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北坡镇下辖15个村委会,其中贫困村4个,由佛山市三水区帮扶,非贫困村11个,其中分散贫困户相对集中的有2个村委会,由湛江市直单位帮扶,其余的9个村委会,由遂溪县直单位帮扶,具体对口帮扶的县直单位有6个,分别是县政法委(牵头单位)、县司法局、县物业局、县房管局、团县委、邮政储蓄银行遂溪支行。
经入户核查、民主评议、张榜公示、上报审核等程序,目前,9个非贫困村共列入建档立卡的分散贫困户有396户892人,其中,一般贫困户72户287人,低保贫困户146户413人,五保贫困户178户192人;有劳动力的贫困户157户588人,无劳动力的贫困户239户304人。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组建队伍,健全机制。(我们怎么干?)
1、搭建队伍,统一思想。根据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在县委政法委的牵头组织下,县委政法委、县司法局、县物业局、县房管局等四个单位分别各抽调1人组成了驻北坡镇工作组。县委政法委及时组织召开驻镇工作组成员会议,明确驻镇工作纪律、工作目标和任务,使组员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做好安心驻镇工作的充分准备。自县6月6日召开全县动员会后,我组于6月8日及时进驻北坡镇,并做好对接工作。工作组进驻镇后,建立了考勤管理制度、会议制度等,逐步健全各项工作机制。
2、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根据县直帮扶单位及驻镇工作组的情况,结合镇的实际情况,在县委政法委的牵头下,县直各帮扶单位实行责任包干,6个单位对应帮扶9个村委会,各单位分别对应帮扶1-2个村会委,从精准识别到帮扶脱贫跟踪到底。同时,驻镇工作组也进行了分工,各组员分别代表各自派出单位履行具体帮扶责任,没有选派驻镇成员的两个县直单位(县团委、遂溪邮政储蓄银行),指定专人具体负责本单位的帮扶工作,驻镇工作组则分工两名组员分别对应跟踪协调。通过分工负责,从帮扶单位到驻镇工作组,都明确各自职责任务,确保各项任务落实。
3、筹集经费,提供保障。为解决工作组的住宿和办公场地问题,县直各帮扶单位筹集启动经费共计10万多元。用于支持镇委镇政府解决驻镇工作组的住宿和办公场地问题。在镇委、镇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工作组住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同时专门腾出一间办公室作为驻镇工作组办公室,并新购买了办公桌椅、文件柜、办公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同时,驻镇工作组办公室的纸笔文具等办公用品,均由镇政府给予提供保障,为驻镇工作组顺利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4、定期汇报,争取支持。驻镇工作组除了不定期召开会议,还建立了定期汇报制度。一是工作组在工作过程及时向镇分管领导汇报情况,争取镇委镇政府的支持,共同商定工作方案,有效推进工作。二是各组员定期向单位领导班子汇报工作进度,争取单位领导的支持。目前,各帮扶单位领导都先后到点开展扶贫调研工作,其中主要领导到点 人次,分管领导到点 人次,尤其是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刘志红刚接手政法委工作不久,便来到驻镇工作组办公室看望全体组员,并对扶贫工作做出批示。各单位领导均对工作组成员的工作给予肯定,特别是来自房管局的全国威组员,从不懂电脑到学会独自操作扶贫信息系统,令单位领导和同事们刮目相看。
(二)扎实推进,精准帮扶(我们干了些什么?)
