建筑垃圾随处倒,随地遛狗拉屎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市容市貌。三是存在市容秩序混乱,运行执法效率低的现象,如占道经营、流动摊、店外摊现象严重,非法小广告随意涂写等,严重影响市民的工作生活。四是不文明施工,出现“拉链马路”问题等。我们要认识到完善城市管理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证。目前,我们正通过明确相关管理部门的责、权、利关系,建立有效的监督体系,建立健全司法保障体系,加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维修维护,树立“以人为本”的城市管理理念及营造城市管理齐抓共管的氛围等,逐步完善科学管理城市制度、措施、方法,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把各项工作纳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
(四)文化传播阵地建设监管不到位,务必从管理层面推动文化建设凝聚起新时代精神力量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年来,我市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但文化建设还跟不上经济发展需要。突出问题体现在文化阵地使用率不高,文化设施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和文化市场建设不规范,监管力度不够等方面。如镇(街)文化站、村级文化室等建设不断加强,文化设施逐步完善,但有的站舍被挤占挪作他用,有的文化室、农家书屋长期闲置,实际利用率不高,氛围不够浓厚。此外,文化市场发展不够规范,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不够, 现在很多游戏厅、网吧虽然门口写着“未成年人禁止入内”,据反映消费者却大部分是青少年。网络游戏影响青少年的道德认知,对青少年心理、身体健康、学习等产生不良的影响,很多青少年受黄赌毒惑心,无心向学,不思进取,走向犯罪道路。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要继续加强宣传引导力度,积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先进文化,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全民阅读。“少年强,则中国强”,社会主流媒体应该与学校、家庭等各方联动,对网络行业加强监管,创建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多方位引导广大青少年按照网游分级制进行自律,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加大学校教育投入等,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共同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游戏环境和成长氛围。
(五)绝不容许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存在,维护农村平安和谐稳定责无旁贷
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新常态下,解决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问题,是时代的要求。我们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重要论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工作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结合起来,通过扫黑除恶割除“毒瘤”,清除“害群之马”,净化基层政治生态。按照“有利于开展新时代党组织活动、有利于提高民主议事决策水平、有利于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原则,逐步把党组织建在条件成熟的村民小组、农民合作社、农村产业链上。建立健全村与组班子成员交叉任职、相互列席有关会议制度,坚持落实村(社区)“两委”班子联席会议制度和党群联席会议制度。要坚持为民办实事,重塑党组织在群众和党员心中的威信和良好形象。要加强党组织建设,压实抓基层党建“天职”责任,把基层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加强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大力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打击和惩治农村黑恶势力、“黄赌毒”“盗抢骗”等涉及侵害农民群众利益、影响村风民风、危害农村安全稳定的违法犯罪活动,严肃查处涉黑涉恶的党员领导干部。大力实施“雪亮工程”,推动农村主要路口、重点部位和要害地段视频监控全覆盖。拓展三级综治信访维稳工作平台功能,构建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打造集防控犯罪、化解矛盾、排除公共隐患于一体的基层治理统一平台。以扫黑除恶为牵引,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