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柏圩位于黄坡镇的南面,与坡头区的乾塘镇毗邻,它坐落在一望无垠的緑色大地之中,鉴江水绕圩边而过,村里人说家乡是一片有灵气的地方。
三柏圩始建于宋朝末,中兴于明清,鼎盛在清朝乾隆时期,距今已有600多年了。而今,圩场韵味犹存,幽静古朴,老街纵横交错,不宽的街道两边还保存着完好的老房子
这里的人淳朴热情,让人亲切温暖。
今年89岁的李志权老人在三柏圩出生长大、生活、工作。
李志权说,根据历史记载,是宋朝尾、元朝头,大概600多年左右。我在这个圩仅仅80多年,老人家讲给我们听,我们原来的三柏李,是从福建来的。原来有了三柏村之后,一段时间,开始在这个地方发展市场,邻近村庄的群众来这里买卖,所以成立这个市场叫做三柏圩。
历史上,这里曾出现“百家商埠共聚,众多商贾云集“的繁华景象。最繁荣呢,是早二、三十年前,建了好多店铺,邻近一趟、两趟路的人都来三柏圩趁圩。就是当时的百货公司,从前,是非常繁荣兴旺的。今天,我们找到了当时百货公司的主任,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李伯表示当时的百货公司好涌头,好多群众来这里趁圩,好多生意做,供销社在这里天天有东西卖,是分配的,今天回来一批货,就有什么卖啰,当时排队好长,排到下面好远好远。
村民告诉我们,这里原来就是圩上最老的中药房。传统的药房,布置得古香古色,迎面的墙前是高大的木质药柜和一个个标志着药名的抽屉;药柜前是柜台,台上面摆放着压药方的“镇尺”,称药的“戥子”,还有铜质捣药的“臼子”等,捣药时发出阵阵清脆的铜铃声。周边的群众一有头痛脑热,伤风感冒,都来这里捡药,
李志权老人告诉记者,附近的三柏村历史更加长,已有700多年的了,先有了三柏村,后来才有三柏圩。100多年前的清朝光绪乙亥年间,法国入侵广州湾后,又继续妄图占领三柏川西各地,当地群众推选出三柏村的李品珊为首领,组织当地的九乡百姓,与遂溪黄略群众联合,抗击侵略者,收复了川西方圆百里土地。解放后,“吴川人民抗法斗争总指挥部旧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就设在三柏村。 。
三柏有繁华的过去,现在也有响当当的名片,那就是三柏番薯。
昔日三柏圩的繁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是,改革开放以后,三柏圩的村民外出务工经商,勤劳致富,将三柏村装点成了另外一片富裕、美丽的新景象。
当我们想听听李老伯对家乡未来有什么希望时,老人家笑着说。
2014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