1、加强宣传,营造氛围。为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驻镇工作组会同镇扶贫办、村委会一起,采取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和公开信、召开座谈会、创建宣传栏等多种方式,广泛开展宣传。据不完全统计,镇政府投入宣传经费3万多元,累计悬挂横幅15条,张贴标语100多条、公开信70多张,召开群众座谈会18场次,创建精准扶贫宣传栏16个。通过广泛宣传,广大群众对精准扶贫的关注度和知晓率大大提高,为驻镇工作组入户核查、精准识别创造了良好氛围。此外,驻镇工作组还主动会同镇扶贫办编发扶贫工作简报,及时反映扶贫工作动态,交流各村经验做法,目前累计已编发6期。
2、精准识别,建档立卡。精准扶贫首先是要精准识别。为此,我们采取“分工负责、坚持标准、严格把关、查缺补漏”的工作方法,扎实开展精准识别工作。县直各帮扶单位实行包村负责,在县扶贫办的指导下,在镇、村委会的支持下,及时组织专人全面进村入户,严格按照“人均年收入低于4000元”的标准,对照“四看五优先六进七不进”的要求,认真开展核查甄别工作。经过入户核查登记、村民代表评议讨论通过、张榜公示、镇委镇政府审核等程序,然后才确定贫困户名单。同时,我们利用“回头看”及上级审计提出的疑问线索,及时查缺补漏,对贫困户名单反复核实。通过以上措施,目前,驻镇工作组及县直单位所帮扶的9个非贫困村列入建档立卡的分散贫困户共396户892人,其中一般贫困户72户287人,低保贫困户146户413人,五保贫困户178户192人;有劳动力的贫困户157户588人,无劳动力的贫困户239户304人。
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各单位根据帮扶村的贫困户名单,对应落实具体帮扶干部名单,做好对接,并认真做好建档立卡工作。在建档立卡过程中,我们采取“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方法。即把贫困户信息资料全面录入广东省扶贫信息管理平台,确保贫困户信息资料线上可查,接受监督和审计,同时,按照“一户一档”的要求,着手完善贫困村、户帮扶记录簿、册等资料,全力做好帮扶记录簿等档案资料的收集分类建档工作,让贫困户建档立卡资料看得见。目前,驻镇工作组所负责的9个村委会65条自然村的申报登记表及村委会简介、三年帮扶规划、2016年计划等, 396户贫困户的申报登记表、三年帮扶规划与2016年计划、2015年收支统计表,以及帮扶干部对接等一揽子资料已按县扶贫办要求,全部录入平台并提交审核。全面向396户贫困户发放帮扶联系卡。
3、落实措施,精准帮扶。一是认真落实“三保障”有关政策。落实教育保障,先后为 名贫困户在读学生提供证明材料,落实学费减免或生活补助政策。落实医疗保障政策,帮助贫困户参保新农合、新农保。落实扶贫户与低保的对接政策,本组新增贫困户80户296人纳入低保。二是扎实做好贫困户危房改造跟踪落实工作,实现2016年危房改造计划动工率100%,其中竣工户 户。三是认真落实30%的脱贫计划。按照上级要求2016年脱贫30%的目标,认真筛选30%的目标户,目前,本组已列入30%脱贫计划有206户278人。四是对贫困户开展慰问活动。县房管局率先对北坡村委会首批12户贫困户进行慰问。五是积极谋划产业扶贫项目。
(三)积极作为,凸显成效。驻镇以来,我们坚持积极作为,取得一定成效。一是贫困户全部纳入低保,实现政策兜底,直接增加贫困户收入。二是列入30%脱贫计划的贫困人口,依托政策兜底基本实现人均年收入达到脱贫标准。三是 户贫困危房户通过改造重建,实现了住房保障。
三、问题与建议
目前,我们驻镇扶贫工作也面临不少问题,主要是:
1、产业扶贫项目落地难。主要原因在于:在项目选择中,不管贫困户或是村干部、工作组均受到视野不够宽、市场信息不够灵、风险分析不足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对扶贫资金使用效益信心不足,不敢大胆选定项目。
2、建档立卡的业务标准不够清晰。特别是贫困户名单与民政低保、五保的名单对接中,当出现不一致的时候,如何处理,缺乏具体的针对性指导。建档立卡的资料收集分类也存在前后标准不一的情况,特别是往往出现标准出台在实践操作之后的情况,造成工作反复或返工,影响工作效率。
3、扶贫工作的各类报表资料繁杂,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为此,针对上述问题,建议如下:
1、业务部门加强对产业扶贫项目的指导,对产业扶贫资金绩效的评价机制中,增加非人为因素造成投资失误的谅解。
2、增强扶贫业务标准的及时性,以便于广大工作队员对照操作,发挥引领指导意义,而不是事后纠错作用。
3、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以成效实绩为主,档案资料为辅,整合简化各类报表资料,以引导各级把更多时间精力用于扶贫开发实干。
四、下步工作计划
1、严格按照上级要求,进一步完善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及时做好资料的更新、收集,力求建档立卡资料全面反映贫困户的真实情况和扶贫成效。
2、进一步做好贫困户危房改造重建工作的跟踪落实工作,确保2016年计划全面完成。
3、加大帮扶力度,努力实现2016年30%贫困人口如期脱贫的目标任务。
4、科学分析,因地制宜做好产业扶贫项目的筛选,推动项目快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