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湛江库 > 遂溪县库 > 北坡镇库 > 课题报告

在全县2019年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业务培训班(第二期)上的讲话

2021-06-18 20:55:21 来源:北坡镇人民政府

尊敬的李强局长、刘桂军主任,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全县2019年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业务第二期培训班在北坡举行,这是北坡的荣幸,首先我代表北坡镇委、镇政府向县委、县政府、县农业农村局对北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对各位领导、同志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根据会议安排,下面由我向大家汇报北坡镇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情况。

  北坡镇是全国文明村镇,是广东省首批中心镇,辖下有15个村委会、2个居委会,146条自然村,人口约6万人,其中有4条省定贫困村,11条非贫困村,共有820户2114人贫困人口。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县委农办的精心指导下,北坡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省、市、县重大决策部署,以基层党建、脱贫攻坚、新农村建设为重要抓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加快升级、农村加快进步、农民加快发展,多项工作得到市、县领导高度肯定,我们主要做法有如下:

  一、推进农业改革,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北坡镇作为农业大镇,耕地面积高达15.1万亩,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农业,而农业兴旺离不开产业支持,只有产业兴才能经济兴。为壮大农业产业,北坡镇提出了“高质量效益型”的发展思路,推进农业改革,创新经营模式,培植示范基地,推动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农民转变传统种植的落后观念,发展现代化农业,促进木葱、辣椒、水果玉米、番薯等传统农产品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二是创建农产品产销无缝对接的新模式。拓宽农产品销路,建有2间镇级农贸市场、3间村级农产品交易市场。探索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与零售商直接对接,推行“龙头企业(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引进剁椒加工生产线和番薯加工生产线,有效解决辣椒、番薯滞销难题,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坚定了农户种植信心,并帮助一批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助力增收致富。

  三是培育一批示范基地。培植一批农村淘宝电商、合作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有1000亩花卉苗木基地、145亩桑果种植养蚕基地、130万甘蔗种等农业生产基地。发展农村观光旅游业,鱼龙湖生态休闲度假村项目建成运营,发展活力明显提高,呈现出农业快速增长、农民持续增收的良好局面,据统计 2018年农业总产值12.55亿元,同比增长5.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万元,比增10%。

  二、统筹城乡发展,打造生态宜居乡镇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一直以来,北坡镇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乡发展当中,出台一系列有力的措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特别是生态美好的向往,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一是提升镇容镇貌。扎实开展镇区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强化规划的引领作用。以市政道路规划建设为抓手,将镇区周边村庄纳入镇总体规划,拓展城市框架,推动镇区扩容提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800多万元,加快镇区主干道改造升级,推进文明路、港门路、三合村至中兴路等市政道路扩改及管网排污工程,谋划改造升级镇区旧农贸市场。加强环卫保洁管理,重新购置200个垃圾收集桶,30台垃圾收集车,整治“六乱”,拆除不规范广告牌30个,拆除违法违章建筑物 6宗。开展交通联合整治专项行动,建立交通安全管理站、劝导站,设置临时红绿灯,成立交通秩序维护队伍,重新划线,设置12 个禁止临时停车标志,解决交通问题,镇容镇貌有新提升,吸引了杨柑、草潭、港门、乐民、河头、客路等乡镇大量人口前来就业居住,带动经济发展。

  二是整治农村环境。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和第五批省级新农村连片开发工作,6个村委会51条自然村全部完成“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全部村庄完成整体规划,全部村庄实现集中供水,全部村庄实现人畜分离;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建设硬底化道路400多公里、污水排放管道建设75.98公里,路灯331盏,公厕11所等。群众积极主动,在推进过程中没有出现要求赔偿的现象,余下的9条行政村也掀起了创建的热潮,农村人居环境发生翻天覆地变化,茅塘至北坡老圩路灯工程成为北坡靓丽风景线,柏基、桥支、架罗湾村建设成果获得市、县领导点赞,获得省级人居环境整治示范镇奖励金1000万元。

  三是加强生态保护。深入整治农村生活垃圾,健全农村卫生保洁长效运营机制,历次考评名列全县前茅。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认真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整改,配合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一批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整治。健全镇、村二级河长体系,扎实开展南渡河 “五清”行动,投入资金22.6万元,清理水浮莲61482平方米,河道淤泥3667立方米,河道垃圾和障碍物1.2吨。大力推进广东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乡村文明进一步提升,共有74条自然村被评为“湛江市生态文明村”。

