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家墩在查看桉树苗生长情况
只要你接触过他,就一定会喜欢上他的。”陪同采访的横山镇党委委员、关工委主任李良华这样对记者说。
今年31岁的蔡家墩,初中毕业之后开始创业,通过发展绿色产业带领村民走上致富之路。他一年支付农民工的工资达400多万元,被村民推选为村干部,被市关工委评为农村青年创业带头人。
返乡创业,打造营养杯生产线
2004年初中毕业后,蔡家墩跟村人到广西某地一育苗场从事培育速生桉树苗。在工作中,蔡家墩不但发现培育桉树苗来钱快,种植速生桉同样来钱快。他还注意到,他打工所在的地方虽地无三尺平,桉树苗却相当热销,于是他萌生了回家乡育苗种树的想法。
蔡家墩说,由于自己只有初中学历,虽有创业想法,但也不敢贸然实施。他就在工作中认真向师傅请教,经过三年的暗中“偷师”、明着请教,最后决定回乡租赁100多亩土地,在家人的支持下开始试着经营自己的桉树育苗基地。从2012年才开始种植绿化树苗,目前种面积有400多亩,三年多树龄的白银树,每棵售价为600多元,前段时间已经出售了3000多棵,这只是他“致富经”里的一笔小收入。
勤于思考的蔡家墩在实践中发现,育苗基地的营养杯所用的营养土一直都是实实在在的泥土,比较重,农民搬运幼苗上山种植不方便,还费力,效率不高。为了减轻搬运重量,提高效率,他经多方打听和请教,了解到可以利用谷糠和粉碎的椰子皮等植物原料替代泥土填充营养杯,这样既营养丰富又轻便,还可以采用机械化生产,效率非常高,一台机械可以日生产营养杯几万个,能满足大型育苗场的需求。于是,他购买了7条生产线,每天生产30多万只营养杯,解决十几个农民在家门口的就业问题,每人每天可获得工资140元。
多种经营,带领村民勤劳致富
在成功办起营养杯生产线和桉树育苗基地之后,2013年,蔡家墩注册成立了湛江卓越科技农业有限公司,走上了规范化经营。
在苗圃基地,蔡家墩逐一介绍了他现有产业和将来的发展规划。目前,他已承包村中土地1300多亩,除了经营养杯生产线、桉树育苗基地,还有绿化苗圃基地、养殖场等,其中400多亩的苗圃基地主要培育白银树、日本紫藤等名贵景观树木和花草,都是订单农业,长期雇佣工人60多人。养殖场每年向 “珠三角”地区销售30万多只鸡、鸭。此外,他还根据市场需要,与外地客商合作,季节性承包600多亩农田种植毛豆,供应江浙一带市场。种植毛豆比较简单,技术含量低,且用工量大,能解决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用工高峰时一天需要600多人,工人一个月也有3000多元的收入。因此,附近村庄的农民将土地租给了公司,农民既有租金收入,又可到公司打工。
“因为自己是农民,所以心里始终装着农民。”蔡家墩说。在该公司工作的所有工人都是农民,而且以上了年纪的农民或妇女居多。为减轻劳动强度,能使用机械操作的都用机械,实行8小时按日计酬制,每人工资100多元一天。
“过去生产营养杯是按件计酬的,有的人为了多挣钱连续工作不休息,虽然一天可以拿到200多元,甚至接近300元,但非常累。蔡家墩了解情况之后,决定增加一条生产线,采用8小时工作制,按140元一天计酬。”一位工人对记者说。
蔡家墩积极发展绿色产业,带领村民共同致富,赢得了村民的信任与拥护。2019年3月份,他被推选为蔡屋萡村的村干部。从此,他更加努力地提高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仅村里的一口鱼塘,在他的运作下,塘租便由原来每年2000元增加到每年22000元。此外,该村和附近村的1300多亩土地通过流转出现了产业兴旺的好景象,租金高达650000元,大部分村民因此受益。
俗话说“三十而立”。31岁的蔡家墩用智慧、用汗水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想。在带动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市关工委授予其创业青年带头人称号,他创办的生产基地被授予青年创业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