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湛江库 > 吴川市库 > 个人作品

魅力乡村速写

2021-06-18 15:28:44 来源:吴川市文联

       吴川市,中华大地上的一个极普通的沿海县级市,已有1360多年历史。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东风吹拂下,改革开放30年来,农、副、渔、工、商等各行业,均取得了极大成果和涌现了不少优秀人才!这个清代曾出过名状元林召棠的故邑,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巨变!吴川县公元1994年5月26日改市制,迈向历史新纪元,跃上前程新台阶!始后,城乡规划建设高标准严要求,蒸蒸日上,城乡面貌一新的县级市早已屹立在祖国的南大门,用古典美焕发出亮丽的新姿新彩!30年来,吴川已拥有林屋、芝蔼、蛤岭三条全国文明村,山瑶、山溪洋、中垌黄等省级及地市级文明村庄数以百计。这些文明村不单村容村貌发生惊人变化,人文景观也令人为之赞叹!

       吴川市新农村建设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牵头、指引,在外出经商的企业家们的巨资支持,乡村集体经济的协调下,各级文明村象雨后春笋比美而出。现着重走笔状元故里历史名镇——吴阳,2005年9月吴阳镇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殊荣!千年古邑焕发亮丽丰姿。“吴阳自古多骚客,醉赏流连不欲还”。可见吴阳纯属一个古典而迷人的地方。现今更繁荣昌盛,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仿建重修清·林召棠状元纪念馆,兴建宋·文天祥状元纪念馆,芝蔼、蛤岭2条全国级文明村;中垌黄等3条省级文明村;湛江市生态文明村30条;吴川市生态文明村100条。吴阳镇夺得吴川、湛江两市农村建设的标兵,拥有广东省唯一的大型基岩海岸形态——金海岸旅游度假风景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硕果累累,历史文化名镇再创新文明、新高度。

       你看——全国文明村芝蔼村,素白高雅、豪气大方、中西合璧的四柱村口大牌楼,高高耸立在蓝天与白云间。书法大师沈鹏书写的“芝蔼村”三字错落有致,苍劲有力!彩旗飘飘,彩灯闪闪,桅杆、大黄椰相衬托,草木鲜花相映,真的美仑美奂啊!平坦的硬底化新村道3000多米长,路灯、花草、大王椰成排成行,一座座漂亮别致的乡村小洋楼甚为抢眼,漫步其间,仙境般美好!三层高的芝蔼文化楼,布局合理,规划管理,各楼层展厅、展室挂满了沈鹏、启功、邵华泽、关山月、黎雄才、东方笑、弘一等名师大家的真迹大气书画之作,五、六十幅,幅幅别具一格,令人回味无穷、留连忘返。芝蔼早已实现排污地下化,电线、电话线多年前达国家标准,自来水、足球场、网球场、沙滩排球场、文化公园、绿化花园、文化广场、现代化公厕,以及大小牌楼壮观、宏伟、浩大,置身其中,简直换了人间。早年,省委宣传部石启仁副部长视察芝蔼即兴题书“树文明新风,建美好家园”。芝蔼今天的高品位、高标准、美丽、文明的乡村新景观,魅力乡村源自外出务工经商,搞建筑、装修的众多企业家们致富思源,回报乡梓的高尚情怀,出巨资助家乡建设。林上观、林壮锦、林华尚等人领头捐资家乡新农村建设,村中20多名企业老板合计捐款近千万元,建起了1800平方米的文化楼的文化广场、文化公园、文化长廊……

       蛤岭村原是吴阳镇极普通的渔村,紧靠着芝蔼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明村庄)的建设热潮中,在村中外出企业家陈华、陈辉等人的领头献巨款,迎头赶上。放眼蛤岭村已是数里荷塘一群楼,绿树田畴村边缭绕之景观。荷香扑鼻,蛙声回鸣,得已盛名,蛤岭村,摘取“全国文明村”之荣耀,最大特色最大得益就是它的一群独特的文化楼设施,大气得令人折服,陈华为首捐资千多万元破土而建。无论党政官员、文人墨客、各地游客、国标友人莅临该中心,没有一个不惊叹!这乡村的造化,个个竖起大拇指!漂亮、浩大、实用的文化中心,国内外纯属罕见。村前一道长蛇形深水荷塘,横卧着一条九曲小桥,闪烁在碧水翠荷香花之上。仿古式大牌楼,三门平开,飞檐拱顶,气势宏伟,古色古香,令人耳目一新。石堤围着一泓碧水,水旁人造的酷似蛤形的青绿色小山岗,榕树、椰树相辉相映,绿树青草鲜花丛中簇拥着那碧翠琉璃瓦装点的亭阁,观荷赏景,美不胜收。蛤岭文化中心,分两个组合,东西而建,在开阔的三个足球场般大的草坪上,花池、大树中间,托起别具一格的文化建筑群,幢幢明亮洁净。文化楼内满挂名师大家之劲作,遍布花卉盆景。建筑群分文体活动区,也设老幼娱乐园。客人来了,不单观赏各楼层展厅的书画、村史、现代业绩,也可到户外观赏村中美景。四、五层高的农家小洋楼,环村硬底化大道,路灯行行,椰树排排,信步九曲桥,踏上小山岗,观山赏水,聆听这海之涛声,生活优哉悠哉……

