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湛江库 > 廉江市库 > 新闻报道

记高桥文俊家庭农场场主梁文俊

2021-06-30 22:07:17 来源:廉江新闻

图为梁文俊在查看红橙结果情况

  在高桥镇坡督村委会双旺村,有一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文俊家庭农场。该农场是湛江市示范家庭农场,也是廉江市唯一一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提起这个家庭农场,不得不提到那个带领村民走向兴农致富路的90后“引路人”梁文俊。双旺村一带在他的先行先试和示范带动下,逐渐展现出一幅百果飘香的新农村画卷。


  返乡创业闯出“致富路”
  从国家开放大学农村行政管理专业毕业后,梁文俊一开始选择在珠三角务工。2016年,他不顾父母的坚决反对,毅然回到家乡,一边帮父母打理家里的两三亩茶叶,一边寻找创业机会。
  梁文俊坚信,广袤的农村也是创业就业的广阔天地。在得知廉江市有支持青年创业的基金时,他马上申请到5万元 “创业金”,流转50亩土地种茶,开始了艰辛的创业之路。因为年纪轻、脑子活,梁文俊很快掌握了种茶的技术,并小有收获。同年他的家庭农场被评为“廉江市示范家庭农场”。但他并不满足于此,他坚信创业不能随大流,须更新观念另辟蹊径,突出产品差别化,才能提升市场竞争力。
  高桥是廉江红橙的主产地之一,梁文俊抓住商机,经过实地考察调研,发现自家农场是个适宜种植红橙的好地方。2017年下半年,他扩大农场规模,种植了500多亩红橙。他积极探索农场组织化、规模化、机械化的路子,形成规模效应、示范效应,带动周边村庄60多户农户种植红橙200多亩,并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
  目前,文俊家庭农场聘请了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秉承绿色生态种植理念,发展高品质农产品。同时,农场创新经营模式,生产与市场紧紧连结在起,使产品走向高端市场,经济效益越来越明显。去年,其农场经营性总收入近200万元,纯收入近50万元。


  潜心钻研成为“新农人”
  梁文俊说,做农业,光是埋头种地也不行,还要学会抬头看天。
  从2016年起,为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和技术能力,他多次外出“充电”,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到福建、台湾等地学习种茶制茶技术,还邀请福建和台湾师傅前来指导。此外,他远赴杭州、海南、珠三角等地跑市场,拓宽茶叶销售渠道,农场制出的茶叶供不应求。
  多次参加培训开拓了梁文俊的眼界,他意识到,现代农民种地不光靠技术,还要动脑子,要紧跟时代步伐。于是,他利用学到的农业知识开始改善农场基础设施,提高农场机械化水平,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此外,努力从普通农民向职业农民转变,不仅把种植养殖作为自己的专业,更作为自己的职业,潜心钻研“农田经”。
  期间,最让梁文俊感到吃力的是防治红橙黄龙病。种下红橙,他沉下心钻研果业技术,到处拜师学艺,不论是在课堂上还是田间地头,他都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三年多来,从本地农业推广部门的技术员到广东省农科院的专家,从田间地头干出来的“土专家”到下乡讲学的“大专家”,都成了他的好朋友。近年来,文俊农场还示范种植了沃柑和火龙果,改变种植模式,增加了经济效益。
  目前,其农场面积700多亩,其中种植红橙500多亩、茶叶100亩、沃柑40亩、火龙果50亩,还经营鱼塘59亩。辛勤的耕耘带来了丰硕的成果,文俊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效提高了农产品效益,增加了收入,还解决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增加农民家庭收入。


  生态集约成就“大农业”
  现在,文俊家庭农场俨然一方天地,山上全是刚种下的果苗,层层叠叠,山下水塘养鱼,塘基种上蔬菜,层次分明又错落有致,展现出“桑基鱼塘”的农业生态系统。
  2019年,梁文俊成立了湛江市新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逐渐扩大土地种植面积和实现规模化种植,压缩生产成本,努力实现农业现代化。文俊家庭农场因为生态发展,经营有方,被评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
  如今的文俊家庭农场,山水结合,美不胜收。连绵的低矮小山头都种满了红橙、茶叶、沃柑、火龙果等,连片100多亩的红橙已经挂上小青果,整个园地青红满目,引人注目。“桑基鱼塘”式的生态发展,集约化经营,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已成为廉江市600多家庭农场新的发展方向,将树立标杆带动当地现代农业发展。
  为响应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县域旅游大发展,廉江市积极鼓励特色农业种植养殖带动休闲产业发展的旅游新模式。作为乡树振兴的物质基础,产业兴旺发展才是支撑乡村振兴的源头。梁文俊表示,下一步家庭农场计划扩大生产规模,带动更多农户种植红橙,发展红橙产业,发展绿色有机蔬菜种植,打造重点龙头企业;同时,打造农家乐和农业观光休闲旅游品牌,为前来高桥镇旅游观光的游客提供一个接触大自然、领略田园风光、体验乡土气息的好去处,推动乡村振兴。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