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湛江库 > 廉江市库 > 统计数据

2017年廉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8-01-11 20:43:01 来源:廉江市统计局

  2017年,全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三大抓手、五大产业计划”为指引,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城区扩容提质,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综合

  2017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82.7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6.94万人,农村人口135.84万人;常住人口150.38万人,城镇化率31.1%。

  初步核算,2017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530.67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8.40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246.21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增加值176.06亿元,增长7.8%。三次产业结构为20.4:46.4.:33.2。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4.6%,批发和零售业增长4.1%,住宿和餐饮业增长5.7%,金融业增长4.7%,房地产业增长5.0%,其他服务业增长12.9%。民营经济增加值425.15亿元,比上年增长9.3%,民营经济占生产总值(GDP)的比重80.1%。全市人均GDP35366元。

  全市财政总收入26.37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69亿元,增长6.0%;税收收入8.1亿元,增长22.3%。其中,增值税3.20亿元,增长15.7%;企业所得税0.51亿元,增长20.7%;个人所得税0.16亿元,增长29.6%;土地增值税1.17亿元,增长106.9%;契税1.24亿元,增长45.9%。

  全市公共财政支出64.31亿元,比上年增长4.7%。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86亿元,增长8.8%;公共安全支出2.16亿元;教育支出17.59亿元,减16.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42亿元,增长41.7%;医疗卫生支出13.51亿元,减13.4%;节能环保支出1.45亿元,增长148.6%;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04亿元,增长109.8%;农林水事务支出5.9亿元,增长60.1%;交通运输支出4387万元,减68.0%。

  全年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99.3%,比上年下降0.7%。其中,食品烟酒类下降5.1%,其中,粮食类上涨2.7%,鲜菜类上涨下降12.9%,畜肉类下降7.2%,水产品类下降4.3%,蛋类下降9.6%,鲜果类下降8.2%;衣着类上涨1.4%;居住类上涨2.1%;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1%;交通通信类上涨1.7%;教育文化娱乐类上涨1.6%;医疗保健类上涨3.7%;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9%。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38%,比上年持平;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71万人,增长7.5%;城镇新增就业8411人。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4.24亿元,比上年增长3.2%。其中,种植业产值97.79亿元,增长3.7%;林业产值7.78亿元,增长0.6%;畜牧业产值32.69亿元,减0.7%;渔业产值29.35亿元,增长6.3%;农业服务业产值6.64亿元,增长9.8%。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26.19万亩,比上年减0.1%;水果种植面积50.22万亩,增长1.0%;糖蔗种植面积9.16万亩,减-5.2%;蔬菜种植面积67.87万亩,增长2.8%;茶叶种植面积2.43万亩,增长2.3%。

  全年粮食产量42.5万吨,比上年增长0.4%;水果产量49.85万吨,增长7.7%;糖蔗产量37.01万吨,减5.2%;蔬菜产量113.19万吨,增长5.1%;茶叶产量5773吨,增长5.6%。

  全年肉类总产量12.46万吨,减0.1%。其中,猪肉产量9.95万吨,增长3.0%;牛肉产量4324吨,减38.6%;禽肉产量1.89万吨,减1.7%。水产品产量19.8万吨,增长1.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1家,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704.59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07.15亿元,增长11.8%。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产值17.66亿元,减13.2%;集体经济产值3.07亿元,增长21.8%,股份制经济产值479.86亿元,增长12.3%;外商及港澳台经济产值89.17亿元,增长17.6%;其他经济类型产值17.4亿元,增长2.5%。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4.32亿元,增长10.2%。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7.1%,比上年减0.5%;经济效益综合指数423.3%,增长34.1%;实现利税23.39亿元,增长23.5%;实现利润总额11.62亿元,增长39.4%;全员劳动生产率44.17万元/人。

  全年完成建筑业产值135.17亿元,比上年增长25.5%,建筑业增加值37.35亿元,增长32.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1.46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项目投资435.13亿元,减1.5%。新增固定资产投资386.06亿元,增长9.2%。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31.9亿元,减8.8%;第二产业投资207.01亿元,增长2.8%;第三产业投资195.67亿元,减11.6%,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56.32亿元,增长95.4%。房屋竣工面积115.97万平方米,减69.0%;商品房销售面积81.23万平方米,增长12.5%,商品房销售额41.18亿元,增长18.5%。

