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0年10月31日,吴川市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877户23839人全部已达到稳定脱贫的退出标准;全市有16个省定贫困村,这16个省定贫困村全部达到脱贫出列标准,全面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2020年,吴川市继续严格落实领导干部挂钩到点和干部联系到户制度。推行“十百千”回乡干部促脱贫攻坚,形成“定点到乡、帮扶到村、捆绑发展、整体推进”的攻坚体系和“驻村干部当代表、帮扶单位做后盾、主要领导负总责”的工作机制。严格落实五级书记遍访贫困户、专题研究、深度调研、年度报告和考核评估五项工作制度。
责任落实到位 2020年,吴川市党委书记遍访贫困户制度采用遍访贫困村及扶贫任务较重非贫困村方案,已全部遍访16个贫困村和遍访多个非贫困村。截至2020年10月29日,吴川市党委书记已走访覃巴镇环镇村等16个省定贫困村合计47次,遍访贫困村任务完成率达100%。
此外,吴川市党委 书记2018年—2020年10月底已分别走访水口渡村等59个非贫困村合计93次。
全市各镇街党委书记对全镇街300户贫困户以下的1年内完成遍访,对全镇街301-600户贫困户的2年内完成遍访,对全镇街601户贫困户以上的3年内完成遍访;所有的村党组织书记1年内都全部遍访贫困户。县、镇、村三级书记遍访落实比例各100%。
2020年,吴川市党政一把手主持召开扶贫专题会议共13次,其中党委书记主持召开扶贫专题会议共9次,市长主持召开扶贫专题会议共4次。吴川市党政一把手开展深度专题调研脱贫攻坚工作合计58天。
吴川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成员单位的行业扶贫责任制落实,每季度领导小组领导主持召开一次本级行业部门联席会议,共召开过7次,定期研究每阶段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处理意见。“三保障”等行业部门每季度分析脱贫攻坚进展情况,并提交年度工作报告。
政策落实到位 义务教育保障:从2016年以来贫困户子女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每年达到93%以上。2019-2020学年义务教育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入学率为98.68%,没有因贫辍学学生。2019年秋季学期户籍地建档立卡贫困学生4892人,发放金额930.725万元,已完成生活费和免学费补助发放任务,落实率100%;2020年春季学期户籍地建档立卡贫困学生4883人,发放金额930.725万元,已完成生活费和免学费补助发放任务,落实率100%。技工学校生情况:2019-2020学年吴川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就读技工学校的学生403人,都已完成生活费和免学费补助发放任务。生活费补助资金共120.3万元。其中:402人补助资金120万元由中国银行代发,具体为:省级资金72万元、帮扶市资金36万元、市资金6万元、县资金6万元。1人(陈小凤)补助资金3000元,具体为:省级资金1800元、帮扶市资金900元、市资金150元、县资金150元。
基本医疗保障:①吴川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员24185人,全部参保缴费,参保率100%。其中24055人由政府全额资助参保缴费,130人参加职工医保。②2020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应落实医疗救助3397人,已落实3397人,落实率100%,总计已支付784.16817万元。③吴川市为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开通“一站式”结算服务。④按湛府规〔2018〕7号文实施细则要求,吴川市五保户的门诊和住院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救助比例为100%。低保户、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员治疗的合规费用门诊按不低于80%的比例给予救助,年度累计限额6万元;住院按不低于85%的比例给予救助,年度累计限额10万元。⑤吴川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医疗救助比例不低于80%。
住房安全保障:积极开展扶贫危房改造工作,建档立卡户2016年1678户、2017年660户、2018年180户、2018年危房改造新增存量任务32户(其中因有安全住房放弃改造1户)、2019年危房改造新增存量任务65户,竣工率均达100%,已全部完成危房改造任务。2016年农村危房改造各级应补助资金已按实际验收通过数1604户拨付补助资金共5733.6万元。2017年农村危房改造各级应补助资金已按实际验收通过数624户拨付补助资金共2314.2万元。2018年农村危房改造各级应补助资金已按实际验收通过数163户拨付补助资金共613.6万元。2018年农村危房改造新增存量各级应补助资金已按实际验收通过数30户拨付补助资金共110.4万元。
饮水安全保障:全市15个镇(街),除梅录街道属城市集中供水外,余14个镇(街)共有1217条自然村实现集中供水,余下221条自然村未实现集中供水。未实现集中供水的自然村经市水务局作出的状况评价报告,认定均符合饮水安全基本达标。
