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湛江库 > 廉江市库 > 新闻报道

廉江市茶叶产业园入选省级特色产业现代农业产业园

2020-07-08 17:44:01 来源:南方日报·廉江视窗

  近日,2020年广东省第一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名单出炉,廉江市茶叶产业园位列其中。提挡升级的茶产业,未来或将成为廉江乡村振兴、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

  巍巍群峰满眼绿,遍地茗茶溢馨香。廉江地处雷州半岛北部,群峰连绵,江水清洌,是发展台茶的黄金宝地。廉江市是全国种植台茶(金萱茶、翠玉茶、软枝乌龙茶)面积最大的县级市,茶叶产地主要分布在长山、青平、石颈、石角、河唇、良垌等镇。廉江乌龙茶已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成为与英德红茶、潮州单枞茶等知名茶叶媲美的类别,填补了粤西茶产业空白。

  ▶▷布局

  一心两核两园七基地

  廉江市省级茶叶产业园创建范围包括长山、石颈和良垌三个镇,总规划面积约497.41平方公里,实施主体共9家。从今年起,廉江将根据园区所在乡镇的区位条件、环境容量与资源承载力,统筹生产、加工、流通、综合服务、科技、研发、示范、培训、销售、创新、休闲等功能的空间分布,按照“一心引领、两核驱动、两园拓展、七基地支撑”进行规划建设。

  “一心引领”是以廉江茶叶展示展销中心为引领;“两核驱动”是长山镇、良垌镇茶叶种植加工发展核心区;“两园拓展”是茗皇茶园、茗龙茶园茶叶辐射带动示范园;“七基地支撑”包括茗皇6300亩茶叶标准化种植基地、茗龙2000亩茶叶标准化种植基地、伟霖250亩茶叶标准化种植基地、涵香茶叶标准化种植基地、劳福茂200亩茶叶标准化种植基地、萱人境富硒特色乌龙红茶示范基地和茗禾50亩茶叶标准化种植基地。

  “结合产地资源优势,我们将充分发挥茗皇、茗龙等龙头企业在人才、资金、技术、品牌和市场方面的优势,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逐步向周边乡镇辐射带动,形成扇形辐射区,集聚成一定的产业规模优势,打造广东特色的乌龙茶、金花茶发展引领区。”廉江市农业农村局发展规划股股长吴章伟透露,茶叶产业园将按照农业设施、土地流转、产业融合等六大工程进行建设,涉及项目20多个。

  目前廉江茶叶产业园种植面积约2.82万亩,已培育新茶叶品种20多个,茶叶年产量6000多吨,产值7.5亿元,带动旅游、物流、加工、茶具等销售超过10亿元。

  ▶▷创新

  “党建+基地+扶贫”融合发展

  “一亩茶,彩电加音响;二亩茶,摩托骑‘五羊’;十亩茶,住上小楼房,生活奔小康。”一首别具特色的“种茶歌”,在廉江市长山镇家喻户晓。

  作为廉江茶叶种植的核心区之一,长山镇正着力推进“种茶奔康”。产业带动下,当地人参与到种植、采摘、生产、加工等环节,8000多人靠茶吃饭。其中的佼佼者,是位于长山镇东北部谷邦村的“初心茶”种植基地。

  走进茶园,梯田式茶园层层叠翠,茶香四溢,沁人心脾。

  “今年春季‘初心茶’虽然产量不高,但可以卖到388元一斤。”谷邦村党总支书记廖明纪介绍,近年在固本强基工作组、精准扶贫帮扶单位扶持下,谷邦茶叶基地闯出了一条“党支部+茶叶基地+贫困户”的集体经济发展与贫困户“造血”的融合发展新路子。

  去年11月,“谷邦初心茶”品牌正式注册,茶叶价格水涨船高,从昔日利润20元一斤提高到最低利润60元一斤。基地生产茶叶3000斤,吸引游客1000多人次,解决14户贫困户就业问题,全村集体脱贫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宽。

  吴章伟认为,入选省级茶叶产业园,为廉江今后的茶叶加工、生态旅游注入了新动能。廉江北部山区能以茶产业发展为抓手,以科技为支撑,形成多元化发展形态、多功能产业体系,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脱贫

  3000多贫困户靠茶“摘帽”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近年来,廉江确立三区“种茶奔康”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的发展战略。为促进茶产业发展,廉江市制定了《廉江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2018—2020年)任务清单》《廉江市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督查工作方案》等系列措施,推动其成为新一轮精准扶贫的可依托产业。

  在廉江市委、政府大力引导下,当地茶产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植物熊猫”金花茶、初心茶等新兴茶品在乡村振兴中迸发新活力,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效益明显,打造出山区镇现代农业发展的样板。依靠种茶,长山镇3000多户农民摘掉了“贫困帽”。据统计,廉江市茶叶产业园所在区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2万元,高于全市平均值15.18%。

  “廉江将以创建特色产业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契机,培育‘茶罐子’工程,擦亮‘廉字号’品牌,进一步推动茶叶产业园高质量建设,打造百亿茶叶产业规模。”廉江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刘锋表示,到2021年,预计廉江产业园茶叶产值可达到20亿元,主导产业产值占产业园总产值比重达到65%以上,直接带动12万农户从事茶叶种植,产业园内从事茶叶产业的农民年可支配收入预计可达3万元。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