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亩圣女果上市,带动周边约500名村民增收
“一天采摘工钱有100元,光是我们村的就有20多个人。活不累,家门前就能有活干了。大家一天在田地里说说笑笑,活干好了,又拿到工钱。我们都很开心。”
3月26日上午,在吴川市吴阳镇那郭垌村,广东东农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家如一边给记者介绍,一边带记者一行到近千亩的圣女果基地看采摘现场。千亩的圣女果基地,远看青葱一片,近看红彤彤的圣女果,硕果累累压枝头,采摘工人钻到高过人头的基地里,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不一会就提上一桶桶红彤彤的圣女果出来。
林家如告诉记者,多年前也是凭着一股干劲,回到家乡吴阳镇租赁了6000亩田地,其间固定种植稻谷有4000多亩,剩下的1000多亩以果蔬种植和稻谷轮作为主。“现在正是果蔬基地圣女果大量上市期,前两天刚给工人发放60多万元的工资,基本每15天就发放一次工资。每天到基地工作的村民大约在500人,都是附近村庄的村民。采摘、过秤、筛选、挑拣、包装,这些环节下来再冷链发出去,这段时间基本都是夜以继日忙碌,忙碌到凌晨三四点都是常有的事情。北京、唐山、浙江、天津、山东、福建、上海,都是我们的主销区域,每天的量在30000斤左右,目前田头收购价4元/斤。高峰期在清明期间,5月底结束采摘期之后,会准备水稻轮作。”
创立广东省内“大米银行”,促进农业增产农户增收
林家如告诉记者,家乡吴阳镇历来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周围水乡环绕,水资源充沛,一直以来广袤良田产出的优良大米和富硒大米,一直是吴阳镇“鱼米之乡”的独特名片。也正是基于怀有产业规划,在“特”上下功夫,再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挖掘优势特色产业,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带动周边村民一同致富,从而擦亮家乡特产名片助力乡村振兴,数年前林家如辞掉白领工作,从大哥手里接过经营不善的6000亩种植基地,开始了一个“新农人”创业之路。经过多年的辛苦打拼,如今林家如的公司已成为集优质粮食作物生产、仓储、销售及研发于一体的龙头企业,年产稻米4500吨,蔬菜6800吨,年产值超过2200万元人民币,她先后获得“全国种粮大户”“全国乡村好青年”“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和湛江“最美农民”等称号。最近林家如还创立广东省内“大米银行”,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农户生产的稻谷可以放进公司粮仓存放,需要时可以前来取回,也可以直接卖粮给公司,换取钞票以后再购买大米,还可以带稻谷过来加工,或者兑换不同品质的大米,为农户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促进农业增产农户增收。
吴川市农业农村局:营商环境提升年,全力配合企业发展需要
作为吴川市农业生产经营企业的标兵,林家如表示,吴川市委市政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特别今年是营商环境整治提升年,职能部门提供的服务都事无巨细,这让独立艰辛走过这么多年的她,更增强了她不忘初心对这个项目的精耕细作的决心。“乡村产业发展基础本来就薄弱,只有找准独特优势,避免同质化竞争,才能增强产业与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吴川市农业生产龙头企业,我们全力配合好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的配套服务,期望有前瞻性地做好产业布局规划,向振兴产业转型,在提升产业的质量、效益、竞争力上方面做文章,创造机会让各类要素让产品与市场对接。”吴川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钟超英对记者说。
林家如表示,“大米银行”是我们为家乡村民规划的一个现代农业发展蓝图,接下来我们会把互联网技术、应用创新纳入产业发展规划中,促进农村三产深度融合,科学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实现多元化立体化发展轨道,致力乡村振兴的丰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