最低生活保障:吴川市2020年11月份精准扶贫对象享受低保待遇18098人,享受特困供养待遇3050人,享受孤儿或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待遇361人,按有关政策要求对无法依靠产业帮扶和就业政策扶持脱贫的贫困户100%纳入民政兜底保障。
吴川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员16-59周岁(不含在校生)符合购买养老保险条件的参保11992人已经全部参保代缴,实现参保缴费率100%;60周岁以上应领取待遇5769人已经领取养老保险待遇,实现了100%参保代缴和100%领取待遇,完成率100%。
开拓创新统筹推进 党建扶贫奠基础。吴川市坚持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两手抓、共促进,筑牢建强基层党组织,为全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高质量脱贫摘帽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一是加强组织建设,持续建强战斗堡垒。扎实推进党支部规范建设,在全市营造了抓党建促脱贫的浓厚氛围。大力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15个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实现“摘帽”。积极探索扶贫党建新路, 探索推行构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合作组织等为支撑的精准扶贫产业组织体系,促进实现了村集体、贫困户、全村种植户“三增收”。二是强化队伍建设,不断充实人才资源。深化“头雁”工程,选优配强扶贫攻坚人员,着力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扎实推进村(社区)“两委”干部增补计划,全力推进村级党组织书记“三个一肩挑”,高质量发展党员400多名。全面加强结对帮扶工作力量,持续推动“十百千”回乡干部促脱贫攻坚,组织127名“十百千”干部回乡促脱贫攻坚。100多个机关事业单位与155个村(社区)结对帮扶,实现有贫困户的行政村帮扶力量全覆盖。组织党员干部与2.3万多名贫困户进行“一对一”对接。完善农村党员教育培训体系,带动全市各级党组织书记讲党课500多场次。加强村(社区)“两委”干部教育培训,组织村(社区)“两委”干部培训约3500人次。建立一支100多人的党校讲师团,今年以来吴川市镇街党校开展各类教育培训100多场次,教育培训党员群众6000多人次。完善干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纷机制。2020年以来共提拔重用副科级以上干部61人,其中属扶贫一线提拔的15人。三是坚持内育外引,有效提升脱贫质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先后以吴川市塘㙍镇企石村等27个村(社区)为试点,每个村(社区)政策扶持资金不少于50万元,有效推动形成“一村一品”,增强“造血”能力。着力推进“商会+”助力脱贫攻坚。建立“两新”组织联谊会机制,以驻外商会党支部为媒介,大力实施“关爱工程”,筹集精准脱贫资金2000多万元,推动兴建扶贫项目40多个。以6.30扶贫济困日为抓手,引导商会党组织积极参与脱贫攻坚等全市中心工作,近两年各大商会捐款金额2000多万元,资助贫困家庭学生200多名。四是夯实基层基础,增强服务群众实效。加强党组织基础工作,持续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脱贫攻坚水平。建强用好村级阵地,196个村(社区)全面规范建起集体公共服务平台,为全市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投入近100万元打造区域化“两新”党群服务中心,深化“回乡工程”,带动外出乡贤回乡投身脱贫攻坚工作。每年向村(社区)拨付6万元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其中53个社区是由本市财政安排专项经费拨付),有力保障了村(社区)党组织为贫困户办实事、解难题的落实。加强各级财政用于党建促扶贫攻坚工作相关工作经费的监管,用好党费,慰问在脱贫攻坚一线等基层党员、干部3000多人次,落实驻村工作队经费、补贴等保障措施,引导广大干部在脱贫攻坚前沿干事创业,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产业扶贫稳增收。吴川市制定了推进产业扶贫实施方案,按“一镇一业”“一村一品”要求,引导和扶持贫困村因地制宜创建和开发有竞争力和地方特色的扶贫产业。市农业农村局印发了《推进精准扶贫农业产业规划方案》,强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高效推进产业扶贫。到目前为止,吴川市已经打造成功2个县市产业园,1个镇级产业综合基地,25个村级生产基地。一是开展县域经济建设,以“一县一园”的模式打造了两个产业园——国联对虾产业园和燕来生猪产业园,这两个产业园对本市对经济建设和脱贫攻坚贡献很大。以养殖产业资源优势,带动贫困户发展养殖业,增收脱贫。为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燕来生猪产业园以实际行动支持扶贫事业,优先安置贫困人员就业,到目前止,公司已帮扶310多户贫困户脱贫。二是“一镇一业”产业扶贫模式走向成功。吴阳镇与广东东农公司合作种植优质水稻丝苗米5150亩,经营水稻加工场,开拓市场销售,带动一镇在家务农种田的贫困户脱贫致富。三是“一村一品”全面开花,两年形成25个独具特色产业,在农村地区形成产业,为当地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提供机会,为在家务农的留守贫困人员提供了工作的场所。四是村产业扶贫初具规模。帮扶贫困劳力实现家门口就业。我村贫困村和有分散贫困人口的非贫困村,利用扶贫资金发展产业,建成村级种植养殖、旅游观光产业36个。
