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湛江库 > 文艺作品

厚礼北村的幸福密码

2021-06-12 14:53:25 来源:请按照实际出处填写

(一)幸福厚礼北村

那晚,我到厚礼北文化广场时,雨下得很大,村民安静有序,打伞冒雨观看表演的情景令我难忘。淳朴的村民常邀我回村野炊,外来户友华早已搬到市区,周末常回来,他说,因为这里人好。

厚礼北有高起点的文化楼、整面墙塞满书的阅览室,有气派的文化广场。有捐书、阅读讲座、摄影师为村民拍全家福的文化下乡活动。小孩快乐地奔跑,邻里闲时唠唠家常,老人含饴弄孙。“套到两只大肥鸭了!”趣味运动会的兴奋、广场舞的笑声和着《幸福厚礼北村》村歌正在广场上空回荡。厚礼北村的幸福就是这么烟火味。

“这么大手笔搞建设,这在村历史上绝对是第一次。现在路好走了,闭着眼都可以回到家,生活环境越来越好,这都是村里给我们办的好事啊!”谈到村庄环境整治带来的巨大变化,98岁的村民陈勇斌老人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如今,村民种的农作物在田边收割后,走几步路就能装上车运走了。一些蔬菜、草莓种植大户又把种植基地搬回厚礼北村。”村干部陈景祥指着村口大道说,“没有村容整改,这条路还是烂泥机耕路的老样,不会变得现在这么漂亮。”

初秋时节,走在村里,草木葱笼,连片的蔬菜大棚一眼望不到边,水塔高耸,洋楼林立,果树挂果累累,村内的水泥道路整洁宽敞,公园里紫薇错落有致,河道内水流清澈,一幅美丽和谐的乡村画卷跃然眼前。可是谁能想到,眼前这个环境优美生态文明的村庄几年前还是另外一番景象。

(二)敢打“硬仗”拔穷根

湛江市麻章区麻章镇厚礼北村1476人,贫困户12户23人。多年来村民以打工为主,种水稻蔬菜为辅,人均收入低,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陈炳荣说:“过去,村集体土地被私人占用,乱围种乱搭建现象严重,随处可见猪圈和坍塌危旧房。村道狭窄,逢雨天都是泥巴,村民在田头运农作物回家,开摩托车进出都很难,增加农作物销售成本,造成村民出行成了老大难问题。”西城快线连接湛江高铁西站和市中心,正从村边经过,但村口的路还是弯曲泥路,交通不便使村的发展陷入了困境,许多种植大户把种植基地建在附近的几个村,厚礼北村渐渐被边缘化。

2013年,原来一直从事砂石钩机生意的陈炳荣被任命为厚礼北村民小组长,2015年任村委会主任。陈炳荣是土生土长的厚礼北人,家乡多年来的窘况,他一直看在眼里,并下定决心要打场“硬仗”,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让群众都过上好日子。

2014年4月1日,一封村内巷整治规划“划线拆除的通知”贴进了村头巷尾。陈炳荣心里早就有了一盘棋:路通村民才能走上致富“快车道”,才能解决出行难的问题;流转田地搞生态种植,才能增加农作物的附加值;重教育学技能,才能提高工资;多点发力,实现村民和村集体多元化增收致富;分四期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说干就干。第一期先打通出村口的路并全部硬底化,率先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接着以建路为契机,进行村容村貌大整治。将村里多年被乱占的土地收归村集体并规划设计,拆除猪圈危房、违章搭建,扩宽村道,彻底整治村内脏乱差现象,共清拆整治100多宗。第三四期抓村道水泥硬底化、排污管网、饮水安全、绿化亮化等,对全村宅基地进行新一轮统一调整。

村干部陈明基很感概,“这次村容整改我终身难忘,我和很多村干部拍过档,真是服了陈炳荣,做事有魄力,敢啃硬骨头!”

(三)自力更生谋发展

“村集体没钱,不能等靠要,要自力更生,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陈炳荣说,“做就要做好,不让村民和政府失望。”为了彻底摆脱贫困面貌,他争取老板带资建设,发动捐款。没钱建设?捐;没钱请工?自己上,全村“撸起袖子加油干!”近五年村民和外出人员捐款达300多万。

凭着自力更生,打通出村大道,整治旧村场,建文化楼、文化广场、公园、篮球场等,排污网达5公里、村道硬底化10公里,自来水、电网、光纤入户;村集体经济从2015年2.8万元到2019年的30万元,厚礼北从落后村实现华丽转身,村风文明,整体面貌焕然一新,被评为广东省卫生村和湛江市生态文明村。

每年做好两件事情,太多了经济上吃不消,陈炳荣脸露尴尬。一个一穷二白的村庄,他就这样一年一个脚印,带领村民扎扎实实走在小康路上。

流转土地建大棚,承包给村民种蔬菜,不仅增加了村集体收入,还让村民致富,这项又得到村民的点赞。陈玉海哥俩承包了20多亩大棚,一棵棵绿油油的菜苗长势喜人,焕发出勃勃生机。“一个大棚年收入两万元,在家种菜,挺满意的!”陈玉海为自己种的蔬菜大打广告,“好吃又脆,用榨油后剩的花生粕做肥,绿色环保!”

如今,村里像陈玉海这样从事大棚蔬菜种植的还有近百人;贫困户也获得企业分红提高了收入。勤劳的厚礼北人开启了幸福密码,钱袋子慢慢鼓了起来,最近两年50多幢新楼房拔地而起。

“今年计划流转600亩土地,鼓励群众发展乡村休闲农家乐、引进蔬菜基地和特色生态游,建平价市场和小型物流仓储项目,这样村集体经济可以翻一番。”陈炳荣对村的发展充满信心。

作者:支贤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