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廉江以建设北部湾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把增强“党组织战斗力、经济硬实力、县域发展竞争力以及良性发展续航力”等四大引擎作为全市工作主旋律,主动融入广东“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新格局,积极抢抓湛江“一通道、一港区、一示范”建设机遇,扎实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19年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69.04亿元,同比增长5.5%,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63.58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8.74亿元,同比增长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8.33亿元,同比负增长2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3亿元,同比增长9.5%;财政总收入12.57亿元,同比负增长2.7%,其中公共财政收入6亿元,同比增长6.9%。连续两年获得湛江市“四个全面”绩效考核一等奖,上榜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入选2018中国幸福百县榜,排第89位,县域竞争力排全国400强第185位。
一、党建引领,增强党组织战斗力
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严格落实各级党组织的党建主体责任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推动党的建设从“有形”到“有效”、从体量到质量的深化和延展,是增强党组织战斗力的有力保障。
一是坚持以理论武装头脑,增强领导干部的政治立场。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主题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组织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活动,创新开展“主官主讲”学习活动,利用好“一校一中心”(镇街党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各类理论学习实践活动2000多场次,培训教育218800人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廉江各项工作,全力推动中央和省委、湛江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在廉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积极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作出廉江贡献。
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我们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出台《关于落实纪委监督职责推动党委主体责任落实的实施方案》,把落实“主体责任”要求分解细化为定责履责、1询责询险、查责问责、警示警醒等4大方面。市委主要领导带头宣讲,亲自上纪律教育课,同时开展“书记(局长)访谈”,邀请专家作辅导报告等形式活动,强化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守纪律、明底线、知敬畏,筑牢思想防线。研究制定了《强化谈话提醒落实抓早抓小工作方案》,实行市委领导和市纪委领导负责对下级党组织“一把手”约谈提醒工作制度。2018年以来全市运用第一种形态开展谈话提醒2412人次,其中市委领导班子约谈“一把手”29次。同时打造樱花公园、街心公园、九洲广场等一批廉政文化景点,建立21个党风廉政建设示范点和12个好村风好家风示范点。全面营造了风清气正、正气充盈的良好政治生态,有效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
三是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我们对标落实省委《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实施农村连片化、社区区域化、园区集约化党建,推动基层党建规范提质。实施“四方联建”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全市共完成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131个。近年来投入1000多万元升级改造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391个,在自然村成立党支部1100多个,实现了基层党组织数倍增。实施基层党组织示范点创建“2361”工程,全市现有各领域党组织示范点252个,其中示范村(社区)党组织126个,推动全市基层党组织全面提升、全面过硬。2018年7月我市被中组部确定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县(市)。
四是注重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广大干部干事创业本领。我们把突出政治和德才兼备作为选人用人第一标准,将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贯穿始终,近年来累计提拔使用科级干部386人次,2019年新提拔科级干部115名、市管企业副职1人,其中有4名“85后”女干部担任正科级单位正职重要岗位,2名女干部提拔任镇长,25名40岁以下年轻干部提拔任科级干部。选派8名优秀副科级干部到湛江市直机关单位挂职锻炼,选派8名年轻干部到广西融水自治县参与扶贫协作工作,选派2名熟悉党建工作的年轻干部到西藏林芝市委组织部挂职锻炼,选派70多名年轻干部驻村开展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依托镇级党校、村级讲习所,以“送课下乡”的方式,全面提高全市50000多名党员、3000多名机关干部、2000多名村(社区)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五是发挥榜样力量的感召作用,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激情。大力挖掘我市古代先贤如明代翰林编修杨钦、著名清官海瑞恩师梁逵、清雍正年间进士黎正等杰出人物的模范事迹,积极弘扬近代投身辛亥革命的陈自先和现代黄平民、关泽恩、刘锡寿、梁安成等革命志士的革命精神。同时建成雷州青年运河展览馆、中塘革命纪念馆、黄平民纪念学校、石角山底革命老区等一批红色教育基地,创新推出红色教育电视纪录片《从山底出发》,拍摄《九州江畔党旗红》党建宣传片;开机拍摄《红土热血·廉江英雄烈士谱》,有效增强党性党风党纪和党史国史教育的感染力。全面加强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在湛江市级以上报刊发稿550多篇,网络发稿4800多篇,讲好廉江故事,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全面形成风清气正、和谐积极的良好干事创业氛围,为廉江发展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激发出干事创业激情。
