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 动的指导意见《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 2018-2020 年)》,北坡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应保尽保、兜底救助、统筹衔接、正确引导,优化政策供给,完善农村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保障性扶贫措施,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兜底作用,保障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现对我镇的扶贫开发工作进行自查,自查情况具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北坡镇辖15个行政村,其中4条省定贫困村,11条非省定贫困村,总人口约5.8万人。2019年年底达到脱贫标准户802户2075人。
2016年初,全镇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97户1312人。经过3年精准识别调查,目前全镇已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02户,贫困人口2075人,其中一般贫困户69户277人,占贫困人口的13.3%,低保户460户1516人,占贫困人口的73.06%,五保户273户282人,占贫困人口的13.6%。
现经第一轮摸底核查,我镇不稳定户共有3户9人;边缘户共有4户16人;清退3户不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二、进展情况与成效
(一)责任落实情况。
五级书记遍访贫困户制度;2018年北坡镇制定“关于印发《北坡镇党委、村党组织书记遍访贫困户制度》的通知(北委【2018】87号)”,规定2018-2020年镇党委书记遍访工作分三年完成,村党组织书记每年全覆盖遍访贫困户。其中2018年镇党委书记已完成遍访贫困户289户,2019年镇党委书记已完成遍访贫困户263户。
(二)政策落实情况。
1.义务教育保障。我镇2018-2019学年建档立卡学生343名,已全部领取教育补贴;
2.最低生活保障。已纳入低保、五保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53户1854人,其中整户纳保733户1798人、一般贫困户纳入低保20户56人。
3.基本医疗保障。我镇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有劳动力395户1544人,无劳动能力407户531人。纳入低保有460户1516人。全镇2075名贫困人员均购买城乡医疗保险;2019年底全镇申请医疗救助的贫困户有17人,已全部发放救助金,发放金额约9.8254万元;
4.住房安全保障。.住房安全保障。全镇危房改造共220户。2016年改造59户; 2017年改造115户(易华兴终止户);2018年改造43户;2019年改造3户,已全部竣工验收并发放补贴。
5.饮水安全保障。北坡镇共147条自然村,目前集中供水的自然村有110条,分散供水的自然村23村,没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自然村有14条,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都实现安全饮水。
(三)工作落实情况。
1.强抓党建引领。助推扶贫工作取得新成效。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以党建工作凝聚人心、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引领乡村振兴,促进精准脱贫,着力将党的组织活力转化为创新发展的动力,扎实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真改实改8个方面专项整治问题,带头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二是打造幸福文明中心镇。脱贫攻坚扎实有力,802户2075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退出。三是严抓组织建设,筑牢战斗堡垒。加大阵地建设,完善镇委党校建设,升级改造镇、村党群服务中心,设立镇、村两级书记信箱,健全乡贤工作室、社会治理办公室,便民服务进村入户。
2.产业扶贫。我镇发展产业扶贫项目有32个,包括农贸市场、光伏发电、种养以及花卉苗木基地等项目。
①市场项目。北塘村、上塘村两个委会共同建设农产品交易市场,一期已建设34间铺位,每间铺位按7000元/年出租。二期工程已建设8个铺位,已竣工待验收。2019年底有劳动能力户实现了人均分红北塘442.6元/人,上塘755元/人。
另外,下担村委会投入200万元收购塘母北运菜市场,该市场拥有铺位52个。2019年底有劳动能力贫困户73户180人实现人均分红900元,共38.4万元。
②光伏产业。北塘、架岭以及三合等12个村委会均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其中2019年底各村实现光伏扶贫分红情况:北塘102.67元/人;架岭355.83元/人;三合人均304.88元/人;动土1000元/人;鹤门700元/人;下黎140元/人;水南153.05元/人;南渡人均396元/人;虾沟470元/人;新屋552元/人;北坡510元/人,文典995.67元/人;(国家补贴0.3元、供电售电单价约0.4元)。
③种养项目。赵屋村投入31.5万元发展23.78亩桑果种植养蚕产业项目, 2019实现年纯利润2.8314万余元,有劳动力贫困户人均增收1011.2元。水南村委会与广东大华糖业有限公司合作,投入72.995万元种植130亩甘蔗种,2019年人均255.92元。