就业扶贫上水平:一是全市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有6914人,其中3513人就近(本市区内)就业,有就业意愿贫困劳动力100%实现就业。进一步完善“南粤家政”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助力脱贫攻坚,30位贫困劳动力与孵化基地的家政服务公司成功签约就业,标志着吴川市第一批贫困劳动在“南粤家政”工程政策扶持下成功实现就业。二是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完成情况:2020年上半年由于受疫情影响,根据省的规定,5月底才能开展线下培训,截至目前共组织劳动力技能培训1205人,其中贫困劳动力5人。三是积极发挥公益性岗位安置兜底作用,保障贫困家庭劳动力公益性岗位安置共506人。创建“扶贫车间”“扶贫作坊”共18个,吸纳92名建档立卡劳动力就业。
消费扶贫增成效:为提高脱贫质量,巩固减贫成效,吴川市坚持大扶贫工作格局,在做好产业扶贫基础上,致力消费扶贫,加大扶贫产品推广力度,确保扶贫产品销路畅顺,保护贫困户收益。通过积极组织发动了吴川市扶贫产品参加省、湛江市各类型农产品展销会、博览会,加强扶贫产品产销对接;鼓励发动商场、超市等企业采购经销吴川市及三江县扶贫产品;组织扶贫产品入驻上架扶贫产品销售点,拓宽扶贫产品销售渠道;积极开展办理消费扶贫爱心卡行动,发动全社会共同推进消费扶贫等等强有力措施,取得显著成效,成为吴川市巩固、提高脱贫攻坚成效的工作亮点。一是年初为抗击新冠疫情对扶贫工作的影响,吴川市坚持抗疫和脱贫攻坚一起抓,帮助疏通销售渠道,解决扶贫产品滞销困难。二是下半年来,通过加强对消费扶贫工作部署,组织扶贫农产品与农产品交易市场等进行消费对接。三是激发全社会参与消费扶贫的积极性,用实际行动消费扶贫产品,增加有劳动力贫困户收入。扶贫办和总工会向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发倡议书,鼓励有关部门对扶贫产品进行消费购买吴川市扶贫产品,实施精准消费扶贫,拓宽扶贫产品销售渠道,解决扶贫特色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的问题。9月,湛江市扶贫开发办公室在吴川市举行湛江市扶贫产品合作经销和品牌推广单位授牌仪式,广东福海饼业有限公司被授权为湛江市扶贫产品合作经销和品牌推广单位,是吴川市推进产业扶贫、消费扶贫的重大盛事,促产品上架,促爱心销售,对促进吴川市及与吴川市结对协作扶贫的三江县的扶贫产品的销售,帮助贫困群众增产增收有着推动作用。已经组织上架的扶贫产品54种之多。9月17日至9月23日共销售扶贫产品(大米) 350斤,油35斤,共490元。同时兰石村委会帮扶单位湛江市总工会充分发挥职工扶贫爱心自销番薯25031斤,共120000元。佛山市公安局帮扶的洪江村委会在长岐镇委镇政府的带动下,通过电商平台,帮扶单位发挥职工扶贫爱心,朋友推销等多方渠道销售方式,销售扶贫产品有大米、番薯、鸡等,共420000元。
资产收益扶贫促增收:一是大力发展光伏产业,投入项目资金6733.0938万元,共发展光伏项目99个,装机容量46137KW。二是发动贫困户投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特色农业生产,获取资产收益分配给贫困户,增加贫困户收入。三是帮扶单位筹集资金支持村集体建设幼儿园、卫生站、商铺等,获取资产收益分配给贫困户,增加贫困户收入。全市贫困户参与资产性收益项目人数19129人,占贫困户总人数的80.24%。
金融扶贫提效能。全市安排扶贫小额贷款风险担保金和贴息资金额1000万元(是全湛江市最先安排落实资金,安排额度最大的县市区),由农信社、农行和邮储银行三家银行共同承贷。截止2020年11月,全市共向贫困户贷出541笔共2011.34万元,有效解决贫困户融资难问题。
社会扶贫添力量。通过“广东扶贫济困日”等活动,积极发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商会、行业协会、乡贤关心和支持家乡扶贫事业,着力构建社会协同的扶贫格局。2016年全市扶贫济困捐款到账总金额1920.52万元,2017年全市扶贫济困捐款到账总金额3126.29万元,2018年全市扶贫济困捐款到账总金额2370.36万元,2019年扶贫济困捐款已到账总金额2738.72万元,2020年扶贫济困捐款已到账总金额2252.05万元,为吴川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扶贫扶志强动力。落实《关于开展扶贫扶志行动的意见》,激励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一是开展广泛宣传扶贫开发政策,实施扶志、扶智行动,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促进贫困户通过自主发展产业增加收入。二是加强农业先进生产技术培训,提供免费技术咨询,帮助贫困户自主发展生产。三是帮扶单位筹集资金,为贫困户发放农用物资发展生产。
