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和湛江市的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发展战略,主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努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2016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82.4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6.98万人,乡村人口135.47万人;常住人口149.72万人,城镇化率30.37%。
初步核算,201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472.76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6.79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208.09亿元,增长15.1%;第三产业增加值157.9亿元,增长9.3%。三次产业结构为22.6:440.:33.4。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8.1%,批发和零售业增长6.3%,住宿和餐饮业增长5.6%,金融业增长9.2%,房地产业增长14.1%,其他服务业增长15.0%。民营经济增加值378.46亿元,比上年增长11.3%,民营经济占生产总值(GDP)的比重80.1%。全市人均GDP31639元。
全市财政总收入22.63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3亿元,增长8.3%;税收收入6.62亿元,增长13.9%。其中,增值税1.57亿元,增长9.6%,营业税0.89亿元,增长90.2%,企业所得税0.45亿元,增长0.6%,个人所得税0.13亿元,增长32.8%。
全市公共财政支出61.39亿元,比上年增长7.9.4%。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47亿元,增长43.7%;教育支出21.02亿元,增长6.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47亿元,增长6.8%;医疗卫生支出15.59亿元,增长2.7%;节能环保支出5834万元,增长37.7%;城乡社区事务支出9725万元,增长4.1%;农林水事务支出3.69亿元,增长22.5%;交通运输支出1.37亿元,减少27.7%。
全年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2.9%,比上年上涨2.9%。其中,食品烟酒类上涨4.0%,其中,粮食类上涨0.3%,鲜菜类上涨12.7%,畜肉类下降9.3%;上涨8.5%,水产品类上涨2.5%,蛋类上涨4.6%,鲜果类上下降9.3%;衣着类上涨3.9%;居住类上涨4.3%;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5%;交通通信类下降1.0%;教育文化娱乐类上涨1.2%;医疗保健类上涨2.6%;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5.6%。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38%,比上年下降0.05个百分点,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9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541人,城镇新增就业9266人。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1.39亿元,比上年增长3.02%。其中,种植业产值94.05亿元,增长2.95%;林业产值7.98亿元,增长8.85%;畜牧业产值36.2亿元,负增长-1.88%;渔业产值27.20亿元,增长6.18%;农业服务业产值5.96亿元,增长3.24%。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26.33万亩,比上年增长-0.3%;水果种植面积49.74万亩,增长1.6%;糖蔗种植面积9.67万亩,负增长-16.92%,蔬菜种植面积66.01万亩,增长3.16%,茶叶种植面积23711亩,增长5.4%。
全年粮食产量42.40万吨,比上年增长0.8%,水果产量46.27万吨,增长4.2%;糖蔗产量39.05万吨,减少-13.65%,蔬菜产量107.71万吨,增长3.5%;茶叶产量5468吨,增长5.5%。
全年肉类总产量12.47万吨,增长-2.59%。其中,猪肉产量9.66万吨,增长-3.81%,牛肉产量7045吨,增长0.18%,禽肉产量1.92万吨,增长1.7%。水产品产量19.43万吨,增长2.4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4家,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788.91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702.62亿元,增长18.4%。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产值20.11亿元,增长16.3%;集体经济产值2.17亿元,减少20.1%,股份制经济产值567.82亿元,增长17.8%;外商及港澳台经济产值83.42亿元,增长29.8%;其他经济类型产值29.09亿元,增长7.9%。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6.09亿元,增长15.6%。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7.1%,比上年增长1.0%;经济效益综合指数471.5%,增长6.5%;实现利税23.72亿元,增长4.2%;实现利润总额10.77亿元,减少1.4%;全员劳动生产率48.32万元/人。
全年完成建筑业产值106.79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建筑业增加值28.27亿元,增长25.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0.05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项目投资441.69亿元,增长11.3%。新增固定资产投资353.58亿元,减少2.1%。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34.97亿元,增长261.0%,第二产业投资201.38亿元,增长46.2%,第三产业投资234.17亿元,增长50.5%,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8.83亿元,增长48.6%。房屋竣工面积374.67万平方米,增长6.4%;商品房销售面积72.2万平方米,增长26.1%,商品房销售额34.76亿元,增长41.5%。