  五、国内贸易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30.83亿元,上比年增长4.1%;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9.37亿元,增长5.7%。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4.19亿元,增长11.1%。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37.49亿元,增长5.9%;零售业零售额127.09亿元,增长11.0%;住宿业零售额7126万元,增长11.2%,餐饮业零售额28.9亿元,增长19.3%。

  六、对外贸易

  全年外贸出口总额61.36亿元,比上年减5.4%。受国际市场影响,家具、电器行业出口下降;其中,家具出口额34.11亿元,减12.5%,电器出口额14.12亿元,减3.9%。一品木业、英超家具、昌发家具、威宇家具、纵宇工艺、港圳木业六家企业出口额超过4亿元。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0.05亿元,比上年增长4.6%。

  全年电信业务总量1.56亿元,比上年增长2.6%,邮政业务总量1.4亿元,增长11.0%。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9.59万户,比上年减少9.9 %;移动电话用户108.8 万户,增加0.2万户,增长0.2%,互联网宽带按入户数13.21万户,增长1.4%。

  全年接待旅游人数615.9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1%,旅游总收入57.35亿元,增长36.2%。

  八、金融

   全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3.62亿元,增长4.7%,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60.61亿元,增长7.6%,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88.02亿元,增长8.7%;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61.35亿元,增长11.1%。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9.58亿元,减7.0%,中长期贷款余额1121.73亿元,增长22.5%。。

  全年保费收入1.57亿元,比上年增长9.8%。其中,人寿保费收入9893万元,增长7.3%,财产保费收入5810万元,增长14.4%。赔付支出4060万元,增长93.3%。其中,人寿赔付384万元,增长56.7%,财产赔付3676万元,增长98.2%。

  九、教育和科技

  全市普通中学65间,其中,初中53间,高中12间。普通中学在校学生7.8万人,比上年减少3933人。小学194间,小学在校学生13.24万人,增加5881人。有7名学生被清华、北大录取,被授予“华南理工大学优质生源基地”和“清华大学优质生源基地”称号。广东文理职业学院升格本科工作顺利推进。全市普通高考上线人数9295人,比上年增加1151人。其中,一本上线人数824人,增加301人;二本上线人数3111人,增加483人;专科上线人数5328人,增加343人;高级职业学校上线人数32人。

  全年申请专利875件;其中,发明专利75件。专利授权328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8件。申报省市高新技术产品145个。申报省级科技项目4项,申报湛江市科技项目5项。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各1个。全市有线电视用户7万户,减少0.8 %,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100%。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市文化馆、图书馆、市博物馆“三馆”新增功能室4个,全市新建(改建)村级文化室40间,第三批8个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顺利推进。积极开展“文艺大篷车”、“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送图书下乡”等送文化下乡惠民活动。粤剧《户部黎公》全国首创“一剧两制”模式,廉江市粤剧团和廉江市剑清粤剧团被列入广东省重点艺术院团。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642个;其中,医院16个,基层医院机构596个,专业卫生机构26个,其他机构4个。各类医疗机构拥有床位4997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5609人;其中,执业医师1935人,注册护士2556人。

  廉江籍运动员在省级以上比赛中获得金牌1枚,银牌4枚,铜牌1枚。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82元,比上年增长9.0%;其中,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2125元,增长4.0%;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5345元,增长10.0%。

  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1.55万人,增长11.7%;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6.9万人,增长30.1%;职工失业保险人数3.53万人,增长6.3%。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6.46万人,增长0.4%;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49.51万人,减少0.2%。

  十二、环境保护

     全年完成污染治理项目16个,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3100万元。全市工业废气排放量165.43亿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量1320.76吨,氮氧化物排放1603.53吨;烟(粉)尘排放量1160.80吨,工业废水排放量532.24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618.23吨,氨氮排放量36.48吨;功能区噪声、道路交通噪声、区域环境噪声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平均值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地表水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以上标准。全市建成污水处理厂3家,总设计处理能力4.8万吨/日,2016年城镇污水处理率83.0%;全市医疗垃圾实现了100%集中安全处置;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日处理能力为500吨,全市包括自然村生活垃圾处理率100%。1所学校和1所幼儿园被广东省环保厅授予“广东省绿色学校”称号,1个社区通过广东省环保厅“绿色社区”验收。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