动态监测防返贫。为切实消除贫困存量、遏制贫困增量,坚决防止脱贫不稳定人口返贫和边缘易致贫人口致贫,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吴川市结合实际,制定了《吴川市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动态帮扶实施方案》。紧盯防贫、返贫两大重点,坚持“未贫即防、返贫即扶”原则,建立近贫临贫监测、致贫返贫即扶、脱贫持续巩固的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对未脱贫户、已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进行监测,并采取动态帮扶措施。措施:一是产业帮扶。对具备发展产业条件的监测对象,扶持其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及提供扶贫小额信贷支持。二是就业帮扶。对有劳动能力和有就业意愿的监测对象,加强劳动技能培训,强化公益岗位安置等,多渠道促进其就业脱贫。三是综合保障。对无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进一步强化低保、医疗、养老保险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综合性社会保障措施,保障其基本生活。 四是扶志扶智。对自强不息,稳定脱贫致富的监测对象,进行典型示范和教育引导,引导通过生产和就业脱贫致富。五是科技扶贫。探索科技特派员下乡帮扶制度,让科技带动贫困户农业生产发展。六是其他帮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助困,多渠道筹措社会帮扶资金,及时帮助化解生活生产风险。确保脱贫群众持续稳定脱贫不返贫,易贫群众提升生活质量不致贫,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强化扶贫资金监管 为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吴川市对精准扶贫开发资金使用和管理提出严格要求,在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同时,加快资金使用进度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1.建立和严格执行资金管理制度。根据中央、省、湛江市有关政策文件精神,结合吴川实际,已制定并印发《吴川市精准扶贫开发资金筹集使用管理实施细则》(吴财农[2017]22号)及转发《关于印发简化扶贫资金审批手续和加强扶贫资金监管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吴财农[2018]154号),以上制度得到严格执行。
2.强化资金监管。按照相关管理制度,针对资金运行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监管。
①配足专项扶贫资金。吴川市按有劳动力贫困人口人均2万元额度,以省级财政、对口帮扶市、贫困人口属地市县分别为6:3:1比例足额落实财政配套专项扶贫资金,并及时拨付。②加快资金使用进度。截至2020年10月31日,吴川市2016-2019年扶贫开发专项资金(631资金)到位31307.4万元,已使用资金31478.47万元,资金使用率为100%。预留扶贫小额信贷贷款贴息及购买贷款保险保费补贴资金190.98万元。③“三保障”政策资金落实到位。积极按政策规定去筹集资金、100%及时足额拨付,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由市财政出资帮助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0%购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解决贫困户看病难问题;为符合危房改造条件的贫困户落实补助到位,100%落实补助资金。④实施金融扶贫财政风险担保金落实到位,在吴川本级配套资金中统筹安排扶贫小额贷款风险担保金和贴息资金额1000万元。
3.建立了扶贫开发项目库,促进扶贫资金有序、快速、安全使用。截止2020年11月,脱贫攻坚项目库现库存项目829个,其中光伏发电项目107个,入股分红项目415个,扶贫培训项目18个,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个,扶持农户发展生产项目259个,入库项目资金29415.76484万元。入库项目已完成建设,并产生效益。已完成的光伏发电项目62个,投入4548.6万元,年收益557.2万元,按可连续产生20年收益计算,预计可产生收益11144.2万元;入股保本分红项目269个,投入13005.6万元,年分红1300.5万元,一般投入3-5年,分红金额可达5000万元;已完成扶贫培训项目12个,培训建档立卡劳动力,提高贫困户劳动力技能;已完成发放农畜物资促进生产发展项目及“一户一法”项目,投入资金591.449969万元,有针对性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生产物资缺乏问题,促进生产的发展。