五、国内贸易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29.18亿元,上比年增长6.3%,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8.05亿元,增长5.6%,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4.61亿元,增长12.8%。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35.57亿元,增长12.6%,零售业零售额114.23亿元,增长12.8%,住宿业零售额6472万元,减少1.3%,餐饮业零售额24.17亿元,增长13.3%。
六、对外贸易
全年外贸出口总额64.88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出口企业50家,比上年增加3家。三大出口行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其中,家具出口额34.59亿元,增长13.2%,电器出口额16.57亿元,增长77.2%,木业出口额11.92亿元,增长16.9%。出口额超过3亿元以上的企业有:一品木业、纵宇工艺品、威宇家具、港深木业、威多福电器、英超家具、昌发家具、桉稳木业、天都木业公司。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7.5亿元,比上年增长8.1%。民用汽车拥有3.99万辆,增长27.6%。
全年电信业务总量1.52亿元,比上年减少1.8%,邮政业务总量1.26亿元,增长46.6%。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9.59万户,比上年减少9.9 %;移动电话用户108.8 万户,增加0.2万户,增长0.2%,互联网宽带按入户数13.03万户,增长21.9%。
全年接待旅游人数585.8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4%,旅游总收入42.09亿元,增长20.1%。
八、金融
全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3.36亿元,增长9.2%,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35.18亿元,增长11.5%,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65.07亿元,增长10.5%,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45.68亿元,增长15.9%。其中,短期贷款余额42.79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99.39亿元。
全年保费收入1.57亿元,比上年增长9.8%。其中,人寿保费收入9893万元,增长7.3%,财产保费收入5810万元,增长14.4%。赔付支出4060万元,增长93.3%。其中,人寿赔付384万元,增长56.7%,财产赔付3676万元,增长98.2%。
九、教育和科技
全市普通中学65间,其中,初中53间,高中12间。普通中学在校学生8.19万人,比上年减少1.88万人。小学194间,小学在校学生12.66万人,增加1.19万人。高考本科上线率居湛江五县(市)第一,两名考生被北京大学录取。全市普通高考上线人数8144人,比上年减少35人。其中,一本上线人数523人,增加76人,二本上线人数2628人,减少246人,专科上线人数4985人,增加131人,高级职业学校上线人数8人。
全年申请专利555件;其中,发明专利29件。专利授权348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4件。申报省市高新技术产品4个。申报省级科技项目3项,申报湛江市科技项目3项,获湛江市非支助科技项目19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各1个。全市有线电视用户7.06万户,比上年减少3120 户,减少4.2 %,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100%。以本土题材为内容创编的大型反腐古装粤剧《户部黎公》获得第七届羊城国际粤剧节展演优秀剧目荣誉,列入2016年广东省文化精品重点扶持资金剧目。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631个,其中,医院14个,基层医院机构598个,专业卫生机构26个,其他机构2个。各类医疗机构拥有床位4747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5240人,其中,执业医师1834人,注册护士2348人。
廉江籍运动员在省级以上比赛中获得金牌3枚,银牌2枚,铜牌6枚,廉江籍运动员李丽青在第15届里约残奥会柔道女子48公斤级比赛中获冠军。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19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2164元,增长7.3%,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3910元,增长6.9%。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0.34万人,增长2.4%;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14万人,增长2.8%;职工失业保险人数3.32万人,增长11%。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6.25万人,增长3.2%;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49.76万人,减少1.5%。
十二、环境保护
全年完成污染治理项目15个,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2500万元。全市工业废气排放量154.71亿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量1279.76吨,氮氧化物排放1543.53吨;烟(粉)尘排放量1070.80吨,工业废水排放量409.93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610.15吨,氨氮排放量32.58吨;功能区噪声、道路交通噪声、区域环境噪声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平均值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地表水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以上标准。全市建成污水处理厂3家,总设计处理能力4.8万吨/日,2016年城镇污水处理率83.0%;全市医疗垃圾实现了100%集中安全处置;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有1条村庄获得省级生态示范村称号,有42条村获湛江市生态示范村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