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湛江库 > 廉江市库 > 新闻报道

佛山市禅城区驻村第一书记刘君:一头扎农村 “城里人”一心“拔穷根”

2020-05-23 17:00:52 来源:南方日报·廉江视窗

  一个地地道道的“城里人”,却一头扎进农村工作,一扎就是四年,常常在贫困户家里唠家常。他就是佛山市禅城区驻廉江市新民镇黄竹垌村驻村第一书记刘君,从2016年5月到2019年3月任佛山市禅城区驻廉工作组副组长兼南片区片长,负责安铺、横山、营仔、雅塘四镇驻村扶贫管理工作。驻村以来,入户走访、寻穷根、抓党建、搞产业……他始终第一个牵挂的就是村里的贫困户。

  有股急劲的第一书记

  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困。

  从脱贫攻坚到疫情防控,刘君始终坚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走村串户,在田间地头座谈、宣传、交流,把准致贫脉、传授防控招……

  想到疫情期间车辆紧缺运输难的问题,刘君睡也睡不好。为了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前准备,他一直奔波不停。多方联系运输车辆,他电话不断。口罩紧缺,他只能垫钱托外地朋友购买了防护口罩和消杀用品,连日来的连轴转,终于使得制衣扶贫车间又响起了车衣声,大大保证了扶贫制衣车间的正常产销。

  “现在有工开,今年的收入就有着落了,子女的学费也不用愁了。”41岁戴着口罩的陈阿姨边熟练地操作着缝纫机,边笑着说。

  据了解,黄竹垌村扶贫制衣车间是佛山市禅城区人大办驻村扶贫工作组去年投资60多万元在黄竹垌村打造的。该扶贫车间主要以服装加工为主,积极探索“企业+车间+贫困户”的就业帮扶模式,让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脱贫致富。目前该车间现有工人32人,其中贫困户14人,工人人均月收入达到3000多元,村集体年收入可达20万元。

  为贫困户就近就业、就业脱贫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保证贫困户稳定收入及稳定脱贫,同时大大壮大了村的集体收入。“这个书记能办实事、急性子、靠得住!”说起第一书记刘君,黄竹垌村的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有股干劲的第一书记

  田地里一片绿油油的蔬菜,甚是喜人。在黄竹垌村贫困户雷权光的菜地里,刘君查看蔬菜的生长情况。

  “刘君书记对我们的帮助很大啊,我们家在他的帮助之下也慢慢地好起来了。”雷权光显得有点不好意思。

  拔穷根,找准路子是关键。刘君驻村以来,深入了解掌握全村贫困户实际情况,详细制定“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当他了解到贫困户雷权光夫妇擅长种植蔬菜,并一直以此为家庭主业,但因资金原因无法扩大种植面积时,刘君积极向上级反映,帮贫困户雷权光争取到专项资金1万元扩大生产。经过半年投入与细心栽培,雷权光种植的蔬菜面积增加了2亩多,种植蔬菜年收入达到了6万多元。

  此外,刘君还积极促进民生工程建设,统筹规划建设黄竹垌村的基础设施。目前,全村供水、供电、道路硬底化、路灯、灯光球场、公共厕所、垃圾回收站、污水处理、乡村广播系统等基础设施完成了全覆盖,并对村小学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新修篮球场、标准跑道、升级了光明课室、幸福食堂、电脑学习室等教学基本设备设施,为全村学生改善了学习环境和条件。新建了村卫生站,并完善了所有卫生站所需的设备设施,便于村民就近就医,确保村民身体健康。

  如今的黄竹垌村村容村貌逐步改善,被帮扶的贫困户有62户188人已实现稳定脱贫,村民们更是干劲十足。

  刘君说,“在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脱贫工作要求更高,任务更重,但我们将竭尽全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