二、经贸挂帅,增强经济硬实力
坚持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发展新机遇,全力推动园区建设、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齐头并进,不断增强我市经济硬实力。
一是抓实产业园区扩能增效。按照“依托核心区,带动两个集聚区”发展布局,大力支持我市产业园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进一步完善佛山顺德(廉江)产业转移工业园金山和沙塘工业集聚区、水东烈片区和梧村垌片区的路网、水电、排污管网、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将园区面积由8.3平方公里扩大至55平方公里,经营企业216家。今年以来,全市新引进5000万以上项目14个(7个项目已开工建设),总投资额40.9亿元。其中廉江市汇海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建成投产,广东跨境通产业互联网平台上线运营,廉江市鸿库实业有限公司、祥亨航空旅游箱包等9个项目已入园动工建设。
二是抓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廉江现有上规企业169家,其中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66家,年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4家,工业基础比较雄厚。近年来,我们不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量质并举推进创新型县(市)建设,加快推进广东省小家电智能制造区域创新中心和廉江家电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特别是我们把推动格力智能装备公司与威王电器等3家企业共同成立广东国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龙头带动,计划三年内推动100家小家电企业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扎实推进自动化生产、智能化出品、差异化发展、协作化突破。积极实施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共为5家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1.87亿元,为12家企业争取技术改造股权投资资金12760万元。到目前止,全市新增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0家、广东省高成长中小企业6家,85个产品被认定为湛江市2019年度高新技术产品,产业转型升级取得良好成效。
三是抓实产业化新型农业发展。我们把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积极发展农村电商,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一批龙头农业企业和特色农业品牌,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作为做好“三农”工作的落脚点。以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提质增效为切入点,推动全市土地确权任务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颁证率100%;土地流转面积59.68万亩,耕地流转面积25.36万亩。高质量完成红橙生产基地升级改造工程4个,红橙高标准产业园1个,水稻高产示范片3个,县级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1个,特色农业休闲观光园区5个。全市建设起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基地)18个,引进新品种23个。目前全市农业龙头企业15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湛江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0家。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业品牌产品25个,中央级菜篮子基地1个,省级菜篮子基地8个。
四是抓实服务业发展质量。坚持做优做实现代服务业,不断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质态提升。实施《廉江市现代服务业提速计划(2017-2020年)》,加快发展电商和物流业,不断深化与京东等知名电商企业合作,推动廉江产品通过商贸物流开拓国内外市场。以北部湾·海上牧歌、廉江野生动物世界、廉江鳄鱼生态旅游养殖基地建设为示范,打造一批休闲观光园区、特色小区,开辟乡村旅游精品线路3条。全市共有各类市场主体48310户,新登记各类企业主体4063户,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9%。
五是抓实大工业项目建设。坚持以重点项目驱动工业发展,着力推进龙健高新科技产业园(总投资12亿元,已完成8亿元)、广东一品家具贸易城(总投资16.75亿元、已完成10.5亿元)、廉江(塘蓬)石材产业聚集区(总投资16亿元)等重点项目落地建设。2019年全市安排续建、新开工的重点项目121项,年度计划投资220.71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55.3亿元,34个项目开工建设,6个项目竣工。同时大力推动廉江核电项目落地建设,项目规划建设6台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862万千瓦,总投资约1300亿元。目前廉江核电项目厂址安全分析报告、选址阶段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编制完成;厂外道路一标段已建成通车、二标段已完成征地和施工准备;车板镇清洁能源科普馆已动工建设。截至2019年3月,该项目已完成项目总投资13.55亿元。