  三、增进民生福祉,提升人民幸福感

  乡村振兴,民生是助跑器。面对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北坡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增进民生福祉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聚焦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多样化需求,补齐民生短板,做到了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一是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落实扶贫资金2807.12万元,建有光伏发电、农业种植、农贸交易市场以及花卉苗木基地种植等扶贫项目31个,并产生经济效益,贫困户分红落地。举办18 次技术培训班和现场招聘会,成功转移贫困人口劳动力 274 人,贫困人口就业率明显提高。危房改造、贫困子女教育补助、低保医保、低保救助、公益性岗位设置、小额贷款等扶贫惠民工程全面落实,建档立卡扶贫户有777户1884人实现脱贫。

  二是大力改善民生事业。家庭困难、残疾人、低保五保等特殊群体得到有效救助安置,城乡居民应保尽保。推进民心工程建设,投资48万元改造升级第二、三敬老院。发展现代化教育,撤销茅塘初中改办茅塘小学,谋划建设北坡第二小学,成功举办镇教育发展促进会成立暨奖学助学大会,筹集教育基金1100万元,为273名成绩优异学生、43名优秀教师以及15名贫困学生发放奖学助学金共68.5万元。重视文体事业发展,建设镇、村文化站,镇全民健身广场文化氛围浓厚,北坡老圩游鱼被列入第七批省级非遗目录,并参加第14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加快推进第二批4间公建民营村级卫生站建设。省定贫困村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检查653例。扎实推进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项目工作,发放小额贷款800万元,带动170名妇女在家门口创业就业。

  四、加强乡村治理,构建共建共享新格局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核心。在乡村治理方面,北坡镇坚持“党建引领、村民自治、依法治理”三步走,健全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努力构建共建共享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一是发挥党建引领。过去里,认为只要经济发展起来了,任何事情都能解决,忽视了党建的作用。但实际上发展起来的问题并不比没有发展起来的问题少,基层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因此,基层治理必须首先要加强基层党建,用党建成效引领乡村治理。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引领功能。建立健全强化村(社区)党组织政治领导的制度机制,引领党员干部树牢“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增强抓乡村治理的责任感。以整顿软弱涣散农村动土村党支部为抓手,开展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建立镇、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加强党员队伍先进性建设,规范党内教育和组织生活,提高党组织抓乡村治理的战斗力。全面加强“两个覆盖”,扩大党在农村基层各种组织的覆盖面和渗透力,把分散、孤立的群众和社会自治组织联系整合起来,共同致力于把基层重建为“团结的基层”,共同致力于政党理念回归“人民政治”,不断把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治理优势。改进工作作风,出台干部考勤制度,处理3名违纪村干部,以良好作风取信于民,坚定抓好乡村治理的自信心和决心。

  二是构建自治体制。一是畅通群众参与渠道,加大党务、村务公开力度,保障人民群众充分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权利。建立由村干部、村民代表等多方参与的协商机制,推进基层治理重心下移,在组一级建党小组、理事会、乡贤会等自治组织,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基层协商共治格局。二是激发群众参与意愿,坚持经常性深入基层倾听民声、了解民情、反映民意,提高群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三是提升群众参与能力,建立公益岗位,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外出乡贤的作用,加大宣传引导,让群众明白在社会治理中该做什么、能做什么、怎么做,提高群众参与能力。

  三是全面依法治理。一是加强法治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法治理念,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协调利益关系、处理基层事务、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水平。利用镇、村法治文化广场,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教育活动,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二是加强基层法治力量建设,充分发挥司法所、一村(社区)法律顾问的职能作用,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三是加强信访排查化解,落实好网格化服务管理和领导包案制度,推动矛盾由事后处置向事前防控转变,有效办结信访案件64宗,化解重点信访积案2宗。四是加强社会综合防控,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立社会管理办公室、扫黑除恶线索举报中心,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打掉一个涉恶团伙,刑拘14人,其中涉恶刑拘 11人;破获刑事案件14宗;执行社区戒毒社区康复8人,查处吸毒人员16人,强制隔离戒毒12人,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开展重点行业领域监管,重特大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事故零发生,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五是加强打击力度,加大对信访活动中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狠刹缠访闹访邪气,维护正常的信访秩序和社会秩序。

  虽然我们取得一些好成绩,但仍存在不少挑战和薄弱环节,比如:一是产业发展后劲依然不足;二是资金缺口大,民生短板多;三是农村错综复杂,基层治理压力大。下一步,我们严格按照市委、县委的决策部署,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不放松,以坚如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忍不拔的毅力,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大胆创新,奋力谱写新时代北坡改革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 


作者:陈光提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