       蛤岭,往昔“一脚牛屎一脚”和那残旧低矮的小茅檐房的状况,不堪入目,不忍回首。没有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的策略,那有今天陈华先生的“富而思源,富而思进”的思相,那有过千万元的建设资金。扮靓家乡,点缀美好人间,孝敬父老乡亲。原湛江市委书记邓维龙对蛤岭村的惊人巨变及陈华先生的赞赏,特书写了“造福乡梓”、“碧海云天”两幅有力书法作品,悬挂在文化楼展厅,让人久久回味,深深回想……


       吴川市委倡导的“回归工程”,外出知名企业家龙观生、陈华、林上观、李田生、龙庆棠、陈亚海、宁永杰、李雅林、陈桦、赵明、陈登等企业家响应号召。为家乡建设新农村立下汗马功劳,出巨资让家乡旧貌变新颜,各村的集体经济及当地各级党委、政府也作不同程度扶持。于是,吴川全境全国级文明村、省级文明村、地市级文明村、县市级文明村应运而生,蓬勃发展,光芒远射……

       吴川另一个喜人的亮点,应是乡村公路硬底化和那铺设跨江越河的桥梁建设。农人拥有的小车、面包车、商务车、大小货车等,绝不逊色于大都市。随着农人外出务工经商,大展身手,农村的经济大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各类名牌汽车、摩托车数不胜数,乡村的旧小土路远远满足不了新时代交通工具的需求,“路不通,则财不通”。道路问题碍了经济发展,吴川党政重视,民营企业家牵头捐资,近年间兴起了一场彻底的道路“革命”,乡村公路大变样,乡村魅力浓了……吴川乡村公路硬底化,村村相通,镇镇相连。吴川乡村水泥混凝土铺设的公路,约有千多公里。汽车、摩托车欢奔在“一马平川”的大道上。

       吴川是块福泽之地,内有鉴江、梅江、袂花江、小东江、乌泥河、塘河、三叉江等纵横、贯穿全境,江河之上,架桥、铺路、筑闸,风帆舒展不灵!于是,因人造势,因势造路,乡村公路网络,如春天的草苗,迅速疯长。吴川乡村公路的惊人巨变,公路通到田间地头,通到乡镇城里……从东部到西部,从南部到北部,到处都是现代化的公路网线。省级大官员路经吴川公差,被这一奇观深深吸引、惊叹!该高官干脆把路过吴川变为重点调研吴川了……


       樟铺、长岐、浅水三镇,吴川欠发达之镇,地处山地。修建乡村大公路成了热辣话题。在鉴江沙尾江段上,近年新建起沙尾大桥,桥长670米,两车道的钢筋水泥大桥。大桥的落成,群体力量的见证。樟铺镇沙尾几条村的农民集资500万元,历经数个春冬,一桥东西走向雄卧鉴江之上。便利了本市及近邻化州、茂名市的交通,为经济大发展提供了先机。光浅水镇榕树、石碧等97条自然村,集资1000多万元,建起57公里道路,又接通了茂湛高速线,实现了全镇村村通公路的目标,成为山区修公路的典范。进入振文镇境内,从山圩到泗岸7公里的硬底化道路,宽阔、笔直、平坦,两旁水杉清秀,乡村高楼直上蓝天,农家音响飞扬,在田野里的畦畦青翠上空回荡,河塘绿波荡漾,绿水轻流,多好的农家美景!黄坡镇松柏公路,村人合资400万元兴建,直抵鳌路头村,长近5公里,宽8米,路边铺设水渠,栽种一排排的大王椰树,路必旺一方水土,带活多方生机!

       乡村硬底化公路的发展,是吴川近七、八年发展起来的,村路村修,企业家领头捐款,群众集资,党政扶持,施工监督,确保质量。睇到那人人参与修路的雄大壮观场景,条条公路开通前均可见:无论中青壮年,不分男或女,不管老或少,群情激昂,热火朝天,如火如荼……吴阳镇至黄坡镇、黄坡镇至塘镇,打通了直达公路,缩短弯路,跨越江河,难怪人们说“拉近的是致富之道啊!”各级的关爱,“众人拾柴火焰高”,唱响了吴川乡村公路大发展的赞歌!大地回荡,春潮回响!走马吴川的乡村公路,观赏新农村的新风貌,好一派车声隆隆间插的田园牧歌!通俗与时潮的风景共存共分赏。

       大山江、覃巴、兰石、王村港、塘尾等乡镇新农村建设,争创各级文明村庄,发展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在兴起在深入,步步建树!全市各乡镇早出现你追我赶,齐奋进的势头。吴川新农村的迅猛向前,高速发展。全国、省、地市、县市文明村庄、生态村庄和优质、高起点的乡村公路的不断涌现,必将在祖国南疆海滨上绽放出更灿烂更绚丽的异彩,光耀神州。吴川市新农村的发展态势,就象一群浩大奔腾的骏马,永向前,不停飞奔……


作者:林奇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