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吴川县各区(乡)积极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1980年吴川县开始贯彻中共中央75号文件,干部群众逐步解放思想。按人口劳力比例承包土地到户,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经营,取消工分分配,承包户除完成国家征购任务和集体提留外,其余产品全部归己,这种“大包干”的承包责任制,方法简单,方便易行,农民非常欢迎。1981年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队有4109个,占总队数99.7%。到此,承包责任制已成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1983年,在农业领域的农业机械、经济作物、淡水养殖、社队企业等全面进行承包,并延长土地承包期(可延至15年)。1985年,县委贯彻中共中央1号文件,取消农副产品统购统销,实行议价收购、定购政策,农业承包责任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逐步向非农业生产部门转移,据1985年统计,有专业户14264户,联合体2166个,专业村107条,占全县自然村7%,专业乡4个,占全县总乡数2.7%。还有各种服务公司305个。乡镇企业的总收入24702万元,比1978年增长了19.3倍。全县商品率由1978年的24%提高到68%。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农业(种植业)比重下降,林、牧、渔副业比重上升,农村生产结构已由单一的种植业转向多元化的商品经济结构,农业从1978年的75%下降到39%,工副业从17.75%上升到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