三、优化环境,增强县域发展竞争力
我们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发展、一切服务发展”的理念,全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破除高质量发展的瓶颈,积极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增强我市县域发展的竞争力。
一是大力推进交通提档升级。加快推进面向开放战略的通道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多向发力,补齐短板,推动全市交通更好融入全国全省全湛江交通大网络,缩短与外界时空距离。积极配合做好合湛高铁、张海高铁等规划与建设,争取张海高铁在廉江设站,加快推进玉湛高速廉江段建设,谋划黎湛铁路湛江至廉江段进行动车改造升级,加速形成“三高速、二高铁、一动车”的对外交通格局。推动实施国道G325线改线工程,加快省道S286廉湛快线、省道S286廉坡线改扩建,推进省道S287新规划和省道S293改造建设,做好广东滨海旅游公路廉江段以及省道S388的规划对接,推进渝湛高速龙头沙互动连接线建设。升级改造X676、 X679线等一批县道,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改造升级乡道50公里以上、村道路面硬底化建设320公里以上,实现村村通硬底化公路,全力打造“外联更畅,内联更快”的立体交通网络。
二是大力推进城市扩容提质。按照“东拓、西扩、北联、南和中优”总体思路,大力实施城市“强芯、美芯”行动,全力推进扩容提质,提升城市可容纳60万人口综合承载力,东环大道已经完成工程总量的95%,预计8月份正式通车,人民大道西延伸线、罗洲大道西延伸线、九洲江大道延伸线等主要市政道路建设完成后,城区面积将拓展至60平方公里。建成面积达530多亩的“城市会客厅”樱花公园并向市民开放,新增市政道路“白改黑”15条8386米,2018年小街小巷硬底化11372.87平方米,新增绿化总面积12.7万平方米。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综合项目建设(总投资3.9亿元)。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安铺“智农食谷”全国特色小镇建设。全市房地产销售面积连续两年超100万平方米(2017年销售10201套、122.3万平方米,2018年销售8784套、103万平方米)。城市品位和居民生活品质不断改善提高。
三是大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全面落实“河长制”,投入约2.3亿元开展九洲江排里断面水质达标攻坚工作,廉江河16个入河排污口已设置16个应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并投入使用,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整市捆绑PPP项目已全面动工,全市正在建设或部分建成的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共有366个。累计投入资金3500多万元开展“五清”和“清四乱”专项行动,2016年至2018年全市清拆鹤地水库库区200米范围内养猪场552家以及关闭禁养区内的非法养殖场75家。19个镇级填埋场整治工程已开工整治。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67%。
四是大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廉江全域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投入创文资金6亿元。责令控停违建122宗,拆除违建44宗,拆除违章建筑6980平方米,清理乱张贴乱涂写11万多张(处),清理卫生死角3236处。先后组织开展“夏季攻势”和“百日行动”,开展交通法规宣讲150多场次,受众11万多人次,出动警力8020 多人次,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8万多起。大力倡导志愿服务活动,实名注册志愿者人数4万人,志愿服务组织及团体数524个,各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开展文明实践活动15600多场次,服务群众90 多万人次。261家企业获评“诚信企业”,评选星级文明户5045户,“最美家庭”75户,“好婆婆”720人,“好媳妇”702人,“书香乡村”102条,“书香家庭”351户。目前,全市18个镇都获评湛江市生态文明镇,391个村(社区)基本完成乡风文明建设任务,其中57个省定贫困村有30个达到省文明村创建标准。
五是大力建设平安法治廉江。我们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政府债务总体可控。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形成压倒性态势,2018年1月至今,全市共打掉涉恶团伙17个,立涉恶类刑事案件550宗,破获涉恶类刑事案件476宗,刑拘犯罪嫌疑人807名,逮捕犯罪嫌疑人588人,一审判决涉黑恶类被告人506人,查封、冻结、扣押涉案资产1614万元;立涉黑恶案件27宗27人,立“保护伞”案14宗14人。积极推进“雪亮工程”,加快建立全天候、全覆盖、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飓风行动”、“平川行动”、“严打整治”等专项行动,坚决遏制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加强普法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法制意识,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打造平安和谐廉江。