强化扶贫资产管理为进一步规范和全面加强扶贫资产管理,指导各级各部门做好扶贫资产的确权、管理、分配、监督工作,确保扶贫资产保值增值,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吴川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的扶贫资产管理领导小组。并建立扶贫资产管理机制,出台了《吴川市扶贫资产监督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明确扶贫资产管理的范围、种类,以及资产的清点、确权、管护方法。构建长效扶贫机制,把扶贫资产管理工作作为脱贫攻坚头等大事来抓。2020年10月中旬开始,逐步开展全面摸查、确权登记,规范收益使用分配,做好资产移交。全面梳理清理2016年以来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情况,持续加强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截至2020年11月,已确权46项,登记的资产总额为8962.6万元,占经营性资产的士22.7%。
坚持正向舆论引导,善于总结宣传推广 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年来,吴川市坚持正确的舆论向导,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脱贫攻坚宣传工作,激发全社会支持脱贫攻坚策略,激发扶贫人肩负重任自觉性,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积极性,为推进吴川市脱贫攻坚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领导重视,宣传组织到位。市委宣传部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脱贫攻坚宣传工作的领导。科学制定了《吴川市进一步加强脱贫攻坚宣传工作方案》,明确了总体要求、工作任务、时间安排、机制保障及具体措施。发现挖掘先进典型,宣传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二是营造氛围,宣传形式多样。统筹协调吴川市各镇(街道)、各单位做好脱贫攻坚宣传工作。2017年至2020年11月,吴川市各镇(街道)共制作脱贫攻坚户外广告宣传牌1600多块,播放脱贫攻坚宣传标语的门面、楼内、梯间等其他电子屏累计8650点位(滚动播放),户外电子屏宣传累计29300点位,公共交通移动终端187点位;悬挂标语横幅10700多条,印制发布宣传单150万余张,入户宣传走访120000余次,以微信群发信息65000余条,出动宣传车150000台次;统筹利用小喇叭、流动音响9800个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宣传。三是发挥主流媒体作用,宣传成效显著。多年以来,吴川市委宣传部统筹吴川市融媒体中心等各媒体宣传平台对中央、省、湛江市及市本级新出台的脱贫攻坚相关政策,及时组织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使党和政府的脱贫攻坚政策真正深入人心,落地生效。市农业农村局“吴川市扶贫办”微信公众号于2018年11月22日开始正式发布信息开展扶贫宣传工作,截止2020年11月2日,总用户数为524人,已累计发布234篇推文。推文主要是宣传报道脱贫攻坚工作会议、扶贫业务培训、扶贫日记、消费扶贫活动、贫困户慰问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各镇(街道)、各扶贫驻村工作队积极踊跃投稿,扶贫宣传氛围热烈。四是舆情引导,平稳可控。针对吴川外出乡贤多、自媒体多、舆论响应力强的特点,加强吴川市各网络自媒体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宣传。2017年至2020年11月,全市各自媒体推送脱贫攻坚宣传报道2331次,阅读量达159万余人次。
加强扶贫档案管理 根据省、湛江市工作部署,吴川市从2020年10月中旬开展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工作,按《广东省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实施办法》建立健全全市脱贫攻坚档案。市档案局和市扶贫联合制定了《吴川市精准扶贫档案整理工作实施细则(暂行)》,供各级贯彻执行。选择档案管理工作较好的黄坡镇、振文镇山圩村、樟铺镇下村作为工作示范点,率先开展档案管理整理工作。
与三江县紧密对接,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 吴川市加强与三江县紧密对接,围绕组织领导、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支援、资金支持、携手奔小康“六大任务”,在“规定动作”“创新动作”上持续下功夫、求突破。通过两地党政主要领导率团互访开展调研,投入粤桂扶贫协作财政资金,大力推广“招商引资+产业扶贫”帮扶模式,积极推进两地产业合作,开设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及“粤菜师傅”与“南粤家政”技能培训,帮助三江贫困人口就业,互派人才交流,通过广东省“6·30”扶贫济困日活动、积极为三江县募集社会帮扶资金和扶贫物资,实行乡镇结对、村村结对、医院结对、学校结对。
吴川市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
2020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