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湛江库 > 廉江市库 > 新闻报道

【同心奔小康】创新引领!良垌镇3000亩荒地成良田

2021-06-22 21:48:23 来源:廉江市融媒体中心

  近日,廉江市良垌镇东桥村丢荒地复耕现场一派繁忙,几台钩机在地里轰鸣作业,村民们纷纷下到田间地头进行土地翻耕、施肥、播种,那一片荒地逐渐形成良田连阡陌的新图景,新的绿色在春风中繁荣滋茂。

  “脑袋一灵光,荒地变良田,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啊。”眼见丢荒多年的土地重现“活力”,种了一辈子庄稼的村民李大叔开心不已。

  创新发展

  多元推进土地流转

  20多年前,良垌片区从雷州青年运河四联干渠引水灌溉,但因年久失修,无水灌溉,农业效益低,群众投入农业生产积极性低,导致大片耕地撂荒。

  此外,良垌镇是廉江市荔枝种植大镇,荔枝种植面积9.5万亩。近年荔枝丰产价高,群众纷纷选择上山种荔枝。“成规模种植荔枝的农户,一年的利润就可以盖栋房子。”良垌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李发钦说,这也是当地垌田丢荒的重要原因。

  复耕丢荒地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确保粮食安全、保障现代农业稳健发展的需要。良垌镇委书记刘明宇介绍,经2020年自查,良垌镇丢荒耕地总面积5870.58亩。为切实做好农田丢荒弃耕治理工作,良垌镇“瞄准”农村“三变”改革,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以村集体来牵头,推动农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让农民变成股民。

  党建引领,在解决良垌镇丢荒土地难题中显示出强大推动力。在新圩村创新发展“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代耕代种农地托管模式,调动种粮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性,减少土地闲置荒芜。目前,该村2000多亩的土地已全部完成土地流转,为村民创造了劳动就业机会和提高了种植效益。

  廉江市丰晟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志锋是新村仔村人,常年在新疆、宁夏一带从事农副产品批发生意。去年,他主动回到家乡承包撂荒地1500亩,立志以产业振兴带动家乡发展。

  但万事开头难,陈志锋在流转土地的时候碰到很多“钉子”,比如有村民不理解不支持,难以形成大面积的土地流转,影响日后规模化种植。

  得知这一消息后,良垌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组织镇农办、农技站的工作人员积极协调配合其与村委对接,与农户签定合同,确保连片流转丟荒地。新圩村党总支书记苏亚九带领村干部走村入户宣传政策。

  “我们收集了群众意见,大部分群众都非常支持,有的群众想种‘大冬禾’,我们商定在成片流转的土地边上留出一块面积相等的土地让其冬天耕种,群众同意了。”苏亚九介绍,连日来,他们找到解决办法,一个个难题迎刃而解。

  目前,陈志锋已经与农户签订了2000多亩丟荒地的合同,成片流转的土地经过新圩、东桥、南桥、山心、良田5个村委,涉及20个自然村,800多户农户。

  注入新动能

  “龙头”舞动新农业

  除了聚焦“三变”改革之外,加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管理,是良垌镇探索促进土地流转复耕的另一项“法宝”。

  近两年,由该镇党委、政府引导成立的廉江市良垌镇生态农业产业联合会,借助联合会的优势及力量,引领该镇现有的8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家家庭农场提质转型、抱团发展,引导和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农业经济,多形式加大丢荒地复耕,使一块块荒地逐年重现生机。

  今年初,新型农民陈志锋注册成立廉江市丰晟种养专业合作社,发展成员20个,目前加入合作社农户100多户。合作社将推行“双季稻+冬种”轮作模式,除了早晚造水稻外,冬种冬瓜、土豆、辣椒等经济作物。“已经有遂溪、湛江等地的企业找上门,有意向和我们合作冬种番薯和毛豆,我们正在考虑第一轮冬种要择优而种。”陈志锋表示,流转出来的土地成为农业企业想拿的“香饽饽”,自己对振兴乡村的计划充满信心。

  在复耕过程中,陈志锋发现新村仔村面前垌的水沟因年久失修无法灌溉,平时无法排水输水,每逢大雨过后,垌里的农田几乎都被淹没,成为推进丢荒地复耕复产的“绊脚石”。为了全村发展,陈志锋出资对从白泥埇到东桥河一段约1500米的水渠进行修复使用,同时还将在水渠上面规划建设一条3米宽的机耕路,方便村民运输农产品和机械设施。

  因为缺水,目前该镇采用水稻旱播的形式进行种植。“我们根据耕地面积情况,将凿6个深水井用抽水灌溉,同时在原有的山塘基础上储水用。”陈志锋表示,用水跟得上,水稻稳产没问题。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人居环境逐步改善,越来越多的村民返乡就业,带动了村里的活力,推动了经济发展。老家良垌镇山瑶村的全启昌,现任廉江粤湘公司的主管。2019年,全启昌回到家乡流转了200多亩的土地,发展第二产业,一年四季轮作辣椒、水稻、水瓜等经济作物,经济效益突现。

  “除了工人工资外,每年公司还会拿出3%的利润奖励勤劳的工人,去年公司发放工人工资超过60万元,回来发展后最有意义的事是可以带动乡亲父老就业。”全启昌坦言,做农业“看天吃饭”,有时会亏得“脱裤子”,但无论公司是否盈亏,工人每天的工资都按时发放。

  来自石埇村的杨姨特别珍惜这个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她表示,这里的工资和入厂务工的差不多,并且工作时间相对自由。

  近年来,良垌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该镇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以丢荒耕地复耕复种作为新机遇,推进农业高效化和产业化发展,擦亮良垌农业品牌,发展第三产业、乡村旅游,多渠道让村民增收致富。截至今年3月底,良垌镇完成丢荒耕地复耕面积3022.20亩,复耕率达51.48%,丢荒地复耕工作效果初显。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