四、注重民生,增强良性发展续航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推进民生工程,每年民生事业投入不低于财政支出的80%,大力推动文化、医疗、教育事业发展,不断提高群众的自身素质、生活水平和发奋激情,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一是推动重大民生工程建设。完善项目推进倒逼机制,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制,挂图作战,按计划逐步推进我市60多项总投资达900多亿元重点民生工程建设,构筑廉江振兴发展蓝图:加快对接先进技术、新兴业态,优先上马一批高科技、高成长、高效益的优质项目。大力实施“乡贤反哺”工程,强化产业链招商、专业化招商,瞄准中国500强、知名企业、实力民企,加快招引集聚一批龙头型、基地型、功能型重特大项目。重点推进陆港物流产业新城、三一绿建产业园、北部湾国际物流园、广东文理职业学院专升本、北部湾·海上牧歌乡村旅游综合体、鳄鱼生态养殖基地、廉江市养老中心、廉江市电商中心等项目建设,普惠民生。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全面掀起引项目、建项目、促项目投产达产的新热潮,形成“引进一批,动工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梯次发展格局。
二是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与硬任务,完成274个行政村所有自然村的编制规划,3280条完成了自然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3255条自然村完成村道路面硬化,2877条自然村建立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完成集中供水村庄受益农户181592户,建设或部分建成的村级污水处理设施425个,累计改造无害化卫生户厕30.95万户。8月15日下午,我市召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大会,全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强力助推乡村振兴。
三是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做好扶贫攻坚工作。坚持把脱贫攻坚战作为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来抓,选派247名科级及以下 “十百千”干部回乡助力脱贫。全面推进廉江市扶贫产业园建设,14个镇(街)已建立镇级产业扶贫基地,57条省定贫困村均已实施“一村一品”,全市共建立了90多个村级农业产业基地,受益贫困户共4374户16019人。至2018年底,全市实现脱贫人口14595户32064人,占全市贫困人口总数的79.49%,剩余贫困人口2719户 8639人,占贫困人口总数的20.51%。力争在今年底实现98%以上贫困人口达到脱贫标准,基本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为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出坚实步伐。
四是全面落实民生保障政策。2018年新增就业人数4552人,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290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7%。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3700元和16400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895户,建档立卡学生生活费发放落实率、贫困人口医疗救助政策落实率和医疗保险参保率、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完成率均达到100%。2019年“广东扶贫济困日”我市募集善款3737.86万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58.45万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0.24万人,工伤保险参保5.6万人。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为廉江营造一个和谐稳定发展环境。
五是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市文化馆、市图书馆升级改造顺利推进,完成廉江剧院以及塘蓬等7个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升级改造,实现全市391条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一批文艺精品如《户部黎公》应香港民政事务总署邀请赴港交流演出,大型古装粤剧《罗门忠烈传》和当代舞剧《运河丰碑》等深受群众欢迎。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廉江籍体操运动员刘婷婷代表中国队连夺雅加达亚运会女子团队、高低杠项目两块金牌。这为廉江今后发展聚集极大的精神力量。
六是扎实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积极加快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大力建设医共体,动工建设市中医院(投资2.26亿元)和市妇幼保健院(投资2.66亿元),升级改造市第四、第五人民医院(分别投资1.83亿元、1.82亿元),加快推进湛江健杰皇家医院建设(总投资10亿元、床位2100张),建设公建规范化村级卫生站163间,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101.06%,这较大程度上满足人民群众高质量的健康需求,也增强了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幸福感,更加激发了广大群众热爱廉江和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
七是坚持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2018年投入6000万元,动工建设廉江市第二十小学,新增学位2700个学位,今年9月1日可正式开学。2019年投入1800万元动工建设廉江市第五幼儿园,新增幼儿园学位455个;规划投入3亿元建设廉江市实验学校初中部,办学规模120个教学班,可提供6000个优质学位。2019年我市高考成绩再创新高,本科上线人数5125人,本科上线率达53.7%,4名高分考生进入全省文理科前50名。特别是,5年来廉江市实验学校共有34名学生被清华、北大录取。每年积极组织开展“展翅计划”,2017年至今已积累服务超过170名大学生。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意典型引领,打造一批优质特色教育资源品牌,不断提升我市教育的软实力和影响力,为社会培养更多栋梁之才,为廉江建设宜居宜业的北部湾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确保廉江经济社会建设人才辈出和后继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