④成立专业经济合作社。北塘、上塘、下担、架岭等4个村委会均已成立专业经济合作社,通过农资、技术、销售的帮扶扶持贫困户参与蔬菜种植,确定贫困户种植项目和帮扶措施,用于成立农业种养合作社。合作社由种养大户与湛江燕塘澳新牧业有限公司签订供货合同,通过入股固定分红,优先聘请贫困劳动力在合作社务工的方式,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其中架岭村委会2017年初已投入30万元承包了架岭村民小组121亩连片土地种植番薯,在2018年1月已收成,并给有劳动能力户分红1000元/人;2018年8月9日,有劳动能力450元/人,无劳动能力200元/人,五保户150元/人。
⑤振兴花卉苗木基地项目。1000亩振兴花卉苗木基地,目前已经投入1000万元,其中动土、赵屋、三合、水南、北塘村、下黎村等6条村委会共投入扶贫专项资金约280万元,发展“公司+基地+贫困户”的产业模式。该基地预计年产值达1000万元,可解决200人的就业难题,加强贫困地区“造血”能力,基地一年可以创造300万收益,村委会每年可获得收益总额的9%;
3.消费扶贫:为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关于脱贫攻坚和乡科振兴战略的工作部署,为积极响应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和国务院扶贫办《关于运用政府采购政策支持脱贫攻坚的通知》有关精神,各村和帮扶单位主动作为,认真开展消费扶贫相关工作,旨在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
①下担主要扶贫农产品是大红椒、西瓜红番薯,扶贫干部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开展宣传工作。
②上塘村扶贫农产品是辣椒、番薯。
③北塘村扶贫农产品是辣椒、鸡蛋黄番薯
④架岭扶贫农产品是西瓜红番薯
⑤下黎蔬菜基地
⑥新屋薯粉加工
⑦虾沟红米
4.就业扶贫。设置公益性岗位,按照县文件部署,我镇按照每条自然村50户以上的标准至少安置1名保洁员,为有效解决贫困户就业问题,我镇优先安排贫困人员担任村级保洁,目前共有82名贫困人员担任村级保洁员。
三、2019年市县考核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
(一)共性问题
1.镇级党委书记遍访制度未健全,大部分镇没有制定书记遍访计划、方案;
2.落实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和养老保险政策情况台账资料不齐全,缺少文件资料和拨款凭证等;
3.就业扶贫台帐资料不齐全,贫困户就业信息合帐准备不规范,就业扶贫稳定就业率和培训率偏低;
4.消费扶贫没有销售票据清单或购绡交易合同等有力佐证较少。
整改情况:根据市县反馈的问题,我镇针对以上五点问题一一进行排查,并未发现我镇存在这些问题。
(二)我镇问题及整改情况
1.扶贫631资金仍有25.87万元未使用,针对此问题我镇马上整改落实,目前各村账户剩余未使用的资金虾沟2.8331万元、北塘1.413972万元均投北坡镇振兴花卉苗木项目,已走完程序,等待财政所拨付。
四、问题差距
虽然我镇前期扶贫工作扎实开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要求和标准还存在着问题和不足,仍存在不少挑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群众内生动力仍显不足,部分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懒汉”心理严重,个别贫困户甚至存在“你不帮,我不动”“我贫困我光荣”的畸形心态。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是这部分群众思想落后、懒惰愚昧,对国家政策以及自己发展认识不足、不到位,因此精准了解贫困群众的精神状态,对症下药,拔掉“思想穷根”,激发贫困群众自立自强的志气和自我脱贫的意识,也是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五、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扶志气,提高贫困户自身素质。利用入户帮扶的机会,向他们宣扬自强自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理念,激发他们脱贫致富的主动性。
(二)扶产业,增强贫困户造血能力。一是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结合北坡镇实际,依托镇内现有种养大户,帮助部分有劳动意愿的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植业,加强种养技能培训,提高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二是多渠道促进就业。加大贫困群众就业技能培训力度,广开就业门路,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农村公益性岗位和社会帮扶力度,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
(三)整合资源,进一步强化保障能力。用好财政资金,针对每年市财政拨付的扶贫资金,制定详细的分配方案,把扶贫资金用到每一户贫困户身上,引导社会组织、个人等通过捐赠救助参与扶贫,营造全社会“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
北坡镇人民政府
2019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